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身心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从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程海燕 《家教世界》2013,(8X):288-288
<正>中国画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留白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画的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它通过虚实关系、无中生有,对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在本次的散文欣赏中,我就采用了留白的教学方法。散文《春姑娘》是一首意境优美、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散文。里面的词句优美、又易于理解。原来的备课程序是老师出示画,让幼儿根据画面理解散文内容。不巧的是,上课那天,刚好电脑出现问题,本来准备好了在电脑里的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因此不能给幼儿欣赏。于是我又重新进行了思考,这首散文里描绘的情景幼儿基本都在  相似文献   

3.
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宋志红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听音乐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鉴赏、理解的一种审美活动,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幼儿聆听一首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愉悦幼儿感官,开阔视野,发展想象、记忆、思维,丰富幼儿欣赏音乐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学欣赏的过程 ,就是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欣赏规律和创造特点。散文欣赏的特点是 :散文欣赏自始至终洋溢着想象的情感活动 ;在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 ;散文欣赏能使欣赏主体潜移默化地受感染、移性情  相似文献   

5.
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指幼儿教师为了达到愉悦幼儿情绪,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并进而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而采取的通过让幼儿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教育行动。然而,目前大多数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却偏离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音乐规律与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6.
名画欣赏是让孩子们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创造审美、思情会意溶入幼儿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这体现了幼儿园艺术欣赏活动对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万美 《今日教育》2009,(7):35-36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由于它具有语言凝炼、生动、优美,想象境界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散文欣赏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活动,要组织好幼儿散文赏析活动,教师必须先深入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在幼儿园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究竟采用怎样的方式让幼儿来欣赏音乐,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呢?研究表明幼儿欣赏音乐和成人有所不同,本文从幼儿音乐欣赏的特点和幼儿园音乐欣赏的一些现状来分析,对幼儿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幼儿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欣赏能力是幼儿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任何音乐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幼儿会欣赏、会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幼儿的欣赏活动不同于成人的欣赏,教师必须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激发他们的欣赏欲望、探究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而传递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活动形式,它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传递游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价值,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操作。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让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发展他们的想象、记忆和思维;而且还能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倾  相似文献   

11.
幼儿文学审美活动包括文学审美欣赏和文学审美创造。文学审美创造是幼儿经过文学审美欣赏,在美感形象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审美想象、联想的外化活动,是文学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幼儿文学接受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基于这一特征的幼儿文学审美创造活动就要让幼儿有充分想象、表达的自由,去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幼儿提供审美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作品。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然而,在当前的欣赏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侧重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忽略了幼儿的创造;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处于被动吸收的地位;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忽视了对音乐的倾听.教师应从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教师因素和手段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赋予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欣赏规律和创造特点。散文欣赏的特点是:散文欣赏自始至终洋溢着想象的情感活动;在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散文欣赏能使欣赏主体潜移默化地受感染,移性情。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活动并非让幼儿单纯地聆听,而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歌唱、演奏、律动、评价以及创造性地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带领幼儿走进音乐并参与其中.也就是要求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反之,音乐欣赏使幼儿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此以往会使幼儿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久而久之不喜欢音乐活动也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记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的重要方法。徐卓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提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未来人格和智慧的发展,幼儿教师要千方百计通过音乐教具促进儿童欣赏能力的发展。"因此欣赏活动对于我们孩  相似文献   

16.
夏娟 《学周刊C版》2011,(5):109-110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欣赏出现了情境化教学方式严重的倾向,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存在剥夺幼儿欣赏主动权、教学内容侧重点偏颇、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弊端而主题式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却能使幼儿自主欣赏、自由表达,达到满足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一、音乐欣赏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欣赏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音乐欣赏作品的贴近生活性一般供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大都能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散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是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其字里行间总是揉合着浓郁的童趣,这种特有的童趣强化了幼儿散文的诗意美,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大班幼儿虽已逐渐摆脱对直观教具的依赖,但只靠教师用语言来讲解散文还是不行的。在散文欣赏活动中,我利用幻灯配合教学,给幼儿呈现出类似电视散文的效果。音乐、朗诵、画面同时出现,让幼儿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如指导幼儿欣赏散文“秋天的雨”的教学活动中,随着我有表情的朗诵,配以大…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艺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重要载体,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审美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探索幼儿的审美教育,借助音乐活动中的"学习故事",分析解读幼儿与音乐作品、师幼、同伴互动对话的学习行为,学习音乐中蕴含的诸多要素,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静 《少年世界》2018,(1):34-35
活动背景:音乐欣赏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理想的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以及打击乐活动,都离不开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就是关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而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将音乐灌输给幼儿,忽略了幼儿自身对音乐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