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以来,徐州市公园巷小学以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开发课程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为龙头,充分依托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出极具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2.
苏州职业大学多年来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程模式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上,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的多元课程模式。开发了以地方优秀文化为特色、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文化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群)。  相似文献   

3.
陈永福 《甘肃教育》2008,(21):17-17
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不仅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应,还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几年来,我校本着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的原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初步显现了学校特色,并逐渐走向成熟。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级课程”,我校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新一轮的课程开发中,我校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主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教育”是天津市红桥实验小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探索中逐渐明确起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在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制约的认识基础上,他们对现行国家课程体系做了一些变通。力求与主动教育的研究主题相配合,从而开发出了具有“主动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一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主体、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如同课程开发具有多种程序一样,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也具有多种观点,但无论采用什么程序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都是关键所在。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分为开发参与者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类。开发参与者因素包括教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学生及家长等、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和政治制度、领导、文化等软环境。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伴随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模式”、校本研究等成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基层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最贴近,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校本课程开发了。许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设置了许多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因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制约,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开发与操作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高职院校开发符合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职业标准,促进学生就业,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工作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探究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法与程序,以期对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给予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出现了以下误区: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简单等同于增加选修课和活动课,简单等同于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等。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区域文化视野下建立一种新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此来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的又一亮点。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地区和学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纷纷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在开发过程中以课题研究为栽体,进而开始实践探索。从中也涌现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中小学内涵发展与特色创建的重要手段。实现校本培训课程化是全面提高区域校本培训质量与品位、引领校本培训走向科学化的关键。培训机构在校本培训课程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指导职责。结合区域性中小学校本培训课程化的指导实践,培训机构、培训者开展校本培训课程化指导中应实行的工作策略有:意识导引、模型构建、实践指导等,实施指导策略应注意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伟 《教师》2011,(1):73-74
我国学校课程的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中,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和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从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前景看,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课程开发的本土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这种本土开发是本着自主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江南春 《职教论坛》2012,(36):66-69
"校本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本课程定义与开发内涵,不同观察视角的学者对此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对于高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构建模式,具有不同课程开发传统和教育体制的国家有不一样的框架和结构,展望了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愿、自主进行的,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自主开放、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重要途径,有关反思性实践、行动研究和发展性评价等工作,都应该注意规范性和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施瓦布提出了著名的实践课程模式,为随之而来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在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仍还属于探索期,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方面的问题往往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视野,对此进行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基于这一理念,我们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学校的传统特色古诗韵律操和书法教育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了"晨读书,午习字,晚省身"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晓玫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19-21,98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模式.教师和学校在某种程度应当成为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开发者、编制者和评价者.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目标一致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