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P2P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泛洪搜索方法中产生大量冗余搜索包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范围P2P搜索环境的全新搜索模型——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本地索引搜索算法相结合。以增强节点间的交互能力。最后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P2P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泛洪搜索方法中产生大量冗余搜索包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范围P2P搜索环境的全新搜索模型——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和本地索引搜索算法相结合,以增强节点间的交互能力。最后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P2P流媒体系统中,一个高效实用的资源索引及传输机制能很好地均衡系统的负载,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少节点的搜索时延.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服务能力的节点对于整个网络的不同贡献应该得到不同的激励.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商业激励的P2P流媒体系统资源索引及传输机制.文章在对节点进行空间划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节点良好度评价标准,节点排序算法做出了改进,并在相应的商业激励值下进行数据的传输.该机制加快了资源的搜索速度,均衡了系统负载并提高了用户上传的积极性,对于现有P2P流媒体系统的改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遥感行业的发展,单一遥感数据越来越多,数据需求量也日益增大。遥感数据分发中心需要提高对外分发能力才能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分发请求。鉴于遥感数据分发中心的网络带宽有限,设计了一种基于P2P的分布式遥感影像分发方案。构建资源镜像节点,每个节点在分发过程中同时从多个资源镜像获取数据,并且分发节点也作为资源镜像为其它节点提供数据,有效缓解了中心的分发压力。同时,实现了一种监测端到端网络传输速率的分发机制,加快了当前节点的任务处理速率。  相似文献   

5.
节点选择机制是P2P网络的研究热点与核心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双重结构编码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DS-BPSO)应用于P2P文件共享系统的邻居节点选择过程.在动态性方面,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P2P网络具有先天的相似性.每个粒子(节点)通过有向图来编码与其它粒子的连接矩阵,更符合ADSL连接常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邻接选择问题,DS-BPSO算法通常会比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BPSO)能够查找到更好的邻居节点.  相似文献   

6.
在VOIP中引入P2P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有限的难题,改善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本文即是在VOIP与P2P结合考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基于混合P2P结构的VOIP模型,详细论述了模型中节点的操作,并对其服务质量(QoS)进行了研究,结合VC算法提出了一个带抖动控制的算法(VC-Jitter算法)。最后对提出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交互式视频点播服务中改善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减少跳转延时及提高本地缓存的命中率。本文在vEB树基础上增加了跳转到概率较大片段节点的链接,对LRU和LFU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价值的缓存替换算法。在NS-2环境下进行了模拟实现,实验数据表明改进后的vEB树结构有效地减少节点的跳转延迟,基于价值的缓存替换算法提高了节点片段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加速传输服务系统的设计.借助TCP协议和P2P网络的底层路由机制,系统能够选择高性能的对等节点,协调各个节点的传输状态,在网络和节点性能发生变化时进行动态调整传输速率,从而以较低的开销动态适应网络性能的变化.通过仿真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网络流和带宽利用率、网络吞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速传输系统中,接收方之间的相互谐调和多个邻居节点间的相互协作,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得以加快,系统总体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CAN(Content-Addressable Network)语义路由算法,改进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语义路由中继节点序列,从建立相应的P2P网络节点物理位置参照系入手,依据节点坐标间的相对距离,来自局部节点的物理邻居信息及最短路径,对O-CAN路由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及推导。OCAN算法既不修改原有P2P网络的nodeid的值,也不在网络中设置超级节点,在提高路由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节点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分层P2P直播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激励机制的推拉相结合的数据传输策略ICTMS(An Incentive based Tree-push/Mesh-pull strategy).与传统的推、拉机制相比,ICTMS充分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并引入了激励机制,对不同上传能力的节点分别采用推或拉机制,既结合了推机制数据分发快的优点,又包含了拉机制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通过对簇首的服务加以限制来减轻簇首的压力,ICTMS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更适合大规模的流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定义了一个新的映射:P-映射.从而圆满地回答了作者在文献[4]中所指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从T2标架K到另一个T2标架L的标架映射f能够被唯一地扩张为从τK到τL的标架映射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是一个P-映射.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传递的信息也是鱼龙混杂。当Web2.0时代来临之时,P2P技术出现并不断广泛应用于网络传播中。P2P的网络模式像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社区,使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相对于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来说更为复杂与困难,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改进技术以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解决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近期,互联网中出现很多基于僵尸网络的攻击手段,为更好地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提出一种可能即将出现的混合结构P2P僵尸网络构架。本构架基于Chord协议,通过将多个Superbot组成一个虚拟节点,增强了僵尸网络稳定性。同时设计算法实现Superbot的自动筛选、生成、组合与更新。测试证明,该构架的稳定性和抗摧毁能力高于其他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16.
结构化P2P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化P2P系统采用支持分布式哈希表(DHT)的路由算法,根据精确关键字进行对象的定位与发现。本文介绍了两种结构化P2P系统:CAN和Chord系统。重点分析了这两种结构化P2P系统的构建和路由算法以及对等节点加入和离开P2P系统的过程,并详细讨论了CAN和Chord的改进方案,最后指出了结构化P2P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P2P(对等网络)的基本概念,NAT的产生原因和一个NAT的具体例子;然后针对UDP连接分别讨论了单一NAT环境和对立NAT环境这两种网络架构下P2P应用程序的穿透。此外,还简略讨论了TCP连接下P2P应用程序对NAT环境的穿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是一种新的Internet应用模式,与C/S相比,它弱化、甚至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弥补C/S模式的不足。近几年P2P技术发展很快,出现多种P2P关键技术和应用产品。在企业应用中,P2P表现出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