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职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理论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但高职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类型。在向真正的高职教育迈进的进程中,要克服不“高”不“职”、“高”而不“职”,更要克服“职”而不“高”,因“职”害“高”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2.
高职姓“高”还是姓“职”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中的高职教育不应为了所谓的姓"高"还是姓"职"而困惑,更不应在改革中为了保持所谓的"职业性"而不敢有所突破.事实上,高职教育既无可能纯粹地姓"职",也无必要贴上"职业性"标签,因此,也无需过于强调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另外,高职教育不应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单纯将高职教育理解为专科层次的教育显然缺乏科学性,事实上,有些应用性本科教育也可以是高职教育,而有些职业性不明显的专科层次的教育可以不是高职教育.总之,应将高职教育完全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在国家宏观分类指导框架内,任其自由发展,而不是画地为牢,实行身份管理,造成事实上的高等教育"双轨制".  相似文献   

3.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高职教育一直以就业率高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传统理念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已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要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能真正与学术性教育并称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不断丰富新形势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内涵,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创业教育,使高职教育真正形成其"职业性"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随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目标的提出,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深层次的变革,而"中高职教育衔接"就是职教改革重要的探索方向。中高职衔接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力推的政策,也是职教战线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各地尝试推行的"中高职衔接"政策,更像隔着一扇"玻璃门",门内的东西看得见,却很难摸得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理想的职业教育应该搭建起高低不同、与其他教育类型相互贯通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因实践特质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类型,同一大学精神在不同类型大学中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的实践范式是大学精神在高职中的"类"表达方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将普遍的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实用精神、科学精神等大学精神同高职教育的特性相结合,践行具有高职实践特色和范式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还是"双主体",都说明教师不愿放弃"主"的权力或"主"的名分,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者总是自信力太强,而"他信力"不足,总是夸大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做到不"越位",就应该甘当"相",而不争"主"。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始终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往往在姓"高"与姓"职"之间徘徊.在谈到特色时,普遍强调自己的"职业性".而在谈到身份地位时则强调"高等性".当下的高职院校,为了彰显"职业性",非常强调岗位技能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姓"高"名"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具体办学实践中需要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立足区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三改一补"形成的,教师成分复杂,存在生师比过高,教师年龄、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四位一体"、微格教学、顶岗实践、"五个一"工程、信仰教育、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陈学忠 《成人教育》2012,32(5):35-37
高职教育是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在一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两个不同的发展体系,而且还是决定这一新的教育类型不同实现形式和结果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可以用高等学历教育作为纵的维度,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横的维度,构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关系模型,来研究高职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曲霞 《辽宁高职学报》2007,9(5):21-21,23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个教育层次,而应是一种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学生今后上岗就业后从事实践活动需要的专业劳动技能和其他技能。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未来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期望及所持的教育思想,是办学指导思想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市场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素质化、职业教育创新化和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类型,一所高职院校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进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健康运行.高职院校应在对办学定位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积极面对当前办学定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普及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通过对各国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业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的新类型,它与传统高等教育的最大不同是不以学科体系为依托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而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院、系设置与专业设置的依据也应随之变化。通过分析行业与产业、职业、工作岗位的关系和院系设置与边界,认为应按行业设置院系,按职业设置专业;同时,高职专业有行业纵向发展的“经专业”,还有技术岗位横向发展的“纬专业”。  相似文献   

17.
“职教高考”制度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连接中高职的纽带,还是普职融通的重要保障,因此,完善我国“职教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走向类型教育的关键一步。解析日本职业教育体系及升学路径,归纳出一般入学、推荐入学、AO入学、特别入学四种入学考试模式。以此为基础,总结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的四大核心特点,即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个性化、考试安排人性化、评价标准多维化,为我国“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维度。从价值理性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来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价值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有体现。  相似文献   

19.
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决定其管理体制必须具备地域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三个基本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层次、经费投入、招生政策、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等方面。只有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统筹协调简化程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改革现行招生制度.建立产学结合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地位,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从跨越式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高职衔接",狭义确指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广义(拓展义)指向的则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或是更高层级教育衔接。但两者的逻辑重音和本质属性一致,强调"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都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纵横贯通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能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教育。"中高职衔接"常态模式主要有:对口招生、分段贯通、五年一贯制等模式。文中还特别报告了天津职教改革试验区"中高职衔接"模式创新及其衔接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