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不同于其他层次学生的就业力,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技能性、基础性和实用性。因此,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起点就在学校,可以通过辅导学生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方向和目标,在平时教育中培养学生务实的职业观念、基本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具体技能来缩短就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同时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的就业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以促进大学生求职成功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入职后建立良好的职业适应,更好的在职场发展.大学生除了本职的学习任务之外,参与学校团学工作可以很好的在求职能力、部分核心就业力方面得到锻炼或提升,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就业力.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参与团学工作对相关就业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提升西部新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就业力三维测度和西部新办高校的定位,文章提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三点对策:摆正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位置;加强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4.
徐燕萍 《考试周刊》2013,(99):161-162
目前。高就业率成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追求高就业率的过程中.多数职业学校却忽视学生就业力的比拼。文章首先阐述了就业率与就业力的含义及关系。然后分别从职校学生的就业优势和就业劣势两方面论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现状.最后从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个主体入手提出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定性、定量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在就业力理念基础上融入职业生涯教育,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与职业生涯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从而帮扶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升就业力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问题并对提升学生就业力寻求解决途径——调整专业设置,有效进行就业指导,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等,解决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问题,全面提升就业力。  相似文献   

7.
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就业鸿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英国高校重视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了吸收雇主参与课程设计、将就业力嵌入课程、重视学生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得、重视创业教育以及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本文拟对这些措施和经验展开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也是毕业生寻求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本文以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现状的考量,探讨启用GUEC模式来共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9.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围绕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通过用人单位、高校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对毕业生问卷调查,构建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及测量量表,以安徽科技学院财经类2013届毕业生为例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表明交流学习、创新创业、职业发展、职业态度和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5个因子,其中交流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是就业能力的短板,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一般.依据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之间关系,探讨通过提高累计方差贡献率对公因子解释力的影响,进而印证模型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就业力(employability),在国内有些学者称之为"就业能力"或"可雇佣性".工学结合其实就是根据就业力的四个维度进行实习规划并充分利用实习机会全面提升四个维度上的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齐模式下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五个方面来提升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1.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扭转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尤显意义重大。据调查,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科学职业定位、学校指导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能力和学校职业规划指导两方面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果、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强医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就业市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降低期望值低层次就业;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学生竞争能力因素,无法高层次就业,使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笔者认为寻求解决的办法是,降低就业期望值是必要的,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必须的,加强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就业力”是指就业竞争能力,其核心包括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医学生要适应未来职场中的挑选,只有加强就业竞争力培养,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实现自我规划职业的目标。一、工作能力1、专业基础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是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教育,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应该关注和加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文章基于英国USEM就业力模型,从学生在学科理解力、专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现状出发,通过提升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通过对就业力相关理论的研究,认为西部新办高校的教育资源处于竞争劣势,为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力,西部新办高校要摆正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位置,提高和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育人为本,逐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工作体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动与各地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  相似文献   

15.
陈琼 《出国与就业》2011,(11):35-37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同时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的就业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以促进大学生求职成功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入职后建立良好的职业适应,更好的在职场发展.大学生除了本职的学习任务之外,参与学校团学工作可以很好的在求职能力、部...  相似文献   

16.
李群  赵小敏 《文教资料》2009,(30):203-204
本文提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力量——就业力,并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证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以期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茂红 《家教世界》2013,(8X):245-246
高职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获得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力,离不开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文章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大学生日常生活独立性的培育、身心健康的培育、职业胜任综合素质的培育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及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专业紧跟高校扩招的步伐扩大招生,培养学生数成倍增长,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与就业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集中于师范行业就业,跨专业就业难、就业力薄弱等.要做好数学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必须从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专门化、数学课程改革、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少莽  关媛 《文教资料》2010,(7):209-210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以“就业力”促进“就业率”是缓解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通过强化教学基础性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高校学生的就业力纳入培养目标,发掘学生特殊潜质和能力,拓展实践、应用性教学,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等措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素养是现代企业人才录用的主要标准,工匠精神则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从业者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对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意义重大.目前,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很高,而就业稳定率却很低,主要是缺乏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就业能力不强.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落实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二是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三是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