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景宁 《成才之路》2009,(24):I0003-I0003
被网友称为今年“最牛高考作文”的“甲骨文作文”的评分情况终于有了着落,经专家“破译”,阅卷老师因其内容“偏题”,而给了很低的分数。按照评分标准判卷,这倒无可非议,问题是教师们对这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义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显露超群才华的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令人十分寒心,其不仅没有发现人才的惊喜,反而多有指责和嘲讽之语。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4.
【高考真题】 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试题: 写作。(70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相似文献   

5.
卢桂平 《新课程研究》2009,(7):181-181,192
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一要形美。标题亮丽,开头精彩,结尾意味深长,文采飞扬,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二要做到情真。惟有情真,才能以情动人,成就惊人之语,让阅卷老师不由自主打高分甚至打满分。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着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作文,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能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即使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进步(包括字体的端正、字词的使用等),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去写了,在一篇作文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字词使用得比较恰当,甚至某些段落写得比较精彩。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作重点批注,并在作文讲评课上予以赏析、肯定和褒扬,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快速作文是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而进行的革新,它是在初中、高中(有的老师也在小学高年级)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快速”实际上只是它的改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要求把写作速度当作写作的一个训练目的,同时也是一种手段。最终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在4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字体比较工整的八百字以上的文章,初中生的要求则是六七百字。同时,不论是哪一种快速作文教学方法都毫不例外地要求在快速之上保持作文的质量,甚至提高作文的质量,所以,快速作文的多种方法都有时间和效果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篇作文的力量有多大?2012年12月11日,崇左市9岁的小燕小朋友用自己的一篇高分作文挽救了一个家。在这篇作文《写给妈妈的一封(fēng)信》中,小燕深情地写道:"妈妈,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大人,但有些事我还是懂(dǒng)的,我不想你和爸爸为了一  相似文献   

9.
这篇短评的题目是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给我出的,同时也正是我提笔之前在思考的问题。文学史专家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我们也可以说,一时期有一时期之作文。新世纪的中学生优秀作文,不只是与五六十年前的中学生作文大不一样,就是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作文范本也颇不相同。这当然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文学潮流的变化密切相关。体现在这十三篇作文上,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它们抛开了习见格套,抛开了矫揉做作,用中学生自己的眼睛看人看事看世界,用中学生自己的话语写所见所闻所想,使人感觉到真——真实,真诚,真朴。冷念劬和高瑞的两篇《一…  相似文献   

10.
我是语文老师,同时又兼一个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活动是很少外露的,但一旦诉诸文字,又常常掩盖不住。我曾经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个人物。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一篇深深触动了我。这篇作文是我班王丽君用书信形式写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1.
李徵 《中学时代》2024,(2):39-41
<正>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里,第一个要求就是切合题意。切合题意,是写作一篇作文的基础,其他的要求如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可以说,切合题意,是高中生作文写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连题意都不切合,学生的作文就失去了意义。对高中生而言,写作切合题意非常重要,但又非常棘手。因此,本论文就此问题探讨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一节三年级“状物——菊花”的作文讲评课。课上老师评价了一篇篇“漂亮”的作文。篇篇不仅有数量(均达400字以上,相当于四五年级的长度),而且很有质量,有引用古今诗文的,有摘用名言佳句的,还有善用多种修辞手法的……  相似文献   

13.
精选三百篇中学生作文,涉有六十个写作话题,覆盖了新世纪以来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的方方面面,预测了今后两三年作文中考和作文高考的各种可能性。三百名中学语文教师从应试的角度精心指导,六十位大学文学教授以判分的标准匠心评点。每一道作文题下都有五篇作文,每一篇作文末尾都有教授评点,每一组作文后面都有比较评析。什么样的作文得分高?什么样的作文得分低?考生一看便会豁然开朗。著名写作理论家、湖北省历年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刘九洲教授说:“我参与评点的这三百篇中学生作文极有代表性,我相信考生们读了这些作文及评点后会明白许多作文…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全国200多所中小学在校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了细致而广泛的调研后,结果令人震惊:北京一所中学,高一某班学生完成一篇命题作文,45名学生,有43名学生所写作文从主题情节到个别词句完全雷同。安徽一所小学五年级50名学生完成一篇名为《冬天》的作文,有29名同学写到和伙伴们堆雪人、且用红豆嵌进雪人眼里作为眼球。找来这29名同学问谁见过“红豆”,都摇头,因为安徽某地根本不产此物。再追问,原来是照抄了作文选中的一篇学生优秀作文;在上海一所重点中学,进行了一项测验:写两篇作文。第一篇为《我的老师》,同学们写…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近两年高考的作文形式,我们发现“组合作文”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谓“组合作文”就是“一材两作”或“一题两作”。两篇作文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依存性。一般来说,“组合作文”中一篇是命题的,一篇是自命题的,一篇是大作文,一篇是小作文,一篇是以描写为主的记叙文,一篇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文。这是一种很好的考试形式,如何作好这种形式作文的备考训练呢?下面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必须日积月累,深入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要用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耐心、细心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立作文素材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作文创作中灵活运用素材,凸显自己的特色,写出一篇有新意、有思想、有深度、有生活的高水平作文。  相似文献   

17.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着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作文,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能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即使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进步(包括字体的端正、字词的使用等),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高考作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各有一篇大作文,各有一篇小作文.大作文全为议论文,小作文则有所变化.变化之一,1995年与1997年的小作文为记叙文,1996年的小作文则为说明文.变化之二,1995年的高考小作文要通过对话描写来反 (一)《药》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牢头阿义勒索夏瑜不成已有一肚子气,听了夏瑜的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立时火冒三丈,抬手打了夏瑜一巴掌,夏瑜叹道:“可怜!可怜!”要求:阿义在在勒索夏瑜前一定有一段心理活动过程,请你把这一过程用写下来,200字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