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以某高职院校民汉合班中的汉族学生和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文化背景下汉、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异同,探讨了不同学习风格背后的文化根源,为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Oxford的风格分析表,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状况。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认知风格体现出明显的专业特点和性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视觉听觉通道相结合,建构有效的自我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加强自我学习指导;积极建构学生的自我强化,提高学习成绩;构建新兴学习模式,加强团队合作学习等来建构基于英语专业学生认知风格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量表43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探讨了以下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喜欢何种学习风格;(2)少数民族男、女生喜爱的学习风格的差异及其原因;(3)分析对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风格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在课堂教学策略上做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预科部2012级22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的群体特征为视觉型学习风格,其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不同学科存在一定差异。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就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危桥华 《海外英语》2013,(19):82-84
在简要论述了学习风格的定义和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现状之后,对149名中专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用SPSS13.0研究分析了中专生学习风格的特点、中专生学习风格与性别的关系、中专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来自3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得出对中专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罗桂菊 《教育家》2004,(3):43-44
兴趣小班个别化教育的实验研究,旨在针对每一名学生各不相同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和发展倾向,凭借小班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按兴趣和发展倾向分班,在班内按能力和学习水平分层,按发展特点和学习风格分类,按结构优化原则分组的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运用尼尔.弗莱明(Neil.Fleming)的VARK模型调查了两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风格,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学习风格的总体倾向,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控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数控技能学习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其中认知风格对学生的数控成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使教师能在数控教学中因材施教,文章通过认知风格测验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64名数控生进行施测,比较不同认知风格类型学生数控成绩的差异.结果表明:男生倾向于表象型和分析型,女生倾向于言语型和整体型,表象型学生的数控成绩显著优于言语型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针对数控技能的学习和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108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研究,本文揭示了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3个明显特点,并且指出了两种主要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中有关数学认知风格的研究,已成为研究学生的一条重要主线。本文从数学认知风格概念界定、分类、特征、性别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今后的研究应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一步探讨如何整合学生数学认知风格与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数学认知风格的研究方法要多样化,尝试使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等。  相似文献   

11.
西北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问题,笔者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151名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藏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北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表现出多样性,他们喜欢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视觉型和循序渐进型的学习方法;女性则更热衷于积极主动型和感觉型的学习方式。受学习时间的影响,藏语程度和英语程度显示出负相关性,而汉语程度与英语程度则呈现出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中有关数学认知风格的研究,已成为研究学生的一条重要主线。本文从数学认知风格概念界定、分类、特征、性别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今后的研究应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一步探讨如何整合学生数学认知风格与数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数学认知风格的研究方法要多样化,尝试使用访谈法和观察法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职学生语言感知学习风格特点,采用相匹配的外语教学策略。本文对高职院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高职院学生学习风格具有多样性,偏爱体验型学习风格,而回避小组型学习风格。并以此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习风格意识,因材施教的高职外语教学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观和大学生学习风格是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运用笔者自编的“大学生学习方式量袈’以及在对国外几个有关教学观调查量表基础上设计的“教师教学观量表”,调查了西安交通大学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的教师的教学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视角探讨了教师教学观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可以分为两类,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显著影响。当教师持信息传递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仅仅是以传递知识为目的时,学生更可能采用再现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当教师持促进学习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并改变自己的观念时,学生就会倾向于采用意义导向和情景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大学新生感知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使用Reid(1987)的感知学习风格量表和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调查分析了269名理工科专业新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状况,并探讨了学习风格偏好与学习策略使用差异对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研究结果将帮助英语教师和理工科学生了解自身学习风格以及学习策略的长处及局限性,在今后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多样的教学及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学生学习风格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差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本文使用Reid学习风格倾向调查问卷对104名实验班学生进行学习风格调查并进行分析,为高校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使用《同一性风格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通过一定标准选取的342名中学学习不良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中学学习不良学生三种同一性风格分布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信息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扩散/逃避风格的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规范风格的学生既采取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依赖于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这说明,具有不同同一性风格的中学学习不良学生在面临压力情景时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教育中需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前人对学习风格研究的基础上,对五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195名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综合英语成绩及单项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独立样本检验显示,高分组的学习者倾向于群体型的学习风格,而低分组的学习者倾向于个体型和场独立型的学习风格;男生和女生只在听觉型和场依赖型两种学习风格上表现出不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型、个体型和场独立型三种学习风格与综合英语测试成绩相关,个体型和冲动型两种学习风格对英语成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群体型、个体型、场独立和冲动型四种学习风格与单项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需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贴近学生学情的做法归纳为立足“四点”。一是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名教师必做的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三年制高职学生学习风格,为学习任务分析和教学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Felder学习风格问卷,对我院2007级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经Quick Cluster和Hierarchical Cluster分析,我院2007级2075名三年制高职学生学习风格相当一致,有63.33%的学生以积极主动型、感觉型和视觉型为主体学习风格.结论 喜欢通过一些活动和尝试来学习的学生多于通过思考来学习的学生;倾向于学习事实性内容的学生多于喜欢发现事物的发展可能性及相互关系的学生;善于通过情境记忆的学生多于通过口头语言来记忆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