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57页—第58页。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自学能力。教学过程: 一、新授 (一)算中感知,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1.指名板演以下两题(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①10+6= ②70.7+33= (由例9改编) (例10) 2.(学生发现除不尽时)教师引导:再往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7-59页例9、例10。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 2.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的类别。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知道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认识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读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3.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概念应通过学生试算、观察、讨论、归纳得出。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感知概念大家平时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让大家原地踏步时,…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觉看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读,就是阅读课本。每节课开始时,首先要求学生翻开课本,阅读所授新课的内容。在读的方法上采用默读、齐读、带读三种。从阅读课本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例如:教循环小数这节时,在学生阅读了课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什么叫循环小数?2.什么叫循环节?3.怎样区别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尔后引导学生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5.
活动内容 :研究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探究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规律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把 23 、 56 、 415、 518 化成小数。导言 :当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得到的是一个循环小数。循环小数能否化成分数呢?这节活动课我们就研究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二、活动教学。(一)、把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1 学生例举纯循环小数 :2 任选几个研究对象 :…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26~27页例7.8.9,练习七的第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以及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等。  相似文献   

7.
王巧玲 《广西教育》2012,(17):55-5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7页例8、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利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循环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会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1.口算。(练习十二第5题)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同桌之间交换互查。2.先找规律,再填空。(1)……(2)4、3、7、4、3、7、、、……①指名口答。②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再写下去会是什么?3.引新。从…  相似文献   

9.
翻遍初一到高三的数学课本,找不到化循环小数为分数的内容和方法,为了开阔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针对不同情况,可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是我在第二课堂辅导学生化循环小数为分数的两种方法。 如果学生尚未学习等比数列,可辅导学生采用化去循环小数中的循环节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循环小数蕴含有很多的美学原理.挖掘循环小数的转化美、极限美、奇异美、隐藏美、有序美、归属美,让学生体验、感受、享受循环小数的美,让学生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循环小数是在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例9例10)针对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围绕循环小数采取观察、比较、讨论、讲解、练习等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逐步建立循环小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在做除法时根据余数判断商是不是循环小数,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12.
“循环小数”的教学是在小数除法基础上进行的,它扩展了小数的概念,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由有限小数进入到无限小数的领域。通过“循环小数”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循环小数及其有关的概念,能正确认识循环节,区分纯循环小数与混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写出循环小数。在教学时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不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以笔者摸索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例——“循环小数”的教学,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循环小数是小数教学的一个难点,只有结合实例教学,才能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1.计算比赛,引出循环小数.学生计算2÷5,3÷26和70.7÷33,教师表扬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 2.观察比较,发现循环小数的变化规律。计算比赛后,教师请优胜者上台板演上述四个计算竖式,并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后两个竖式,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曾尝试让学生背"循环小数"的定义.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当堂记住了这个定义: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课后通过不断地重复背诵,才把它记下来: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背的遍数更多,但无论如何就是记不全、记不牢.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教材中,把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用的方法是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法,除此以外,化循环小数为分数,还可用解方程法.例1化循环小数1.231为分数.例2求无穷等比数列0.3,0.03,0.003,…各项的和S。用解方程法化循环小数为分数@曹兵$通州市二甲中学  相似文献   

17.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成分数,现在将无限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1.纯循环小数转化成分数,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小数,叫纯循环小数,例1把下列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相似文献   

18.
分数化为小数,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化为有限小数,要么化为无限循环小数.反过来,有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这点同学们很容易做到),无限循环小数也都可以化为分数.现举例说明如何将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一、将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例1把下列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相似文献   

19.
循环小数这部分教材的概念(包括循环小数、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是通过小学数学第七册57页例9、例10两个除法竖式的计算引入的。对除法竖式的计算及其结果的感知过程,是形成循环小数等一系列概念的前提。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从中感知、体验、发现商的数字变化们况……。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观察与思考:这两个除式的计算过程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各次的余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商的数字有什么变化规律……这样,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算、用眼看、动脑想,充分感知计算过程,为揭示概念提供良好的感性前提。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无理数的认识存在误区.1."无限小数是无理数"分析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只有无限不循环小数才是无理数.所以,说"无限小数是无理数"是片面的.2."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分析41/2带根号,但41/2=2是有理数,所以不要认为带根号的数就是无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