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实验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的结果往往是鸡蛋破而石头完好无损。解释当鸡蛋与石头发生碰撞时,石头给鸡蛋的力与鸡蛋给石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互作用的两个  相似文献   

2.
彭洪锐 《广东教育》2007,(12):55-56
一、探究主题的引入课伊始,我左手拿石头,右手拿鸡蛋,并做好准备拿鸡蛋碰石头的动作,问:"会怎样?"学生说:"当然鸡蛋破呀!"于是我边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边说:"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学生会意地笑了。根据这实验我先复习"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鸡蛋和石头受到的  相似文献   

3.
鸡蛋和石头     
鸡蛋碰石头,倒霉的是鸡蛋;石头碰鸡蛋,倒霉的还是鸡蛋。这只是我们的主观判断!首先,鸡蛋未必要去碰石头,石头也不会轻易就去碰鸡蛋,其次,即使无可逃避地碰上了,这倒霉的也不仅仅就是鸡蛋;你想,那鸡蛋固然是破了,牺牲了,而那石头呢?被鸡蛋的躯体和鲜血封住了脸面。石头的痛苦你或许没有去留意。如果是块宝石,此景此情你会如何感想?“时刻准备着,轰轰烈烈地活在明天;也时刻准备着平平凡凡地活一辈子。”这句话作为鸡蛋的座右铭是很贴切的。一个鸡蛋,在它不去碰石头的时候可以诞生一个新的生命,它的生命会延续许许多多的精彩!鸡蛋碰石头的事在…  相似文献   

4.
成语“以卵击石”常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而要拿一个鸡蛋重创地球,更是痴人说梦,绝不可能!然而,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说法不一定没有道理。将鸡蛋扔到石头上,石头完好,鸡蛋破碎,主要原因是石头牢固,鸡蛋脆弱;而二者受到的冲击力完全相等,丝毫不差。如果碰撞的力度足够大,石头和鸡蛋会同时被击得粉碎,甚至还会燃烧起来,变成一团烟雾散掉。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5,(Z2)
鸡蛋一旦(dan)碰了石头,就碎(sui)了。所(suo)以(yi)一般(ban)说来,鸡蛋是不敢(gan)碰石头的。可这些鸡蛋怎(zen)就敢碰石头了——  相似文献   

6.
鸡蛋一生下来就有人不断地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和石头碰,以卵击石只会自讨苦吃。可有这么一只鸡蛋,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找石头碰碰不可。有一天他找到石头,二话不说就一头撞上去了,可想而知他碰得头破血流。他问石头:"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刘志军 《小读者》2013,(1):26-26
鸡蛋一生下来就有人不断地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和石头碰,以卵击石只会自讨苦吃。可有这么一只鸡蛋,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找石头碰碰不可。有一天他找到石头,二话不说就一头撞上去了,可想而知他碰得头破血流。他问石头:“你为什么会这么坚硬?”“因为我在诞生的日寸候经历了高温的历练。”石头说。鸡蛋并不灰心,总结了失败教训后,不再像以前那么鲁莽了。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石头的成分,作了一份详尽的化学报告,最后他发现石头也有弱点,他十白碱的腐蚀。知道这些后鸡蛋又找到石头,这次他没有直接撞上去。“你来是和我挑战的吗?败车之将。”石头傲慢地说。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1、下面的四组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kgPamB.NsmC.mkgsD.Nskg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一切物体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3、“鸡蛋撞石头,鸡蛋碎而石头安然无恙”,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作用在石头上的力小于石头作用在鸡蛋的力B.鸡蛋作用在石头上的力和石头作用在鸡蛋的力一样大C.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产生…  相似文献   

9.
鸡蛋碰石头     
鸡蛋碰石头——这不明摆着傻吗!而这个周末,老师却非要让我们做个“不自量力”的实验,看看哪个小组的鸡蛋从二楼丢下后,碰到地面还不破。看来,我们就是要拿“鸡蛋碰石头”了。得想个办法,保护好  相似文献   

10.
脑力快车     
《小朋友》2007,(5)
什么东西晚上才能看见它的尾巴?拿起鸡蛋撞石头,为什么鸡蛋没有碎?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类而言,鸡蛋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但它的硬度不好。石头的最大特点是硬度好,可以做建筑材料,但绝不可能成为入口的食物。而要拿鸡蛋去碰石头,无疑是非要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拼,弄得自己毫无自信可言。  相似文献   

