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是学生的使命,"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学"与"玩"两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即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学"的最高境界;玩中求知、玩中悟理是"玩"的最高形式。如何处理好数学课堂中的"学"与"玩",可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刘怀峰 《教师》2019,(10):54-55
学生喜欢“玩”,但“学”又不可被忽视。如何将“学”与“玩”结合却又不偏向于“玩”;如何才能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力;如何让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打开新知识的大门,为整个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知识的初步认识,这些对一名小学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面对新时期新要求,教师要把握好“玩”与“学”的教学结合,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钒 《广西教育》2010,(4):63-63
学是学生的使命,玩是学生的天性。“学”与“玩”其实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学的高级境界,玩中求知、玩中悟理是玩的高级形式。要凸显新课标中“学”与“玩”的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好玩’的语课”这一说法的题中之意,应为语课堂充满了活气、充满了情趣,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学与玩融为一体,每堂课都像一出戏似的。如此境界的课堂当然有必要好好“打造”,况且“打造”的前提条件也是很充分的。其一,想玩、爱玩是青春年少学子的天性,虽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这一天性逐渐减弱,但作为学生这一群体仍然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5.
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它也是儿童教育内涵的应有之义。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学玩结合,这是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及其成长发展客观规律的。基于此理念提出的“童玩课程”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基于儿童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需要,自主开发设计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各学科的内容学习与儿童的游戏活动的互融与整合,转变传统的学习与评价方式,努力实现让课程适合学生的发展。童玩可以穿行在品德课堂的课题揭题、课文学习、明理感悟以及拓展延伸等各个环节,巧妙结合,使童心教育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玩”是指游戏,即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的活动;“学”是指学知识。为了让学龄前儿童顺利地过渡到一年级。为一年级的学习打基础,我们学校开展了幼小衔接教改实验,进行了“玩中学”的教学研究。“玩中学”是把游戏与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玩中渗透学,学中升华玩。  相似文献   

7.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俗话说:“好孩不闲,懒孩不玩”。儿童爱玩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要引导他们“会玩”,玩得有意义。 我们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就“寓学于玩”作了两年多的探索,收到了初步成效。 课内学中有玩 教《沙与土》这一课,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杯子、水和两只分别装有沙和土的纸袋。上课就让孩子们玩,在玩中研究“土和沙有什么不同?”课堂上热闹非凡,有的把沙和土倒进装水的杯子里,有的将沙和土放在手上搓,有的和泥捏小狗小猫,有的用沙或土去擦铁文具盒……,等他们玩够,教师组织研讨,孩子  相似文献   

8.
陈会初 《今日教育》2007,(4S):44-45
近日.笔者到一农村小学听课.上课伊始.教师的一句“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玩”让我感慨颇多——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孩子的“玩商”.将“玩”与“学”结合起来,让他们于“玩”中求知.于“玩”中悟理.于“玩”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那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了吗?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玩”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玩”以享受活动的过程为直接目的,以追求情感体验的快乐感、愉悦感为行为动机;“学”以掌握事物的逻辑、发展规律为目的,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为行为动机.“玩”客观上会产生一定“学”的效果,为“学”做准备、铺垫,“学”会促进“玩”上档次、更具技巧性,在“有意后学习”阶段,学习任务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后,“玩”与“学”则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5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玩儿的场面,在长春市北安小学是“家常便饭”——早在4年前,该校就把“聪明玩”列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按课时每个班每两周上一次“玩课”,校方提出的口号是“玩出花样、玩得尽兴”,学校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多“聪明地玩”。一节课玩下来,同学们大汗淋漓,兴奋不已。“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可过去的教学观念太注重学,忽视了玩儿,甚至排斥了玩儿。我们的尝试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学为自主学。”北安小学副校长刘晓玲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  相似文献   

11.
聪明来自玩     
对少年儿童而言,聪明来自两个字:学与玩。学是他们的天职,玩则是他们的天性。身心健康发育的少年儿童都离不开学与玩。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中,增加了“概率”这一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处理概率问题时,为使事件发生的机会均等,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均引人了“转盘”这一直观学具,以帮助同学们在“玩转盘”中直观地获得知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94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第24届数学家大会上对少年儿童说“数学好玩”。我们做教师的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尽情地“玩”数学,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确实好“玩”,让孩子在“玩”中能增长知识、张扬个性吗?  相似文献   

14.
张玉胜 《甘肃教育》2014,(15):18-18
一个少不更事的8岁男孩,竟然惨死于11名同属未成年人的集体围殴,这消息令人痛心,更叫人诧异。究竟是什么让11名肇事孩子变得如此心狠手辣,"闲来无事打人玩"的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担忧的暴力倾向?这值得关注与深究。与社会成年人的暴力犯罪相比,人们对未成年孩子的暴力致人死亡.除了情感上的憎恶与愤怒之外,或不乏几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与酸楚,、尽管警方已表示立案调查.但鉴于对“刑”不上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11名肇事学生未必能如成年人一样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15.
杨勇老师的文章中,多次说到“玩”,并且加上了引号,读者看了也明白“玩”其实不是叫孩子去玩,而是指进行观察、实验活动。在我们的教学语言中,常常用到“玩一玩”,“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学得生动,玩得愉快”。编者有点耽心:如果不了解自然学科的人或外国朋友看了这样的表述,他们会不会问“他们自然老师上课怎么鼓励学生去玩?”  相似文献   

16.
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少年儿童研究》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吹小号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玩沙的时候,不小心跌到沙坑中,其他同学就往他身上洒沙子,以此取乐,直到将其“活埋”后就乐呵呵地走了,没有人想到“小号兵”的安危。结果这个孩子因此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17.
徐敏 《教育信息化》2005,(7X):10-10
在人们的印象中“玩”和“学”向来是对立的,在中小学。电子游戏一度被称为“电子海洛因”而严加禁止。如何将游戏中巨大的魔力迁移到教学活动中来。已经被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所重视。“游戏化学习研究”研究的就是“玩”和“学”的辩证统一,游戏化教学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采用,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游戏的趣味性和效用性结合起来,“趣”“用”双赢。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要说"玩"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也是一门艺术。"玩"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是在玩中长大的,成年人不也离不开玩吗?那么应该怎么认识玩呢?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对"玩"给予多元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父母发现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没劲”、“真烦”。他们学不踏实,玩不痛快,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不愉快的情绪让他们心烦意乱,但又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20.
付英 《黑河教育》2009,(4):56-56
学校的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又往往在玩游戏、上QQ、看Flash动画方面,而不愿意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从游戏人手,“学”与“玩”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