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巍 《中国广播》2017,(9):40-42
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的版权已成为近期版权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短视频的版权归属、剪辑的短视频是否侵权、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平台责任及短视频侵权与版权关系等四个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和阐述,明确了直播视频用户与平台的责任,这对维护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市场的秩序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短视频侵权纠纷大量发生。为了推动短视频分享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文章分析了我国现有立法的局限,指出其导致版权人与平台利益失衡。通过借鉴欧盟版权改革经验,提出我国应适度引入过滤义务,建议由版权人启动过滤义务,由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制定合理的过滤标准,建立错误过滤的救济机制,以提高短视频分享平台合理注意义务的履行效能,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复制及分享技术对传统的版权保护构成了新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短视频版权相关的数字媒体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技术措施权都有了新的发展,导致以强调法律控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共享概念为基础的社会参与和公共责任两种传统版权价值体系遭受新的冲击.独创性作为版权产业的核心内容,也是短视频作品版权的逻辑起点.在短视频侵权及其治理中,独创性是争议的焦点;个案实践是独创性判定依据,而创造性的转向也是短视频判定的一大平衡原则.数字平台短视频内容产消关系变革、参与式文化产品的准版权利益博弈、短视频制作中"合理使用"难以明晰、技术中立的"避风港原则"套用,导致数字版权背景下短视频版权治理出现系列困境.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上采用制度修正的柔法治理、社会协同治理、平台化过滤治理、法律与技术嵌合治理等,是数字版权背景下的短视频版权治理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邓佳荷 《今传媒》2022,30(1):30-32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有声书成为数字出版行业的新兴板块。但近年来,有声书的版权纠纷问题屡见不鲜,阻碍着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基于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案,结合具体侵权案例,发现修正案采用完善作品概念、提高违法赔偿金额等方式有效保障创作者的权益。同时,通过厘清有声书行业存在的主要侵权类型与现实困境,建议平台设置侵权举报机制并对版权进行集中管理,为平台及其从业者提供经验,为行业更好发展给予参考。  相似文献   

5.
二次创作作为近年新兴的短视频创作形式进入用户视野,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在影剧综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以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为研究内容,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类型和传播特点,研究得出短视频背后三方的版权冲突、监管不足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提出二次创作者需提高版权意识,平台方应优化审查机制,版权方要改善分成方式,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段林 《出版广角》2019,(22):44-46
网络自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媒体相结合的新兴事物。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自媒体平台版权保护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这也是促进网络自媒体良性发展、保护网络自媒体传播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自媒体平台版权管理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网络自媒体发展时间不长,版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版权意识严重缺乏、侵权成本与维权成本失衡、自律能力不足等问题。完善立法并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创新维权方式并提高侵权风险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并增强平台自律能力,是对平台版权乱象进行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传媒新业态下短视频运营场景更加多元丰富,当下短视频平台深度参与用户的信息选择。【目的】探索如何纾解传媒新业态下短视频平台版权的困境。【方法】文章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当前短视频平台版权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注意义务标准不明,注意义务与审查义务混同等。【结果】【结论】应使审查义务回归注意义务,使短视频平台根据其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事前、事中与事后承担一般注意义务。同时,综合考虑平台是否给用户侵权制造了高度的风险、是否获得了明显高于其运营成本的利益等因素,以此认定短视频平台是否应当附加承担特殊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又是大众参与度最高的文艺样式。本文对短视频在新媒体中不同维度的架构艺术性和媒体行业发展中艺术与技术的整合创造出的不同层面的应用性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从做好平台建设,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内容为王”的输出方式,紧跟时代发展风向,提出了:1.利与艺之争,忽略文化价值,2.昙花一现,造成用户流失,3.有感无悟,版权侵权这三个方面的平台发展困境。最后针对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迁  文棋 《编辑之友》2021,(5):98-105
