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把母语的语言知识运用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这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现象,这是由于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及英汉词汇、句子结构、语篇结构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加强控制性写作,培养语篇意识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母语的干扰是困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有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要注意整理、分析、讲解学生英语写作中因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错误,引导学生体会英汉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尽大努力减少母语负迁移,提高书面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姚佩  李娜  张司邈 《考试周刊》2014,(68):88-89
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如强调作者思维的主体性、母语思维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影响入手,分析汉语思维方式对二语写作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思维干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郁鹰 《考试周刊》2010,(38):87-88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通过教学实验,对写作前测试、写作后测试及对背诵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探讨语篇背诵对提高初三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语篇背诵明显有助于初三学生词组、句型的习得和巩固;有效增强语感、减少学生写作输出中的母语的负迁移,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背诵水平与英语写作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和访谈的方法,记录了一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与一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篇英语议论文有声思维写作,对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二语水平低者和二语水平高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总量大致相当;(2)二语水平越高,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产生的回避就越少;(3)不同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母语思维所产生的写作回避在类别上有明显差异:二语水平低者在"遣词造句"、"话题拓展"、"内容构思"上出现了大量回避;而二语水平高者在这三个方面回避的数目很少且差异不大;在"解读题目"和"谋篇布局"方面,二者出现的回避均很少。这一结果对于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关于母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词汇内涵、词汇使用、句法特点以及语篇结构等方面分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并结合学生英文写作中所出现的常见错误,提出英文写作克服母语干扰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技能。  相似文献   

7.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积极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词汇组块理论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的影响,增强语篇组织能力和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写作成绩。  相似文献   

8.
王睿 《保山师专学报》2010,29(3):95-102
彝语语篇衔接机制作为彝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存在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必然会对彝语学生解读英语语篇和英语写作产生影响。对英、彝两种语言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找出两者异同之处,并提出促进彝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进行母语正迁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汉语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汉语式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干扰了学生对日语的习得,即产生了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这是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难题。从语篇层面来研究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各种与母语负迁移相关的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减少母语负迁移对日语写作产生干扰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语篇体裁的分析在二语教学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基于Hasan的体裁结构潜势理论构思了二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指出在进行二语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重语境配置和写作目的,熟悉不同的体裁结构,创作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语篇,从而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温亚东 《考试周刊》2009,(24):112-113
在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有一种结论利用对比分析(CA)和对比修辞(CR),认为母语对二语写作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影响,母语思维会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语篇的组织方式(Kaplan),所以学习二语写作应该尽量克服母语的影响。本文对二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就教学中如何改善此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从非语言角度对本校大学英语学生习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由于受母语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语篇结构、衔接连贯及策略运用上都不同程度地运用汉语语篇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严萍 《考试周刊》2007,(30):65-67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篇章构成模式分析,试图找到语篇模式对学生英语作文连贯性的影响,进而找出导致学生英语写作缺乏连贯性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显示,六种篇章模式存在于受试学生的英语作文中。这说明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在语篇构成方面的复杂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两方面主要因素:其一,学生对目标语的修辞模式,语篇模式缺乏了解;其二,学生母语语篇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此外文章希望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语篇能力等方面入手,去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二语物理语境因素和二语社会认知语境因素两方面分别展开大学英语写作的语言结构母语负迁移和语篇思维模式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定性分析。研究发现,二语写作母语负迁移问题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忽视了二语写作语境相关因素(如物理因素、文化思维因素等)的动态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母语负迁移的现象,选词、造句乃至布局谋篇都留下母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对策就是加大语言输入,即加强背诵输入,扩大词汇运用和加大语篇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母语迁移与二语写作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二语写作中的母语正迁移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以49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母语水平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各个阶段的正迁移作用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对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参与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母语对二语写作起干扰作用。但理论和不少实际研究证实了二语写作的双语特征,尤其对初级和中级水平的学习者,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母语对二语学习起促进作用,不应受到忽视。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完全可以利用适当的翻译练习——教学中使用母语最常用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洋 《文教资料》2006,(28):171-172
本文试图探讨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词汇,句法,语篇三方面探讨了母语如何影响二语写作,最后得出导致二语写作中母语负面影响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建立和激活目的语表达体系和文化交际体系的相关图式。  相似文献   

19.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使用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作用。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造成的影响,并尝试阐释如何使用有效的策略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写作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英语写作作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反映,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母语干扰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各种错误。本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干扰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