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蓓 《全国新书目》2012,(7):138-139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扩展与延伸,是重要的教育基地,在关心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工作中有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改善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图书馆蒲公英梦想书屋项目为例,通过公共图书馆开展留守儿童社会补偿教育的实践,提出了与各级图书馆、学校、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联合开展留守儿童社会补偿教育的思考,以便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留守儿童社会补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使得大批未成年孩子被迫留在家里,脱离了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数量一直在增长,据调查。这些儿童的成长,教育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管理难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新化县农村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新化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生活上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欠佳,心理问题较严重。并就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父母监护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媒体接触时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缺乏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电视,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数量极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反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各方面诸如政府、学校、家庭、传媒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发挥市县公共图书馆优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全社会都应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市县图书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可行性、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针对抚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现状,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利用好图书馆、加强与农村中小学的沟通与交流、建立留守儿童图书流通点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谭立 《大观周刊》2011,(26):44-44
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一些语文课堂教育下的留守儿童语文教学方法,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8.
周祎  张晓娟 《大观周刊》2013,(1):111-112,118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非常明显的地区,石漠化情况严重,靠发展农业致富举步维艰,所以贵州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是一条维持生计、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随着这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队伍也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将子女寄宿在学校,是家长安心打工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解决好贵州农村簖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美爱好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建设贵州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贵州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也是贵州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应尽之责。贵州仍然是一个农业大省,大部分人口依然住在农村,关注贵州的发展,必然关注贵州的未来。农村儿童是未来四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作好贵州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事关贵州未来发展大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兴民 《大观周刊》2011,(26):76-76
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在留守家庭中,家庭教育职能弱化,亲子情感互动欠缺,隔代教养、亲朋监护、无人监护,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生活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的,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背后,是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表明,电视和网络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未起到提供信息、增长见识的工具性作用,而仅仅扮演了提供精神慰藉的角色.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郑州大学12名志愿者针对河南省3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在行动”,探讨了参与式行动方法在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并对如何实现留守儿童真正的、最大程度的参与,以及如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赋权”目标进行反思,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这个缺乏父母有效监管的特殊群体。存在着学习困难、习惯偏差、情感缺失、行为不良等成长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不足。要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必须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关键,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搞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击,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农村校园图书馆与农村社区图书馆构成的三级支撑体系成为推进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中,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地走进留守儿童的视野与活动范围,农村校园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审视与批判意识,农村社区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参与能力和信息反哺能力,以提升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刘英 《大观周刊》2012,(34):286-28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大部分孩子被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滑、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劳务输出大省安徽为例,对当前农村社区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该省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呈现诸多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生态系统的归因分析,提出政府协同家庭、社区、学校、NGO组织、志愿者组织等机构,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阅读资源,最终使留守儿童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田小婧 《大观周刊》2011,(14):217-217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现在,我就此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补偿教育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品德、行为和智力发展形成正面影响.通过调整农村书屋资源构成、设立补偿教育监管人员,联合乡镇图书馆和家庭,构建多角度、不间断引导留守儿童向上的补偿教育环境,规范留守儿童思想、行为,以达到提升其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7.
胡洁 《大观周刊》2010,(37):150-151
随着中国民工潮的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对留守儿童充分的信任,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吃苦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使得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带着这个的问题,笔者利用暑期带领学生到三江县富禄苗族乡开展留守儿童调研,就苗族地区留守儿童状况,深入富禄苗族乡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走访,其结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育问题、健康问题、资助问题、心理问题等等,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且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阅读的教育补偿功能,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弱化甚至缺失问题,结合大学出版社的自身优势,分析大学出版社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路径。通过开展媒体融合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题出版,打造便于自学的针对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课外阅读和教育图书两个书系,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推广平台提供良好的图书售后服务,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