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逆推法的路线就是"欲知—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若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命题是否为真?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直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否考虑利用间接解法?解题时应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下面通过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4.
逆推法中的“逆推”指逆向演绎推理,简单的说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的条件。从习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习题条件到习题目标的推理链,称逆推法。从思维程序上看,从条件或原因去推得结论或结果是人们习惯的思维程序,称正向思维程序;而从结论或结果去寻找条件或原因是反常规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5.
逆推还原是一种思维方法,即从事物的结果出发进行思考.沿着事物的变化追踪溯源,回到初始状态。运用逆推还原的思维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最终结果是已知的、过程是变化多端的、求初始数据的应用题。下面略举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些实际问题结构特殊,变化多样,数量关系复杂,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才能理清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枚举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策略能使隐藏的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我认为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从与已有解题途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为途径倒转逆向思维法,其在中考解题中的渗透面较为广泛.在实际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逆用性引导,将逆推分析法和反证法等方法融入解题教学,通过应用途径倒转思维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说的逆向思维,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有意去做与习惯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考虑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探讨不可能性……这样,当反复思考某个问题而陷入困境时,逆向思维却往往出奇制胜,别开生面,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试以指数、对数题目的解答为例,阐明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一、定义的逆用例1、已知,log_ax=2,log_bx=3,log_cx=6,求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主动改变思维方向去考虑问题,从已有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即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  相似文献   

10.
循序渐进法有顺推法和逆推法。当框图中给出了起始物质时,采用顺推法,即根据框图中的关系,结合有关化学知识,依题意的层次结构,沿着一条链一步一步往某个方向走,分析递变过程而获解。当框图中给出了生成物时,采用逆推法,即以最终产物作为起点,层层逆推,形成思路,得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已知物的俗名、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1.
九、逆推法所谓逆推法是指从条件或结论的反面入手思考,或者根据题中所给的经过某些运算得到的结果,运用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进行倒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例1.小宁原有数学书若干本。小明借走一半加1本;剩下的书,小敏借走一半加2本;再剩下的书,小虎借走一半加3本;最后小宁  相似文献   

12.
“倒推法”就是把问题发生的顺序倒过来思考,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形式,也被称为“逆推法”或“还原法”,它是一种分析、探索的解题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芳 《良师》2003,(10)
有一些同学对较复杂的文字题束手无策。我这里有一个“逆想正推法”,可以提高你解文字题的能力。例1115与135的和,除以2减去35的差,商是多少?逆想:就是从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用图表示各数相互关系:正推:从条件到问题的思维方式,根据逆想图示各数相互关系,列出计算的式子:(115+135)÷(2-35)例2甲数的58是35,乙数是49的37,甲乙两数相差多少?逆想:列关系图正推列式:35÷58-49×37例39.2减去45所得的差,加上416与712的和,结果是多少?逆想:列关系图…  相似文献   

14.
从逻辑思维角度讲,从原因探究结果是习惯性思维也是正常的逻辑程序,但从结论中寻找原因就是反向思维.而逆推法是逆向思维的演化过程.根据已知的依据找到解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较难的题型,如果采用逆推法的解题办法去解决,问题将很容易解答出来.物理学科中不难发现,很多的创造性发明都归功于逆向思维.在使用逆向思维解题的时候,有分析和求解两个过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题策略,才能顺利解决。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线段图法、假设法、逆推法、设法法等。  相似文献   

16.
<正>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若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命题是否为真?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直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否考虑利用间接解法?解题时应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去发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后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问题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问题的不可能性;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采用逆向性思维方式有时可迅速达到解题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有机合成题解题特点通常解有机合成题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法 ,二是逆推法。直接法是先比较反应物与产物在碳架和官能团上的差异 ,然后有目的地由已给原料出发 ,通过有机反应逐步转变为产物 (目标化合物 )。这类方法适合于比较简单产物的合成 ,而且由原料到产物所经反应步骤不太长。逆推法是由产物开始 ,通过逆推得到简单的起始原料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合成 ,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结构的新物质的合成。学生对于一个具体的有机合成题 ,应首先考虑所给条件 ,从而确定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方法确定下来之后 ,教会学生设计合…  相似文献   

19.
1.选A;2.选D;3.选C。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是由从句的句子种类决定的。若从句为陈述句,引导词用that(在口语和非正式体中常省略),如第1题;若从句为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或反意疑问句,引导词用if或whether,如第2题;若从句为特殊疑问句,则需采用逆推法,根据答语来选择特殊疑问词,如第3题。  相似文献   

20.
逆推思维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物理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技巧.它在综合计算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分析过程可分为以下程序:1.找出要解决的问题.2.依照问题,根据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等进行推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求(或测)出哪些物理量.3.找出求(或测)未知物理量的具体方法.4.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即先求什么,其次求什么,再求什么.现举列说明.例1用电阻是4Ω的导线将一个电阻是106Ω的电热器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上,在10min内能将610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此电热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