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仙镇是闻名全国的历史名镇,《晋地道记》、《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春秋郑国庄公年间(公元前743-公元前701年)的开封县城邑启封,其遗址就在朱仙镇境内古城村。北宋时,东京(今开封市)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这与北宋注重加强漕运有很大关系。据《宋史》载,北宋“置汴纲二百”,每纲有船30只,合计6000只,分别在汴河、蔡河、五丈河承担漕运任务,其中蔡河年漕运量就在60万石以上。  相似文献   

2.
说悼亡词     
说悼亡词○○○○□孟昭燕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些悼念亡妻的名作如:晋潘岳的三首悼亡古诗,唐元稹的三首近体诗七律《遣悲怀》,北宋苏轼的词小令《江成子·记梦》,北宋贺铸的词小令《鹧鸪天·半死桐》,还有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小令《浣溪沙》等。这些短章限于篇幅,只...  相似文献   

3.
鸡足山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其它四座为: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相传主佛弟子迦叶尊者奉佛命,持释迦佛的僧伽黎衣,以候弥勒佛下生处(见《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卷  相似文献   

4.
正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卒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死时41岁。他早年师从梁人焦延寿学《易》,是汉代易学象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元帝时《京氏易》为官方推崇,东汉光武帝所置今文十四博士中也有《京氏易》,由此可见京房及其学说在汉代的影响。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书著录,京房易学著作十分丰富,但在后世流传中大都亡佚,今仅存清代王保训辑录的《京氏易》八卷、《京氏易传》三卷传  相似文献   

5.
马承五 《寻根》2001,(4):45-47
中国年号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始建,到宣统三年(1911年)因清王朝的崩溃而终止,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程。年号,也成为了帝王纪年及历代史用以编年记史载事的体例和范型,形成了中国封建政治、化的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何时出现简化字去年12月初,有一篇稿件,报道人们在江西出土、收藏的明清古钟及北宋书法三件文物中,找到了60个筒体字。其中新发现的北宋米芾手书《昼锦堂记》的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有13个筒体字,“这又将简体字出现向前推了400多年”。这种说法显然与汉字...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唐诗》的五万余首诗中,大凡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囊括殆尽,即使"鹪鹩"这种小鸟也能在《全唐诗》中找到它的影子。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在其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早在先秦时期,上古先民们就已经  相似文献   

8.
正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先生在《汉学师承记笺释》(上、下册)、《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和《江藩集》三种著作中,基本上搜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江藩的各种记载,正如漆先生在"笺释缘起与后记"中所说的:"我想在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的研究方面,以后的学者,可以对拙著正讹纠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在资料的获取方面,要想有更多新的发现,我想将会是很困难的了。"(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  相似文献   

9.
阿声 《寻根》2005,(4):130-133
赵氏丛台当是古城邯郸的标志景致。吉时,这里是演武场,最早见记于《汉书·高后纪》,载公元前187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这可能是丛台失火遇灾的记载。而最新研究表明,邯郸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赵武灵王筑丛台是一种民间的传说,尚无明确的历史根据,但《水经注》记“六国时赵王之台”应该可信。1963年邯郸遭受大水侵袭,丛台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05月19日热烈庆祝第7个中国旅游日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据相关记载,《徐霞客游记》最后一篇为《滇游日记十三》,所记时间自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十四日(农历)在鸡足山二十余日之事。九月十四日后无记,徐霞客游记至此止。依此言之,《徐霞客游记》收笔之地当为鸡足山,收笔之作当为《滇游日记十三》。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以来,我国史学家普遍认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回中国。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途经大宛,亲见:"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汉使(骞)"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桃"。蒲桃即葡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太平御览》记载,西汉年间"离宫列观尽种蒲桃"。而当代考古学的发现却打破了这一史学定论。1980年,考古学家从河南商代遗址中,  相似文献   

12.
民国元年(1911),寓居海上的缪荃孙根据自身早年的访书见闻,继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之后,撰写了叙述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琉璃厂书业状况的《琉璃厂书肆后记》。本文就书籍史的研究维度,贯穿以相关史实,诠解缪氏《后记》,以期揭示其社会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北宋名相张齐贤家族世系的相关研究,有张其凡、王慧的《张齐贤年谱》,该文依据史书对张齐贤之父母、兄弟、子孙、曾孙的资料做了部分汇总。陈若男在《张齐贤及其〈洛阳绅旧闻记〉研究》一文中根据《名臣碑传琬琰集》《宋史·张齐贤传》以及文集中的相关墓志资料对其祖孙三代进行了介绍。但上述研究由于所引文献不全,在其家族家世状况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加全面地梳理张齐贤的家世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明 《寻根》2022,(1):8-14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此后的汉朝基本实现了董仲舒所称的"殊方万里,说德归谊"(《贤良三策》第二策)的盛世景象.而大致就在同年,司马相如创作了最后一篇作品《封禅文》,似乎是从国家典制角度对此局面予以呼应.  相似文献   

15.
<正>《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撰。杨衒之,北魏北平(今河北满城县北)人。孝庄帝时官奉朝请,历任抚军府司马、秘书监、期城郡太守等职。为人博学多才,兼通佛教经典,对北魏末年王公贵族的腐朽生活和佛寺的奢侈淫滥状况深表不满,曾上书痛斥奉佛求福行径的祸国殃民。其于《魏书》无传,事迹略见于《广弘明集·叙列代王臣滞惑解》。首先是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成书背景问题。北魏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5年)之后,统治阶级崇奉佛教,王公百官、豪富地主劫夺百姓财  相似文献   

16.
经筵是宋代确立的一项为帝王讲解经史的规范性御前讲席活动,北宋《诗经》经筵在“帝学”的指导下展开。由于经筵授受双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诗经》经筵体现出来的特质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宋代《诗经》学的发展:这一方面体现在北宋经筵讲《诗》仍然处于《诗序》阐释框架内,辅弼时政与“帝学”目的使得其《诗》学阐释难以超脱传统《诗》学;另一方面,北宋《诗经》经筵在《诗经》阐释的文本形式与理路格局等方面又对宋代《诗经》发展脉络产生深远影响,从多个维度呈现出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秦一树 《滇中文化》2005,(4):52-55,12
南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被称为南戏五大传奇。这些戏大多根据民间传说改编成舞台戏.它们的内容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反映了当时的家庭、婚姻伦理观。现简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蓬生 《世界文化》2011,(2):27-28
哑行者,中国上个世纪曾旅居英美42年的文化名人蒋彝之谓也。20世纪30年代,他首先去英国,在那里生活达22年。这期间,他开始以哑行者为笔名,用英文创作系列游记,而其中的《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爱丁堡画记》《湖区画记》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19.
吴棠 《大理文化》2006,(3):57-59
鸡足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相传是佛弟子迦叶尊者奉佛命,持释迦佛的僧伽黎衣,以候弥勒佛下生处(见《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卷九)。明代起佛教界即认定位于云南大理府宾川县境内的鸡足山是迦叶道场,极盛之时全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据  相似文献   

20.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04,(21):145-153
汤用彤与胡适。在《胡适日记》中多处记有胡适先生与用彤先生之来往,我在《汤用彤与胡适(一)(二)》(刊于《中国哲学史》杂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这里对未录部分再补录于下,并作些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