媒体融合在版权语境下的内涵是媒体的数字化及平台化演化趋势,它对应着角色界限及时空界限消融的传播生态.媒体融合中的作品创作、传播及再利用相关版权困境愈发凸显,主要包括:新型作品认定问题、创作中的合理使用认定问题及版权归属问题;新型传播行为定性问题、新型传播方式改变利益格局引发的体育赛事及电子游戏直播等版权争议;作品再利用涉及的侵权判定、特定权利限制制度构建及聚合平台义务与责任问题.在梳理及总结这些版权困境基础上,可得出制度革新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现状和版权治理困境,从法律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存在生产环节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流通环节传播侵权泛滥成灾,消费环节公众偏好免费阅读等现状,导致网络文学版权治理存在困境,着重体现在网络文学作品价值与版权保护强度间的理论困境、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司法救济机制间的实践困境,以及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损害赔偿制度间的平衡困境。文章从法律层面提出治理网络文学版权困境的策略:重构网络文学版权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网络文学版权侵权赔偿制度、重视网络文学版权作品登记制度、强化对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保护,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制度和规则,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郭媛  卫亚东  王晓琪 《编辑学报》2020,32(5):492-495
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多元融合为科技期刊在内容建设与传播力提升方面注入新动力,但媒体融合产生的诸多新形式作品以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传统版权保护在内容、范围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调研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常见路径,分析版权制度不完善,侵权成本低、认定难,维权成本高及版权价值难以评估等问题,指出加速修订著作权法势在必行,现阶段可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版权管理和版权价值评估,加强科技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妥善处理版权保护与扩大期刊传播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版权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进步和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快速发展,其版权问题也备受关注,视频"搬运"侵权作为最直接最常见的侵权形式,对短视频版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视听平台虽设置了内部保护机制,却依旧屡禁不止.文章分析了短视频"搬运"侵权的原因,并提出了媒介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介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更新迭代,短视频呈井喷式发展,短视频广告营销也备受关注。然而,短视频广告却存在着盗用、剽窃他人创意以及虚假广告等侵权乱象。要想充分发挥短视频广告营销的优势,突破侵权乱象困境,就必须从政府、平台、自媒体三个方面合力,加强对短视频广告的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于侵权行为处罚力度,重视版权意识,勇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行业规模急速扩大,但行业规范相对滞后,短视频的音乐侵权问题亟待改善。本文选取了行业内的代表性案例,探讨短视频行业的音乐版权问题,发现存在环境、机制、意识等多方面的侵权原因,并在授权机制立法、短视频平台管理、利益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短视频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动相关音乐版权的保护,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著作权的复杂性使短视频平台内容侵权责任的认定面临认定标准模糊、过错原则中“明知”“应知”难以判断、“避风港原则”与短视频平台的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等难题。本文基于以上诸多侵权认定困境展开研究,提出明确短视频平台的注意义务以利于侵权行为的认定;完善“避风港原则”,提高平台服务商的监管义务标准;利用先进技术辨别侵权短视频,平衡各方利益等建议,期望能为短视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延军 《中国记者》2023,(10):81-84
近年来,由于网络短视频的飞速发展,关于完善其版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针对网络短视频的概念、分类与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就版权属性、权利内容、保护现状与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判断标准、加强平台监管以及行业治理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推荐技术主动为用户推荐侵权视频,决定了其侵权注意义务不应局限于被动的“通知—删除”规则。在算法设计承载平台商业理念、短视频上传从个体非商业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商业行为、上传内容从完整视频转向多样化短视频的情形下,应当要求平台将预防版权侵权的价值理念融入算法设计之中,建立内容与账号的联动侵权应对机制,完善以内容分发流程为核心的短视频平台侵权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平台是否违反注意义务是其承担版权侵权责任的关键。为解决短视频平台版权侵权注意义务认定存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平台审查能力合理分配审查义务,避免结果论的责任认定路径;明晰不同侵权行为的平台注意义务;根据短视频平台的具体商业模式,细化应知的具体考量要素;平台采取制止侵权必要措施是否有效,应遵循比例原则,充分考虑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邓相花 《传媒》2021,(14):72-74
随着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新闻碎片化、洗稿、PS等侵权行为更为隐蔽,造成实质上的不正当竞争,严重侵害新闻作者版权,不利于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随着行业新闻版权保护意识的觉醒,建立良好的新闻版权保护环境,打击新闻侵权行为,应对新技术产生的隐蔽侵权手段,成为新闻版权保护领域亟待回应的实践痛点.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新闻作品的版权制度,强化新闻从业者的版权保护意识,积极运用新闻版权反侵权技术,寻求融媒体时代新闻版权保护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和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民众的社交手段和平台发生了重要变化。较传统传播方式而言,短视频在表达方式和社交功能等方面有极大优势。体育赛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助力,体育赛事短视频的出现为体育文化创造了新的传播场景,但也带来了新的侵权问题。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体育赛事短视频版权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为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垂类短视频的应用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