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利敏 《考试周刊》2013,(44):43-44
朗读,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朗读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朗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属于母语基础教学,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文字信息,多方面实现自我发展。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一种建立在对于文章具有一定理解基础上的综合性学习行为,对于加深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语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小学中段学生年龄普遍偏低,对于文章感情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是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小学中段语文朗读教学入手,就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朗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味文字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朗读教学中,可以按照感知朗读、情境朗读、个性朗读的方式,体验文章传递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李慧 《考试周刊》2012,(51):43-44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感、体会文章内涵、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选择素材,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与课文理解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情朗读示范,并引入精读示范,融入朗读表达,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为他们打好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6.
范珍珍 《现代语文》2013,(12):138-139
余映潮先生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它并不是美的语文课。”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形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是目的,关键是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读教学,让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对此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7.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能让人如品香茗、回味无穷,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教学呢?文章从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朗读技巧,如何掌握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韵律以及情感等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朗读教学,它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有益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进行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重视朗读数学。  相似文献   

9.
学语文,就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文字上来,而对于语言文字的体味,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和内含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韩社利 《河南教育》2005,(10):25-25
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雪更 《新疆教育》2013,(7):141-141
在语文教学上,朗读占有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显得更为重和不容忽视。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朗的读指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所有的文章末尾提到的教学要求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些经典的文章更要求全文背诵。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朗读是阅读的重要方式。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其他语文学习方法所无法替代的,而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帮助小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感悟、感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种传统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然而,朗读在教学中也存在着时间安排碎片化,学生趋向表演化,教师指导表面化等缺陷。因此,只有在教学中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设计朗读剧本并注重指导性的多元评价,才能不断完善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写作都是语文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朗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在朗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 解和感知力。朗读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 的提高,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感情。  相似文献   

16.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文章,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较快,而且说话有条理自然流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不进行朗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指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将会给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对朗读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通过朗读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对于学习语文的帮助很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朗读教学就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朗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邓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72-173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朗读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素养。本文着重阐述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朗读是我国语言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那么,在只通白语的区域内该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白语的特点、白语区朗读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朗读的作用1.朗读有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文章的朗读水平体现着学生对其理解的程度。通过朗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有助于学生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科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也将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朗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韵味,也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