12.
生活常识的误导。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了解的物理知识,有一些对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定律产生严重干扰。例如:车子不推就不走,维持车子运动就要有力;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只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消除这些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验,纠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那些错误观念,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形似概念的困扰。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学生容易将一些本质不同而表面相近、类似或相关的概念、规律混淆,造成后继学习的障碍。因此对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规律,…  相似文献   

13.
蹦蹦兔和哈奇收藏了许多好看、好玩的石头。 这天,他们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这块石头只有鸡蛋大小,发出乌金般的光泽,拿在手中很重。蹦蹦兔说这是一块铁矿石,哈奇说可能是一块宝石。两人争论不休。最后,他们找到了地质学家刘爷爷。刘爷爷拿着石头仔细看了半天,答应3天后告诉他们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鸡蛋碰不过石头",这就是说石头比鸡蛋硬.那么如何比较物质的硬度呢?许多同学在学习过比较物质的硬度后,知道了比较物质硬度的一些方法,在比较两三个物体硬度的时候同学们还会比较,但在比较多个物体硬度时,多数同学就感到有些困难.现在就介绍比较物质硬度的一些方法,其中重点介绍同时比较多个物体硬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鸡蛋碰石头的开放性设计实验入手,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特点和关键,并指出怎样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石头纤维袋一、石头垫材料:装米的纤维袋,鹅卵石。制法:把石头装在袋子里,再把边沿缝合。玩法:用作走平衡。二、蛋盒材料:盛鸡蛋的纸盒,喷漆。制法:用喷漆在鸡蛋盒上喷上颜色。玩法:把蛋盒拼成小路,练习平衡。也可以拼成梯级,练习上下楼梯。鸡蛋盒瓶盖三、纽扣垫(瓶盖垫、辫子垫)材料:布,纽扣,各种胶瓶盖,布条。制法:1.先把布裁成各种图形(中间最好放上夹棉),缝合;2.在布面钉上纽扣。瓶盖垫、辫子垫制法相同。橡皮筋竹片布缝线筷子式瓶盖此为广州市教育科研“十五”重大课题“儿童早期教养与发展的行动研究”子课题成果之一。五、布制垫材料…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鸡蛋碰不过石头”,这就是说石头比鸡蛋硬。那么如何比较物质的硬度呢?许多同学在学习过比较物质的硬度后,知道了比较物质硬度的一些方法,在比较两三个物体硬度的时候同学们还会比较,但在比较多个物体硬度时,多数同学就感到有些困难。现在就介绍比较物质硬度的一些方法,其电重点介绍同时比较多个物体硬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银蛋之谜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实验课(其实,就是习作课了).想知道吗?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这节实验课,老师说:"大家都听过点石成金吧?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用法术,点了一下石头,这块石头就立马成了金子.我们今天是要把一个普通的鸡蛋变成一个银蛋."听完老师的话,我心想,一个普通的蛋怎么会变成一个银蛋呢? 老师拿出了一根蜡烛、一盆清水、一个鸡蛋、一个打火机.老师先把蜡烛点燃,再把鸡蛋放在火上烤.老师小心翼翼地烤着,随后,鸡蛋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黑蛋.我想,不是要变成银蛋吗?怎么成黑蛋了呢?我疑惑不解.鸡蛋慢慢地全都成了黑色,一个碳一般的鸡蛋就这样被加工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材料: 一块橡皮泥,一个鸡蛋,一个玻璃杯,食盐。我的问题: 为什么一艘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而一块小石头却会沉入水底呢?  相似文献   

20.
赛石会     
今天,闫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我们准备开一个赛石会。这些石头千奇百怪、形状不一、色彩各异,我们还给它们一一取了名字。何致远带来的一对石头,一块是白色的,像剥了壳的鸡蛋,一块是黑色的,像松花皮蛋。两块石头虽然大小不一样,但都是那样晶莹剔透,所以,我们给它俩取名“牛郎织女石”。蒋亦豪带来的一块石头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块石头的上方有一片白色的花纹,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幽灵,它正高举着木棒准备打它身下的一头水牛呢!“水牛”是石头下方的花纹,它也不甘示弱,昂首挺胸地用自己的角勇敢地攻击“幽灵”的腹部。我们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