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察哈尔正黄旗苏木考录》记载,喀喇沁苏木位于正黄旗东南角营子川一带(现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银子川,银子川同营子川,下同)。《兴和县文史资料》(第三辑)载录:"乾隆52年,从北京来了69户立有军功的喀喇沁旗人,他们奉了乾隆皇帝的圣旨在银子川故地收租,把原先是荒区的银子川开辟为农田"。《原察哈尔正黄旗喀喇沁蒙古溯源》文中描述原察哈尔正黄旗喀喇沁蒙古人一部分来源于善于养马的"民人",一部分来源于立有军功的"旗人"。笔者根据此三部内容,进一步探求真实的原察哈尔正黄旗喀喇沁苏木兀良哈氏族源,终于理清了喀喇沁部的前世今生,也最终理清了原察哈尔正黄旗喀喇沁苏木蒙古人的前世今生,兀良哈氏族与察哈尔部荣辱兴衰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笔者挖掘和利用清代喀喇沁左、右、中三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档案,详细考证了清代不同时期喀喇沁三旗苏木数目,认为清代蒙旗苏木以旗内定额丁数为基准,苏木数目随着旗内蒙古族人口和定额丁数的变化而增减。清中叶以来旗内定额丁数的减少对当时的苏木制度带来冲击和破坏作用。这对了解清代蒙旗基本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1918年成书的《汪国钧本蒙古源流》,为蒙汉合壁手写本,蒙文原文抄自喀喇沁右旗王府藏本,汉译文的作者即汪国内。此书原写本原藏南满铁路公司大连图书馆,今已下落不明,仅有晒蓝本收藏于日本东洋文库等处。此书由《蒙古源流》和无名氏《黄金史纲》的上下两部分内容配接而成,卷尾附有《成吉思汗行军记》。此书是17世纪蒙文蒙古史书中较早的一个汉译本,可以为《蒙古源流》、《黄金史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修辞学家、中国修辞学会名誉会长张弓先生的代表作《现代汉语修辞学》,在出版三十周年之际,于1993年6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再版。该书出版三千年来,曾对我国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过重大影响,被我国修辞学界公认为是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之后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本绘图山海经》进行评价,指出该书在近年出版诸多《山海经》研究版本中,为独树一帜之作。该书在对《山海经》文字的研究和插图都有许多新意。  相似文献   

6.
1550年“庚戌之变”以后,朵颜卫主干部众被蒙古右翼武力征服。形成了属部与领主的关系。喀喇沁万户首领所“征诸酋岁献”,就是朵颜卫诸部作为“阿勒巴图”所承担的“阿勒巴”。关于“庄浪恰”的记录证明,长昂从领主喀喇沁部获得“恰”的官职,代领主万户行使“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的职权,这是喀喇沁万户统治其朵颜卫阿勒巴图的另一种方式。朵颜卫诸部与喀喇沁万户及右翼其他集团的双向联姻导致大量人口内流。朵颜卫阿勒巴图与其领主的关系更加紧密.这就是为什么朵颜卫诸部中属于喀喇沁的阿勒巴图以领主的名义归附后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的《蒙古民族通史》,共五卷二百万言,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篇幅最长,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蒙古民族通史。这部著作凝聚了国内蒙古史学界数十位专家近二十年的心血,广泛吸收了中外蒙古史学界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出上世纪末国内蒙古史学界在该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水平。本书出版后,引起蒙古史学界较大反响。许多学者对该书进行了评介。本刊遴选其中六篇对《通史》及各卷分别作出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校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高考招生政策及用人政策、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几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郭艺华 《文教资料》2014,(17):30-31
由余大钧先生从蒙古语经由俄语、日语译出的《喀尔喀法典》是我国汉语学者目前使用的唯一正式出版的中文译本。本文将余大钧先生翻译的版本与蒙古国2009年出版的《喀尔喀法典(文献研究)》1中的三个西里尔蒙古文版本做了比对,发现了一些中译本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比对可知,目前《喀尔喀法典》的中文译本尚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在引用时应当对照原文,审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藩部要略》是一部有关清朝外藩诸部,主要是蒙古部落的编年史。本文通过对该书“序文”的分析研究,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藩部要略》成书过程及其改定稿本的概况;二、介绍为本书写序的李兆洛的学术活动及其为写序文所做的准备工作;三、概述了序文的中心内容,即清朝统一蒙古各部落及对蒙古地区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四、文章对不同版本的《藩部要略》序文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藩部要略》这个书名是张穆亲笔改定的;同时列举了张穆在改定“序文”时所作的增删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者的比例不到总人数的0.6%。1921~1936年间出生的70~85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从蒙古语向蒙古语和汉语双语过渡的时代;1938~1950年间出生的55~68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双语并用时代;1951~1990年间出生的17~55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转用汉语的时代。据推算,再过20年左右,喀喇沁旗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对语言转换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政治归属、经济开发、人口流动、发展教育、通婚等。  相似文献   

