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就来到了贵州。说起红军长征在贵州,人们最熟悉的是遵义。其实,在遵义会议之前,还有个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提。黎平会议旧址原是一个很大的民宅。1934年12月18日至19日,中  相似文献   

2.
正黎平为贵州东南要地,1934年12月15日,红一军团进占黎平,打开了红军向贵州进军的通道。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是红军长征开始后举行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又是一次讨论红军今后战略方向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  相似文献   

3.
论黎平会议的历史作用汪舒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城召开的一支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前承通道会议、后启遵义会议,对扭转红军长征初期错误的战略思想、对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确立毛泽乐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有着不容忽视的历...  相似文献   

4.
苏区研究     
<正>主持人语: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苏区反"围剿"失败后作出的被动回应。长征作为一次战略大转移,中共中央在出发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比如中央红军长征前,中央派出了红六军团前往江西、湖南、贵州等地探路,开始了红六军团突围西征。井冈山大学陈钢教授的《红六军团突围西征的历史定位》研究了红六军团西征所遭遇到的困难和从中体现出来的红军革命精神。红军长征由红一、二、四方面军组成。长期以来,学术界重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对其他红军长征研究不够。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董振平教授的《红  相似文献   

5.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大会议。在会上,有和风细雨,也有激烈的争吵。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黎平会议——正确路线占匕风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大会议。在会上,有和风细雨,也有激烈的争吵。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黎平会议——正确路线占匕风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静宁、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它宣告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对红军围追堵截的彻底破产。使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但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张国焘却没有看到即将到来的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涨的有利形势、继续推行右倾逃跑主义路线、借口宁夏战役计划、命令部分红军西渡黄河、进行西征、企图建立甘青宁新根据地、实现其蓄谋已久的“西北计划”,结果使西征红军在河西走廊地区几乎全军覆没。红军西征的失败、宣告了张国焘的“西北计划”彻底破产,党中央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逃跑主义的斗争取得了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北上战略方针的确定是一个过程。长征开始时是主张突围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提出了建立黔边根据地的战略方针;遵义会议提出了建立云贵川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两河口会议提出了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榜罗镇会议最后确定了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后方机关共8万多人开始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和袭击,也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使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遭到惨重损失,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竭力主张放弃中央原定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转向贵州腹地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红军从黎平转兵,进军黔北。1…  相似文献   

10.
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和后方机关共8万多人开始长征。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和袭击,也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使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遭到惨重损失,渡过湘江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还没有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竭力主张放弃中央原定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转向贵州腹地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地区建立新根据地。红军从黎平转兵,进军黔北。1…  相似文献   

11.
在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论著中,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一些具体史实说法不一。根据有关史料的查证和考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具体地点应是于都;长征出发时的首脑机关应在军委第一纵队;巧渡金沙江的渡船数目应为6只.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使各个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根据地,被迫实行长征。其中从鄂豫皖根据地走出的红二十五军在众多的红军长征队伍中,不仅是最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的部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而且还因其与众不同的历史特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爬梳红军长征期间特别是在贵州的文献资料及现存的革命遗迹,并借鉴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考证。分析了红军长征中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结合各种形式的标语、歌谣、布告以及大量实际行动的证明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分析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客观上宣传和扩大了红军,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因为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在当前,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将有利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红军为什么选择陕甘地区作为长征落脚点,在很多描述或研究长征的著作中,都把答案归结为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的,陕北有大量红军和大片根据地的情报。文章认为,除了这一情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促使中共中央和红军选择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一是要解决战略依托问题,争取苏联直接援助;二是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长征是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毛泽东为这一壮举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奠定了其胜利的组织基础、政治基础、军事基础和思想基础。探讨毛泽东与红军长征胜利的关系,对于弘扬长征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历史背景的阐述来进一步认识这首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在长征的原因、准备及落脚点的选择、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和红军主要人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拓展红军长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居于幕后的红军公共卫生和对伤病员的抢救、后送、安置等工作,看似不如前线冲锋陷阵那么显眼,但在战争中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的卫生医疗工作,包括注重公共卫生、进行战伤救护、安置重伤病员、全心为民服务、加强人才教育、组建干部休养连、参与断后收容等,为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简言之,红军的卫生医疗工作不是单纯的技术活,它是和革命任务、军事需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政治意义,这是区别于旧式军队卫生医疗工作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径贵州,在贵州开展了多项活动。中央红军在贵州开展的这些主要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分析和探究这个问题,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这段历史的理论资料,更有助于我们对于正确的历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