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人说:“我住的那个城市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城市。” 这个人说得没错,因为那个国家只有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2.
最低的大海     
小时候,家里不管是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是让我先挑,我都挑最大的最好的,而弟弟都拿最小的最差的.妈妈常说:"两个苹果,你拿这个,看看不是最大的,放下;又拿那个,拿到手里后,又不满意,又要前面的那一个了.就这样反复多次,自己都不知道该拿哪一个."父亲说:"女孩子,宠一宠没关系,男孩子就不行,长大了,没有人能压得住、管得了."  相似文献   

3.
口中沙     
1 从刚会说话那天起,我就严重口齿不清,这成了全家人的心病.妈妈抱着我从这个城市赶到那个城市,把我送到一个又一个专家面前,可专家们都是摇头再摇头地:说:"口齿不清不好治,特别是先天性的."  相似文献   

4.
<正>有个故事,一个老人坐在镇外,一个陌生人向他打听:"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这个镇上的人也差不多。"老人说。另外一个人走到老人跟前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说。  相似文献   

5.
妈妈给我报了暑假班,让我去学作文. 走进教室,我看见一张张课桌,后面的墙上贴着红色的"2010年、2011年榜样的力量",还有许多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我来到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旁边,坐了下来.老师来了,是个潇洒的男老师.我心里很害怕,想:以前都是女老师上作文课的,这次怎么是个男老师呢?如果我不乖,他会不会惩罚我呢? 上课了,老师说:"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麦克风.喂,喂,喂,听得见吗?喂,喂,喂,听得见吗?"他把那个号称是世界上最好的麦克风凑到一个同学的嘴边,那个同学笑着说:"听得见!"他又凑到另外几个同学嘴边,他们也笑着说:"听得见!"他得意地说:"这个麦克风其实就是一支笔倒过来而已."于是,我们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6.
幽默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很幽默的人,他的幽默趣事,我现在拿几件出来晒晒,包你开心! 有一年刚放暑假,爸爸对我说:"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小学生辅导班,你也上一个辅导班吧,有一个辅导班适合你."我问:"啥辅导班?"爸爸说:"这个辅导班与众不同,一是不做广告,二是只教一个学生,三是管吃管住."我说:"这个辅导班收费肯定特别高吧?"爸爸说:"不,这个班分文不取."  相似文献   

7.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另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曾说:"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的印象里."的确如他所说,沈从文对他的家乡有着深切的了解和浓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流浪地球     
逃逸时代爸爸说:"前四个近日点时也有这种谣言." "可这次是真的.我是从钱德勒博士夫人口中听说的.她丈夫是航行委员会的那个天文学家,你们都知道他的.他亲口告诉她已观测到氦的聚集在加速." "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MM:我在前封信里说,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好像没什么好"反叛"的。昨天我去看了一场电影,想法有点改变。那个德国片子叫做"好日子过去了"。这是一个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平正义的电影。我在想,好,我和爸爸来看这个电影。他开着宝马745的车,我穿着RalphLauren的白衬衫。我们住的小镇,是全德国平均收入最高的小镇——那我不正是这电影中的"坏人"?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饿死的边缘,我们开豪  相似文献   

12.
一直没有自己房子住的梁大力下班后无精打采地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被一个自称蜗牛大仙的人拦住了。梁大力没好气地说:"干嘛,想抢劫啊?""不是,不是,我只不过要你还一样东西,就是你手里那个。"梁大力把手打开,原来是一个顺手抓的蜗牛壳:"你说的就是这个啊?你拿去吧!"  相似文献   

13.
"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对龙应台开始熟悉,是在几年前一个下午的读书沙龙会上.温暖的阳光细腻地涂满窗子,春日里的花朵总是开得肆意而张扬.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年轻女教师突然说道:"你们知道龙应台吗?就是写了《大江大海1949》的那个台湾女作家,听说她又出新书了." 那时候的我正沉迷于古代小说不可自拔,听她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了前些时间是红过这么一本书.另一个老师立即接话打趣道:"你说的那本我倒是看过一些,只是有些太沉重了,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还是更适合看些温暖的类似心灵鸡汤的书啊."  相似文献   

14.
数学趣题     
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也变得多姿多彩.笔者从生活中绚丽的百花园里采摘几朵鲜艳的数学小花,供同学们欣赏.一、教师速算教师对甲、乙两位同学说:"你们各在纸上写一个多位的整数,用来做被乘数."甲、乙两人说:"我们已经写好了."教师说:"你们再说出一个数来,用它做乘数."甲说:"我预备用9713做乘数."乙说:"我也用这个数做乘数."  相似文献   

15.
游侠者     
光棍服软不服硬.白羊岭有一张姓汉子,出门远走云贵二十年,回家时与人谈天,问:"本地近来谁有名,"或人说: "田三怒."姓张的稍露出轻视神气: "田三怒不是正街卖粉的田家小儿子7"当夜就有人去叫张家的门,在门外招呼说: "姓张的,你明天天亮以前走路,不要在这个地方住.不走路后天我们送你回老家."姓张的不以为意,可是到后天大清早,有人发现他在一个桥头上斜坐着.  相似文献   

16.
课堂回放《让想象的翅膀重新飞翔》教学实录师:上次作文课,我们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突然听到敲门声"为开头,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学习了如何把故事写得曲折。课前,我印发了习作《杀手》,请大家谈谈读后感吧。生:我读不懂。这个人为什么要杀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是什么关系?小说结尾为什么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人说了一句"游戏  相似文献   

17.
下课了,五六个男生一起跑到操场打篮球.正玩得起劲,一个乡下老大爷走到场边打听人: "哎,娃儿,你们是几班的?" 一个同学停住手里的球,问:"你找谁?" "我找狗子." "狗子?"那个同学没听懂, "我们这儿是县一中,不养宠物." "不,不,我找个学生,不是宠物."老大爷说. "他叫什么名字?哪个班的?"  相似文献   

18.
去年那个感伤的七月,在记忆里渐行渐远了. 只有在手机短信里,还存留着当时站台上的情绪:"离别是为了体味寂寞的滋味.不是没人陪,只怪咖啡喝不醉……"毕业时的第一道伤口是从这一刻开始,四年中我最珍爱的那个人,临行前说:"我走了,以后你就是一个人了."  相似文献   

19.
急促的校园铃声响彻整个校园,我们几个文学社的女生一窝蜂似地冲向一楼的教室. 片刻,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贺老师提着一瓶饮料样的东西和一袋塑料杯子走向讲台.大家都好奇地盯着那瓶"饮料".贺老师笑了笑说:"你们猜这是什么?"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茶——"在大家看来,除了茶以外,没有什么更像那个瓶子里的液体了.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我给大家提个醒,它可能是我们人身体里的一种东西."所有人面面相觑. 有个男生说:"油,这是油." "油又不是人身上的!我看呀,说不准是血."有人小声说. "什么呀,血是红的,这是黄的."又有人反驳.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上《视死如归》的分析课,在总结时提问:王若飞是一个怎样的人?扫视了学生一眼后说:"刚才是找好同学答问题,现在我要找几个差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看看怎么样."教师这么一说,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许多学生将头埋得低低的,似乎在躲避一场厄运.一个"差"生被点名站起,嗫嚅了好一阵,才低声说:"他……坚强……"未等他说完,一个急得不耐烦的"优"生迅速站起:"不对!王若飞不怕死,勇敢顽强,视死如归."那个"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