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制备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验室里用MnO_2和浓HCI制取CI_2,反应方程式如下:4HCl MnO_2(△==)MnCl_2 2H_2O Cl_2↑拓展:(1)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2NaCl 3H_2SO_4 MnO_2(△==)2NaHSO_4 MnSO_4 2H_2O Cl_2↑16HCl 2KMnO_4==2KCl MnCl_2 8H_2O 5Cl_2↑6HCl KClO_3==KCl 3H_2O 3Cl_2↑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制氯气常用加热办法制备,反应式: 4HCl+MnO_2(?)MnCl_2+Cl_2↑+2H_2O 此法需用仪器较多,操作不慎,容易使氯气向外扩散,污染空气。这样对实验人员危害极大,为解决这一矛盾。现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取:6HCl+KClO_3=KCl+3H_2O+3Cl_2↑,此反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11)
一、原理的比较旧法制氧:2KClO_3(?)2KCl 3O_2↑或2KMnO_4(?)K_2MnO_4 MnO_2 O_2↑新法制氧:2H_2O_2(?)2H_2O O_2↑二、反应条件的比较从反应的条件看,旧法制氧中需要加热,既浪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包括学生实验)制取氧气,大多采用KClO_3或KMnO_4加热分解法,该法需加热,操作麻烦。而采用 方法,每摩尔H_2O_2分解,只能得到0.5摩尔的氧气,必然存在着消耗大量H_2O_2的矛盾,而且  相似文献   

5.
氢氧爆鸣实验、氢氯爆鸣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实践中我们对这两个实验作了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一、氢氧爆鸣实验 原理:利用KClO_3或KMnO_4分解产生的纯O_2和Zn与稀H_2SO_4产生的纯H_2混和后形成肥皂泡,点燃肥皂泡,产生爆鸣。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阶段份量重、难度大的学习内容,历届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时都感到比较困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用简单的典型实例搞清概念,用教材中较为复杂的氧化还原实例进行练习。 初三学习氧化还原时,只举了Cu十0_2,Na+Cl_2,Fe_2O_3+CO三个反应实例,高一教材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只举了Na+Cl_2,H_2+Cl_2,Cu+Cl_2,Mg+Cl_2等四个简单的反应实例,可利用这些简单的实例搞清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联系已学过的较为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KClO_3和KMnO_4的分解、Ca(OH)_2+Cl、MnO_2+HCl等反应。进行练习可加深对  相似文献   

7.
学习了氧气和化学方程式的初步知识后,为巩固氧气性质、实验室制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称量、加热、过滤、仪器组装等基本操作技术,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能力,我结合课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组织了“用实验证明KMnO_4热分解产物是K_2MnO_4、MnO_2和O_2”的综合性课外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做法是: 1.布置讨论题 (1)查阅 KClO_3、KMnO_4、MnO_2、O_2、K_2MnO_4的重要性质(教师提示有关资料)。 (2)根据哪些性质证明O_2、MnO_2、K_2MnO_4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浓盐酸作用于强氧化剂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其反应是: MnO_2+4HCl(?) MnCl_2+Cl_2↑+2H_2O 2KMnO_4+16HCL(?) 2MnCl_2+5Cl_2↑+2KCl+8H_2O 笔者用这两种方法制取少量氯气,并用产生的氯气在不同条件的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和氯酸钾晶体。通过实验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道习题:“淀粉-KI 试纸常用来检验Cl_2,但__(能或不能)用来检验氯化物或 KClO_(?)里的氯”。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使用淀粉-KI 试纸可检验 Cl_2,是因为 Cl_2与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2-5]氯水被分解。 若用MnO_2和浓HCl加热制取的Cl_2制成的氯水,颜色过浅,过一段时间后近似无色。为了使学生看清氯水的浅黄绿色,可用KClO_3与浓HCl不加热制取Cl_2通入水中。 为使学生明显看到氧气泡往上冒,可在盛氯水的烧瓶中事先倒点NaClO(或KClO),演示时再往烧瓶中灌满氯水,再行倒放于盛氯水的大烧杯中,NaClO遇氯水中的HCI,生成HClO,可增大氯水中HClO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备乙烯是利用无水乙醇在170℃和浓硫酸作用发生消去反应而制得: 从上述副反应可以看出,利用无水洒精和浓硫酸制得的 CH_2=CH_2中混有 CH_3CH_2OCH_2CH_3,CO_2,SO_2,H_2O 以及由酒精挥发而产生的乙醇蒸气等气体杂质。在杂质气体中,SO_2也能使酸性 KMnO_4溶液和溴水褪色,这对CH_2=CH_2性质的测定有干扰,因而在进行乙烯性质实验时,应想法除去 SO_2等气体杂质。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 p26有这样一段话:“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它在这个反应里起催化作用。”文中“这个反应”四个字很重要,因为 MnO_2是在用 KClO_3制氧这个特定的反应里起催化作用。(当然还能在其它一些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如 H_2O_2分解反应等,但不是所有的反应。)如 MnO_2与浓盐酸反应制 Cl_2时,MnO_2就是反应物而不是催化剂。应该指出①一种催化剂只能改变特定的某个(或某些)反应的速度,②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包括物理性状)反应前后不变。  相似文献   

14.
一、记原理实验室一般采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 氯酸钾 催化剂 加热 氯化钾+氧气 (KClO_3) (KCl) (O_2)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_4)(K_2MnO_4)(MnO_2) (O_2)二、知装置 实验室制取O_2的反应物是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应采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分析图2装置错在哪里?这样装置会产生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KClO_3反应试剂、MnO_2作催化剂的方法,但由此所制得的氧气常带有白烟(混有KCl晶体、氯气等杂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没有更廉价、更普遍适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使制取的氧气更纯,反应速度更快呢? 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下面两步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取6克白净的细砂和9.6克镁粉混和均匀,置于铁坩埚中,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0.5克KClO_3(或Na_2O_2)和0.5克蔗糖混和均匀,堆于细砂和镁粉混和物上。滴1—2滴浓H_2SO_4引燃,产生大量的热量使SiO_2和Mg粉发生剧烈反应并呈炽热状态,待冷却后即得灰黑色  相似文献   

17.
<正>"铁类"试题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下面选取几类试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掌握其解题方法。一、铁离子的检验例1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 B.KMnO_4C.KSCN D.苯酚点悟:鉴别离子时,要注意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掌握Fe(2+)的另外一种检验方法原理(人教版选修四第4章):3Fe(2+)的另外一种检验方法原理(人教版选修四第4章):3Fe(2+)+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制取氯气,一般用浓盐酸和氧化剂反应制取。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三种氧化剂都能跟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16HCl+2KMnO4——2KCl+2MnCl_2+8H_2O+Cl_2(?)  相似文献   

19.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加深了认识,再用它指导实践。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个认识规律,它可以使学生容易懂,学得会,记得牢。以下谈几点个人的做法和认识。一、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直接看到化学现象,有利于说明问题或树立概念,这是讲好化学课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化学里讲加热氯酸钾(KClO_3)制取氧气(O_2)时,使用二氧化锰(MnO_2)做催化剂。关于加热KClO_3可以分  相似文献   

20.
昆明气压约在600~625mmHg之间,室温15~25℃,气体摩尔体积28.8~30.6升。设学生实验需制四瓶氧气共1000ml;设集气过程中损失5~10%,实需制氧气1050~1100ml。依照反应方程式计算:2KClO_3(?)2KCl 3O_2↑需氯酸钾2.80~2.98克。以平均室温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