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钢 《教育》2006,(10)
不止是百年校庆、五十年校庆,现今很多学校尤其是高校五年、十年都要大规模搞校庆活动,一些高校美其名曰是“以建设迎校庆、以校庆促发展”。然而,大量财力物力精力的投入,的确折射出当下的校庆正在变味。  相似文献   

2.
校庆     
校庆禹瑞清我校七十周年校庆即将来临,我刚好是这段校史中间──1963年的毕业生,现在又在该校服务,思前想后,感慨颇多。暑假中,我们十多个老师在校庆办公室整理校史和写信封。我的任务是写信封,从1955年的毕业生写起,写到1964年。十年之中的校友总计数...  相似文献   

3.
喻超 《教师博览》2012,(9):15-17
Q系某某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很忙,因为学校正迎来100年校庆,他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制定((校庆筹备方案》、拟定嘉宾名单、征集领导题词……真有点穷于应付。每年,在一些地方,像Q这样为校庆忙碌的人不在少数。最近,仅仅在某省就有9所高校将陆续迎来110年华诞。随便在网上搜索,就能看到很多校庆新闻——“2012年5月某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某市高新区某小学喜迎108周年校庆”、“某中学百年校庆进入倒计时”、“某大学60周年校庆,外国校长应邀念经………各种校庆新闻充斥页面,校庆之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有媒体这样定义校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在指定时间组织在校师生、社会知名校友及有关人士参加的庆祝活动,常选择建校周年纪念日。其实,关于校庆尤其是校庆和校庆文化的功能,远不是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所能概括的,看待校庆及校庆  相似文献   

5.
有媒体这样定义校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在指定时间组织在校师生、社会知名校友及有关人士参加的庆祝活动,常选择建校周年纪念日。"其实,关于校庆尤其是校庆和校庆文化的功能,远不是"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所能概括的,看待校庆及校庆文化的教育功能,需要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6.
[典型案例] 早在今年年初,南京大学公布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的接待原则,便引发人们关注.在校庆日益成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今天,南京大学似乎想筹办一次不同的校庆. "序长不序爵"如何体现?实施起来是否有困难?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南京大学的这次校庆办得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校庆的实然与应然——大学文化建构视界下的校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校庆理应是追寻办学足迹、总结办学经验、培植大学文化、提升大学品位、展示大学风貌的教育节、文化节。而现实的校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文化本真的现象。对校庆之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解析,从而探寻校庆创造性和实效性的建构途径,其基本理念应是:校庆不仅从理论上应该充分体现出大学文化的内核,而且在实践上它也完全可以担当起文化建构的重任,成为大学文化建构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办学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增强,大学校庆也日益凸显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然而,随着校庆热的升温,功利化、形式化和物质化的校庆已成为大学中的"异象",日益远离大学精神。校庆作为回顾历史、凝聚人心和展望未来的契机,须遵循大学使命的主线,导以学术,引向人文,注重反思,实现校庆文化再生产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校庆三误区     
成功的校庆是一项有益的教育活动,它能使我们知校史、铭校训,继承优良传统,交流同窗情怀,感悟政府功德,激励与时俱进,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再教育的良机。但有的校庆办不达旨,已步入误区。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中小学紧跟高校校庆之风,开始此起彼伏地操办起校庆活动来。我以为,在整体浮躁的社会氛围里,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学校独守清高并不现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利用校庆活动,通过各种熟人或校友关系请来级别尽可能高的各界人士,对许多学校而言,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相互攀比的虚荣,更有着特定的实际利益和一丝无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校庆因为其重形式轻内涵、重场面轻学术、重官员轻师生而广为社会诟病。国外大学的校庆的确有很多做法值得中国大学学习。但国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与中国大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大学应当凸显自身独特的历史使命和价值理念,建构具有中国特点的校庆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9,(2):7-8
武汉大学建校115周年的校庆,没有奢华和喧闹。校庆期间开展的以纪念抗战时期武大西迁乐山70周年为主线的系列活动,也很有创意。通过收集整理当年的人和事,让学生在参与校庆的过程中不断追寻并领会了大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校庆档案有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对校庆档案的特点、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在,校庆成为大学追逐的潮流.校庆折射出的教育浪费问题引起我们对校庆经费来源、举办校庆原因、校庆的作用的反思.大学办校庆应量力而行、注重实效、节约资金,杜绝浪费,莫把校庆搞成“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5.
刘道玉 《师道》2012,(3):58-58
我国大学校庆热必须降温,尽快回到常态。国家应通过高等教育立法,或由大学管理章程规定,只能50和100年(以后类推)才能举办校庆。大学的校庆必须围绕着学术开展,重在反思学校工作的错误和失误,倡导开展各类学术争鸣,广泛听取师生和校友的批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5,(11):28-31
校庆是一个节日,欢歌笑语,张灯结彩;校庆是一回展览,检阅成就,放飞理想;校庆是一次聚会,盛满回忆,飘散酒香。但是校庆不是炫耀,不是陶醉;校庆是里程碑,校庆是誓师会;校庆是要郑重宣布:从今天开始,北邮要创造第二个50年的更加伟大的辉煌。让我们对时代、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对世界说,大声地说——  相似文献   

17.
这次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庆祝校庆150周年。在此期间,我去了两次MIT,一次特去参观校园,另一次则是去参加150周年校庆大会。陪同我参观的同学,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在商界已经有着显赫地位的校友,接到母校校庆请柬后说:我得汇一笔钱到母校账上去。固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位校友想通过汇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但从母校来说,邀请哪些人参加校庆,通过校庆向广大校友和社会传达哪些思想情感,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下校友评选的问题,不在于候选人,而在于评选的标准是否符合育人的目标,评选的过程是否公开透明,避免行政力量的影响。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75周年校庆日。今年校庆,中国人民大学办得与以往不同:传统校庆的庆祝大会取消了,变成了公益校庆。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令我自豪的人大校友"评选活动不把党政机关在职领导干部作为候选人。(《新京报》10月2日)  相似文献   

20.
一、校庆筹备阶段(一)筹备工作1.学校正式筹备校庆的时间为1994年,同年成立校庆办公室。2.1994年11月5日,学校召开校庆筹备会议,开展实质性工作。校长提出四十年校庆活动宗旨并经会议通过,即“隆重、热烈、俭仆”的六字方针和“工作规范化,接待高水平,实事求是搞庆典”的校庆筹备工作指导思想,会议具体部署了迎校庆基础建设的“六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