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晚清的一些小说,开始以一种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构架为参照来建构"民族国家".在这种建构与想象中,都市上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在上海,乃因其华洋杂居,租界强加给国人的不公平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其次,上海提供了民族国家想象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媒体,使之成为中国民族国家形象与西方现代文明想象的联结点,成为知识分子进行"民族国家"想象的一个具体可感、可触可摸的最好范本;第三,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中心,使民众有了参与国家政治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建构与想象民族国家的基石.因此,现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在上海发端,并经由上海辐射;上海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样板,为建构与想象中国民族国家提供了可借鉴之经验.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抗战小说”是抗战文学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部分。“抗战小说”作为历史叙事和自我想象的方式,它为20世纪中国试图寻找、建构和获取的正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本质和新的民族性。在“抗战小说”丰富的想象和多元的叙述中,也展现着不同的个人命运、家族记忆和民族国家想象。基于此,要讨论的正是1930年代以来我国“抗战小说”基本叙事模式的发展脉络及其所要揭示的复杂的历史图景和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民族视域出发,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文学中的革命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审视抗战文学中革命女性的形象书写与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抗战的现实中,革命女性更多的是充当消极的象征而非积极地介入"妇女问题",革命女性个体的命运被整合进民族动员的宏大话语中,其形象书写被符号化和象征化。  相似文献   

4.
空间批评是海派小说文化批评别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作家着力于从"城市""个体心理"和"乡村"这三种空间形态互相对话、碰撞和融合的历史关系中"想象"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性,这不仅折射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化急剧进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地理空间的变迁,更呈现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空间的变迁,是现代知识分子共同"想象"文学进程的结果,共同构成了人们"想象"中国民族"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妇女解放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已然成了一组紧密相关的时代命题。"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下女性身份实现深刻转型的真实摹写。而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框架之下对性别平等所进行的广泛政治支持和社会动员,却也正是"新型主体"与"新的精神"形象建构的现实观照。其结果共同指向于立体的中国本土妇女运动和性别平等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五四儿童文学的文化建构本源于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张力,五四中国的文化空间为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提供了隐喻质素。具体而论,物理空间确证了儿童价值体系的中国境域,文化空间透析了中国社会分层的话语对峙。五四儿童文学先驱借助儿童镜像来呈示五四中国的现代认同与疏离,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努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言说寄寓了这一群体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但是他们以历史理性为根基的各式现代性方案却受到激进革命的无情否定.巴金对现代性的设计热情贯穿了一生,二三十年他主张以无政府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文革后则由历史理性转而强调常识理性,提出以民族理性的建构补激进革命之失,希望重建民族的非意识形态化道德理念,重建民族的伦理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代性批判角度反思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现代性发轫之处发挥的独特的跨文化选择作用。这首先表征为林纾以小说文类为参照的英国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契合;其次是跨文化选择过程中围绕林纾而形成的跨文化知识提供群体对英国乃至西方文学知识的意图性选择;第三是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对中国现代知识群体的影响。林纾的英国文学翻译标示了一种独特的与"五四"模式背离的中国文学现代性设计——以中国文化中大众期待的文学类型为参照,以现代大学为体制性依托,建构中西语言文化系统之间创造性转化的跨文化选择机制,促成中国古典语言文化系统的重生。  相似文献   

9.
"工农兵"是《诗刊》(1957-1964)"工农兵诗歌"中极为重要的意象。创作主体以超越审美的方式对它进行重构与想象,并最终完成了合乎时代理性诉求的完美化"工农兵"形象的建构。符号化的"工农兵"形象,有效地参与到"十七年"民族文化和时代理性的重构过程之中。它既激发了人们对新的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又锻造了一种新的民族国家精神;既确证了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又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既简化了人们对时代精神的认知与接受,又让人们在虚拟的镜像中收获激情与快感。  相似文献   

10.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阐述了现代性的"流体"特质,显示出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流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的分离、文化立场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变异、文学空间的不断分裂、时空意识的错位、道德意识与审美品格的分化。"流动性"正是转型期文学现代品格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11.
因其文化的落后、地域的荒芜偏远,无论是贵州文化还是其形象,在历代文学的书写下,它都是被遮蔽的.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它真正地作为“某一个”形象或者说“某一种”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断地被人们“言说”.通过对山国的“江南”建构,他们赋予了这座城无限想象的空间,使其贵州形象呈现出了无限衍生的可能,并丰富了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这一文学史理论构想的合理性与艰难性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对"现代中国"这一概念在国家建设和文学想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框架之外,试图从语言关系的层面对疏漏的海外华文文学、翻译文学、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包容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形象发生了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被动转化.这种“空间”认识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启蒙和救亡意识,最终使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循环论而接受了西方的线性时间观。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正是建立在传统/现代的“时间想像”和中国/西方的“空间想像”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制度化力量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成为我们理解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鸦片战争以降,整个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近代文学因而充满着深重的苦难与悲情,20世纪中国文学延续了近代文学的悲情与感伤.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类型的穿越小说的出现,重构了人们的历史想象,消除了国族悲情与感伤,为阐释当下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在原创儿童文学回归民族本位的艺术实践中,汤汤脱颖而出,以"鬼精灵系列"短篇童话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受到评论界关注。汤汤以诗意灵动的语言塑造至真至纯的全新鬼怪形象,在温馨的游戏氛围中创造兼具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艺术幻想,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时间与生命,书写对童心世界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19.
"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具有范式转换的意义,它们超越了手扪伤痕的"文革"追忆,以异质的美学试验来破解"文革"极端政治理性、寻找后"文革"时代新的现代性想象的可能性.两者不约而同地选择"疯癫"这一视角来展开现代性想象,"疯癫"第一次在新时期文学中成为自主的美学追求,具有了自足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的“想象”,是化合了中西方意涵而形成的批评术语,不同于在中国古籍中的“回忆”“回想”之意,“想象”一词在经历中外交流过程后,具有了自觉能动的创造性意涵。这里的“想象”作为文学的原质,与构思、创作中的原始思维方式、人生理想相关联,成为文学批评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王国维的“想象”批评说突破了以儒家思想规范为主的批评标准、以考证注疏为主的批评方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文论的基本面貌,推动了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