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们而言,“韦恩图”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说它熟悉。是因为现今的数学课本经常会用到它,我们与它碰面的机会特别多;说它陌生,是因为对韦恩图的起源、韦恩图的功能、韦恩图的应用等问题,我们却知之甚少。本文尝试着对此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2.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熟悉又陌生的风景。说它熟悉,是因为历经这么多年对其的喋喋不休,几乎不会有人怀疑其优势;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倡导情境,有时却跨越了情境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品质属性——情;说它是  相似文献   

3.
关于价值问题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说它熟悉是因为人们每天都在说到它,说它陌生是因为价值一词从哲学层面去研究思辨性太强,难于理解。通俗讲,好坏问题,推而广之,拓而深之,就是价值问题。好、坏乃是生活语言中对正价值、负价值的判断和表述。我们通常说的价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它熟悉是因为他们经常看到家长使用它们;说它陌生是因为人民币间的换算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是因为这些词语并非新创,都是老面孔;说它陌生.是因为含义已经不同以往。将这些词语的新义同原义作些比较,就不难发现其词义延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感受瑞吉欧     
陶虹 《早期教育》2007,(4):34-35
瑞吉欧对于我国一线幼教工作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早在多年前我们就知道瑞吉欧曾荣登美国《新闻周刊》选出的“世界十大杰出学校榜”;说它陌生,是因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课堂教学伴随着我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说它陌生,是因为课堂教学已经被新课程理念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待于我们教师进一步去认识、去探究。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下面,我就此话题谈一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钱希洁 《江苏教育》2006,(7B):23-24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熟悉又陌生的风景。说它熟悉,是因为历经这么多年对其的喋喋不休,几乎不会有人怀疑其优势;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倡导情境,有时却跨越了情境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品质属性——情;说它是“景”.主要是因为有些老师以为精彩纷呈的图片就是情境。其实不然.图片主要是置景.置景只是为达到逼真.使学生如临其景.那还不是情境。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课外阅读。有的孩子可能读的多些,有的孩子可能读的少些。说它"陌生",是因为虽然孩子有过课外阅读,但并不一定就"会"阅读,能有效阅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与学习     
提起思维,大家一定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经常会听到和用到这个词而且也知道它的大概意思;说陌生,是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它的确切涵义,更不了解它都包括哪些过程。那么,什么是思维呢?相信大家读了下面的故事便会有...  相似文献   

11.
体验那一份当老师的感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我们的第一堂见习课 ,也是我们在走出中学校门后 ,第一次以一个未来教师的身份重新回到中学的课堂 .这课堂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 ,是因为四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紧张而又单纯的年代 ;说它陌生 ,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将为人师 ,要去寻找那份教坛耕耘的感觉 .为了寻找这种感觉 ,也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我们几乎发动了全班同学的力量 ,努力去采撷课堂上老师、学生的每一次思考和每一个困惑 ,还有 ,那一朵朵花絮 .1 课堂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有人曾把课堂比作舞台 ,其中有故事也有情节 ,有高潮也有冷场 …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小单元。说熟悉,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应用题的一些特点;说陌生,是因为它的呈现方式与传统应用题有着明显区别;说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以小单元编排,它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  相似文献   

13.
说“的”字     
“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说熟悉,是因为常见,它的“出场率”很高,使用频率达3.59%以上;说它陌生,是因为多数人不知道它的“来历”,更不知它的多种读音和用法。《说文解字》说:“的,明也。”段玉裁注:“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所以小篆以前的“的”字左边不是“白”而是“日”。后  相似文献   

14.
《文教资料》在我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又亲切的期刊。 说陌生,是因为它虽已年满25周岁,而我太闭塞,太孤陋寡闻,只读过一两期。  相似文献   

15.
"重叠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体验和运用集合的思想了.  相似文献   

16.
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相比汉语始终还是一门熟悉却又陌生的语言。说到熟悉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英语,而说到陌生是因为尽管很多学习者费尽心思地在学英语,却还是感觉力不从心。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培训机构以及中学授课的一些教学体验,阐述有效英语教学的艺术。首先,会从整体上介绍一下有效英语教学以及探讨其方法,其次,将结合实例从听力、语法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让我们的英语教学更有效,最后将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尤其是高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 ,政治学科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 ,说它熟悉一是因为小学有《思想品德》 ,初中有《思想政治》 ;二是许多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对他们来说也很熟悉。说它陌生 ,是因为所学的理论他们基本上是从未接触过。对这样一门学科 ,要学好它尤其是要较轻松地学好它 ,并非易事 ,需要花费一定的脑筋 ,在这个问题上师生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有无捷径可走?我觉得 ,记好课堂笔记是学好政治的“捷径”。为什么政治学科学起来好像很费事?政治课堂笔记到底功效何在?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剖析一下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到底难…  相似文献   

18.
最近,很偶然读到了一些安徒生的传记材料,不禁再次捧读《丑小鸭》,细细打量,发现我的感觉竟是: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是一个伴着我们长大的故事,陌生的是从前我并没有读懂它。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有点像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当前关于“校本教研”话语系统中的某些“道理”“方法”在已往的实践中是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的;说“陌生”,是因为看起来并不那么遥远的“校本教研”又总是与我们有那么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有点像“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当前关“于校本教研”话语系统中的某“些道理“”方法”在已往的实践中是能找到些蛛丝马迹的;“说陌生”,是因为看起来并不那么遥远“的校本教研”又总是与我们有那么一段距离。走进校本教研的关键可能便是要“在熟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