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方”字     
方子剑 《文教资料》2014,(35):17-18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方"字的本义为"併船也",但从"方"字出现的其他文献资料及辞书中,"方"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如果能够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进行比较,将形训和义训相结合,则能论证有关"方"字的合理解释,还原"方"字从本义向引申义转变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2.
释“昔”     
关于"昔"的字形所表示的本义,众说不一。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许慎的"干肉"说,这种说法是以小篆讹变的字形为依据,不足为信。第二种是叶玉森的"洪水之日",这一说法影响较大,但无论从构件表词功能的一致性上,还是从造字上,都有待推敲。笔者认为"昔"字的本义为"太阳落下至星出之前的那段时间",进而引申为"古昔"义。  相似文献   

3.
许慎以为“[几口]”的本义是“山间陷泥地”,由此推说“兖”的本义为“九州之渥地”。但我们认为许慎对二字本义的解读是不妥的。“[几口]”应是“兖”的省文,其本义应为箭括。许慎关于二字本义的解读,应是望小篆之形而生义的错误解释。经考证。兖州是指在黄河与济水之间,西起河、济交会处,东至渤海湾的这块陆地。从《禹贡九州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兖州的总体样貌恰恰像一个左向横放的箭矢之括形,兖州正因为其地形状如箭括,故名“兖”州。  相似文献   

4.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以“从某,象某形”来分析字形的现象共有93处,其中11个字是甲骨文、金文与小篆字形基本相同的,且许慎分析合理。其余82个字由于时代的发展,字形到了小篆发生了变化,许慎据此来分析字形说解字义不甚合理。据甲金文字形,可将这82个字重新归入独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五大类,其中独体象形字占绝大多数。从造字角度重新解释这些字的字形结构,有助于释读本义。  相似文献   

5.
释“尔”     
"尔"的常用义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本义的探源不尽相同,许慎认为"尔"本义为疏朗可从。?、迩、?都为尔的后起字,"尔"因简化字形与?形近,故尔行?废。后来为了分化字形,在"尔"基础上加"亻"旁(你)来专门表示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6.
释“尔”     
"尔"的常用义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本义的探源不尽相同,许慎认为"尔"本义为疏朗可从。?、迩、?都为尔的后起字,"尔"因简化字形与?形近,故尔行?废。后来为了分化字形,在"尔"基础上加"亻"旁(你)来专门表示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涼"训"薄也。""薄"的本义为"林薄",引申有"少"义。"涼"的本义为"薄酒",与"林薄"义相通。在系统考察"涼"和"薄"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左传》"作法于涼"应当解释为"制定少取于民的法令",故将"涼"字释为"不厚道"不妥。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许慎之后无人在注解、考说“美”字的本义时,关注、考究其提到的“美与善同意”的重要观点;在研究“美”字本义时,应承继许慎的会意法,舍弃其膳食意义上的文化视角,拓展其伦理意义上的文化视野,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獬豸文化之中,以“羊文化”(善、羲、美三字均以羊为特征)为研究视角,从而揭示“美”字本相之谜。  相似文献   

9.
受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尔雅》的影响,许慎《说文解字》中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至此之后,“善事”成了“孝”字的本义,“孝”字成了孝道的专用文字。然而,“孝”的原始涵义并非如此。本文从古汉字字型结构的文化蕴涵,以及从两周金文、《诗经》、《仪礼》等较早的上古文献中加以考证“孝”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殷商及殷商以前的具体居住环境及居室的构造去探索“向”字的本义,证明“向”的本义并非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的“北出牖也”,而应是“半穴居住宅的出入口”。  相似文献   

11.
"夷"字自诞生以来,其意义一直在不断地拓展延伸,而对其本义的解说则争议颇多至今没有定论。我们认为"夷"意义的发展变化是基于其历史条件和语言发展规律而产生的,本文将从形、音及其对立面的意义等方面入手并结合相关历史、语言条件追本溯源,探索其本义。  相似文献   

12.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  相似文献   

13.
释“饗”     
宋玉坤 《保定师专学报》2006,19(3):34-34,91
王力和郭锡良对“饗”字的解释是不同的,在比参其他字书的基础上考释其本义。  相似文献   

14.
篇卷一词合用泛指书籍,分用也可分别作为量词使用,但二字在造字之初,各自的本义并不相同。许慎在《说文解字》【卩部】中这样解释卷:"厀(膝)曲也。从卪■声。"可见,卷字在造字之初并非跟书籍义有关,因此第一小节便是理顺卷字的词义引申方向。在《说文解字》【竹部】中许慎对篇的注解为"篇,书也",在第二小节,结合篇编为同源字的相关知识补足篇字的特有内涵。并在第三小节讨论篇卷分用时,阐述二字并存造成的混淆与麻烦,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王力版《古代汉语》以及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诗经〉三首》(必修)都选录了《诗经·卫风》《氓》,并错误地将"抱布贸丝"解释"拿布来换丝"、将"布"解释为"布匹",其实极不妥当。依据"氓"之身份确认、我国货币变更历史和出土文物佐证及"贸"字本义考证,"布"应为当时钱币而非今日之布匹。  相似文献   

16.
“犹”字在《三礼注》中的用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释句;二、释词。其中释词又包括四个方面:1、解释同义词、近义词;2、用本字释借字;3、以今语释古语;4、用本义释引申义。  相似文献   

17.
“唯”“惟”二字在现代汉语应用中长期处于混用状态,这种现象在语言中并不多见,它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标准化和信息化原则,因此现代汉语中对“唯”“准”二字的规范势在必行。对“唯”“惟”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二字的本义并不相同,通用也具有一定的条件,从而提出在现代汉语中,除“惟其”、“惟妙惟肖”个别词语外,对其他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惟”与“唯”的异形词,应该考虑合“惟”取“唯”。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汉字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这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540部首差异很大,而有些字的归部也不一致。这些"差异"和"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一些不便,在理论研究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月"部字为例,分析"月"部字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并类推其他部首,希望进一步规范现代汉字的部首检索系统,使汉字部首及字的归部更趋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9.
《说文》"句"声字的不同归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把握。重新审视《说文》以"句"为构字部件的字的归属问题会发现:《说文》的例字归部不仅"据形系联",更要结合"以义为主"的原则;亦声字当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文字。  相似文献   

20.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