12.
《七克》是1600年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的中文名作,其内容充分体现耶稣会所制定的"对异教徒进行道德战"的东方传教政策精神.庞迪我从三方面展开其"道德战"的步骤第一,对儒学的迎合;第二,对儒学的补充;第三,对儒学的批评.庞迪我的"道德战"具有两个特点(1)坚持避免与儒学发生冲突的传教政策;(2)坚持维护天主教教义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嘉靖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间(1543-1547),苏志皋任口北道右参议,他“畅晓夷情,谙练戎务”,将所见所闻及文献记载汇编成《译语》一书。《译语》是明朝现存第一部全面记载蒙古情况的笔记体史书,作者虽未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整理,但因“经历其地而备尝其事”,史料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4.
《光绪肃州新志》大约纂修于光绪五年至二十三年之间,仅以抄本存世,纂修者不详.该志保存了《乾隆重修肃州新志》之后清代很多史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嘉峪关市志办公室主持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的《肃州新志校注》校勘精审,注释详尽并多所发明,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one 19‐year‐old married mother who was sexually abused when younger discusses the painful and important role reading has played in her life. By using nar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 parse the young mother’s spoken narrative and illuminate the emotions that cluster around her reading experiences. I discover that she has used reading as a way to make sense of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s of her childhood. I discover as well that, though she evidences immaturity, her moral thinking – refined through her roles as daughter, mother, and wife – is more nuanced than are the texts she is able to read. The questions I ask about her relationship to these books can be generalized to many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going to high schools, or reading in book clubs, today.  相似文献   

16.
清康熙五年(1666),黄山慈光寺住持释弘眉编辑完成《黄山志》。该书刻成后多次被修改重印,加之历百年时光,如今已较为稀见。四川省图书馆藏有一部释弘眉辑《黄山志》,曾为李一氓藏书,书上有李一氓考证和题跋。题跋涉及以下问题:一是康熙时期出现的黄山志种类和程弘志辑《黄山志》的刊刻时间;二是书中黄山图的“缺帧”问题;三是释弘眉辑《黄山志》与闵麟嗣辑《黄山志定本》之间的“公案”;四是释弘眉辑《黄山志》的版本;五是李一氓收藏这部书的原因。文章将介绍基本情况,并对上述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葛咏裳官至兵部员外郎,藏书多购于北京,义和团兴起时携书返里。在临海建藏书楼"忆绿阴室",又叫"葛居俟堂",藏书万余卷,多有善本、珍本。葛咏裳精研文史,有《葛叔霓校〈抱朴子内外篇〉》70卷、《史记批注》、《汉书批注》、《三国志批注》。还著有《辄囊琐记》30册、《史蠡》3卷(家藏抄本),《辄囊丛稿》24卷12册稿本。民国七年,葛的继室屈云珊向临海县立图书馆捐出旧藏千余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忆绿阴室"遭日机炸毁,藏书止剩一千余卷。后来屈云珊将劫后藏书馈送屈映光"精一堂"。  相似文献   

18.
1935年秋施剑翘击毙直系军阀头目孙传芳,被誉“为父报仇孝女”、“为国锄奸侠女”。她经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其人生信念亦从报父仇,跃升到救中国。时至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的主张不仅顺乎民意。也只有共产党有力量实现民族复兴。施剑翘及其交往密切的一批民主人士的最高层代表人物,都由此而殊途同归。选择共产党。它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9.
《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是研究蒙古民族历史人物思想史的第一本书,属中国哲学断代(元代)研究。书中第一次提出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族哲学思想家的独到而新颖的观点,并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提供了可靠准确的论据。作者分析成吉思汗哲学思想,打开了新的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一定的启迪和创新意义。该书对拓展国际蒙古学的研究领域,推动蒙古族哲学思想史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研究中国哲学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