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龚旭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6):348-348
为了迅速提升日本基础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自2004财政年度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国际合作计划,旨在建立与加强日本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与15个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这15个发达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JSPS将该计划称为强强合作计划(Core-to-Core Program)。  相似文献   

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面临国内需求巨大和国际合作亟需的局面.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深化科学基金改革,积极构建新时代自然科学基金体系.基于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的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对面上、青年、地区和重点项目进行分析,分别从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学科领域等角度系统阐述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Z2):18-19
发挥中国科学院科研和技术优势,在前沿基础科学各领域,针对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与当地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牵头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环境与水资源、清洁能源、灾害防控、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区域性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基础科学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作为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既保证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供给科技成果,又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并促进社会进步。当前,世界各国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作用,科技创新政策和治理日益"以任务为导向"。未来基础科学发展更要关注基础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文章从社会需求出发,以人为关键要素,重点阐述生命健康、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变革性技术发展和提升基础科学能力的方法等4个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科研合作是科学复杂化、科研人员专业化的产物,也是提升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选择。分析我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特征及项目层面我国国际科研合作情况对科技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制定与优化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管理规章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2018年资助的1053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为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项目资助和合作网络两个层面分析“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间、地区、学科分布特征以及国家、机构合作网络特征。分析发现:?2001-2018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整体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发展的趋势。?从资助地区来看,2001-2018年我国共28个地区受到资助,东部地区是资助重点,北京、上海、江苏是资助的主要区域,且资助重心呈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转移趋势,但总体转移幅度不大,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依然是资助的薄弱区域。?从资助学科领域来看,不同学科领域资助起始年存在差异,2007年之后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开始逐步稳定,其中,医学科学是受资助的重点学科领域,受资助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领域;此外,2011年之后除医学科学领域之外各学科领域的资助比例趋于稳定。?从项目合作国家来看,我国共与38个国家(地区)开展过项目合作,但合作国家(地区)总体集中度较高,美、英、德三个国家为重点合作国家,美国与我国的合作最为突出;2001-2018年项目合作国家(地区)不断增加,中美合作强度最为突出,但总体集中于欧洲地区;?从项目合作机构来看,机构资助面越来越广,与国外合作越来越密切;合作网络的连通性不断提升,机构间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外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是国内外合作开展项目较为频繁的机构。建议我国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层面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重心、调整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领域比例、提高国际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7.
《学会》2015,(9)
我国科学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发起的一系列重大国际科学计划。本文在对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历史、现状与参与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我国科学家未来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科学家参与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科学地位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平等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成果共享的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已成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模式。顺应科技国际合作发展大势,在过去几年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相似文献   

9.
"大科学工程"的组织建设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核心的、原始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展现,是国家综合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迫切需要以崭新的面貌和地位加入国际大科学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大科学工程管理的参与能力,完善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国内组织机制,为国内下阶段"以我为主"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工程积累组织管理经验,笔者结合中国参与的ITER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经费投入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目前,高层次人才引进已经成为我国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举措,考察人才引进后的论文产出情况,有助于掌握人才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过程]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题录信息,借助Bib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前5批化学领域青年千人引进后发表论文的数量、结构、影响力、合作网络和基金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青年千人发表论文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平均被引高于化学领域国内和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若干已经形成规模的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以国内机构合作为主;通过软件分析,青年千人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5个主要类别,分别是化学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新化学能源研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纳米材料;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的水平高于全国论文项目资助的平均水平。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合作网络、扩大合作网络规模,增加高影响力期刊发文数量,加强国际合作发表论文等建议提高中国化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多年来在太阳风湍流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先后于1989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本文以涂传诒院士研究工作为例 ,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资助模式及成效。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支持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因素对于涂传诒院士取得原 创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提升的需求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当前基础研究国际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各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管理的重要举措 ,对我国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对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提升的需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 ,提出了今后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战略目标、战略定位与资助重点的政策框架 ,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哲  周凌云  唐湘方 《科研管理》2020,41(2):283-288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as established in 1957 and it is a national multi-discipline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 the field of animal sciences. Th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ets up 5 research departments, namely: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Animal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Grassland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as well as a central laboratory for chemical analysis.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arries out applied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with swine, poultry, cattle, sheep and goats as main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institute puts emphasis on the area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ics and breeding, reproduction, feed science, nutrition and animal bio-technology, veterinary medicine, in order to sol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blems in animal production which are crucial, basic, commonly encountered or orientation-determining for the animal production. Moreover it is also engaged in 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ng key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extens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training of high-ranking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promo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undertaking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jects, enhancing the basic research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upport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aining research teams and extending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fluence for th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nd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the funded rat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 and field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rom th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analyz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s of the growth on projects supported by NSFC from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ree aspects. They are the macro level of the State, the medium level of the institute and the micro-level of NSFC′s delicacy management. Besides, we summarize the refined managerial experience of the institute′s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propagate the culture of NSFC and build up the mechanism of mobilization and examination.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gap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taken in our institute, w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designing the strategic layout in top-level,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e and training the talent team. Meanwhile, we also take some measures to tap potential in the application of NSFC, widen application type and increase application quality. At last, we expec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NSFC and move forward the work of NSFC into a new phase, which will provide strong scientific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 and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相似文献   

14.
徐哲  周凌云  唐湘方 《科研管理》2006,41(2):283-288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公益性科学研究机构,以畜禽和牧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资源研究和品种培育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手段,以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为保障,以生产优质安全畜禽产品为目标,开展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草业科学、动物医学、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着重解决国家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提升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能力、增强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产业发展、培养人才队伍、扩大国际学术影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总结分析“十二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获资助项目数、受资助率和学科领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研究所中观层面和科学基金精细化管理微观层面等三个层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体发展态势,开展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增长驱动分析;从宣传科学基金文化、建立科学基金申报动员机制、严格审核机制、学术把关机制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细化组织管理经验。同时,针对研究所承担科学基金存在的差距,提出了研究所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学科发展构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设想,提出了挖掘科学基金申报潜力、拓宽申请类型、提高申报质量、提升项目档次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把研究所的科学基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尽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一直对空间科学领域基础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开展相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梳理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并通过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等项目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等多种方式,予以持续稳定资助,支持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面向未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重点关注我国重大空间科学任务的科学应用,以打通空间科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支持我国科学家利用科学卫星、深空探测器和空间站平台获取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前沿研究,持续产出系列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并成为建成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先行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优化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结构、加快构建多元投入格局是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撬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有重要作用,联合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导基础研究多元投入的主要途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向国家需求、引导多元投入、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方合作的成功探索。然而,一方面,目前联合基金合作方只限于具有“国有”性质的部门、机构和企业,尚未扩展到“私营”企业等主体;另一方面,联合基金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未能充分体现联合基金“合作投资”的内在属性。基于此,建议联合基金在管理理念上突破“公”与“私”的界限,实现向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的转变;同时,设立相对独立的“联合基金管理中心”,完善适应联合基金性质的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并完善符合联合基金特点的评审标准和成果利用机制。此外,在新发展阶段,需要破解国家科学基金长期未能接受社会捐赠这一问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接受社会捐赠是“公益信托”行为的分析为基础,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议应首先赋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法合规地接受社会捐赠的资格和身份,并成立“中国科学基金公益信托中心”,以突破现有制度障碍,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接受社会捐赠。  相似文献   

17.
边境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歌  孔钦钦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4,36(6):1107-1116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境旅游的发展对繁荣边疆经济、巩固边疆稳定、促进国家对外开放、国际经贸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边境旅游业迅速发展,有关边境旅游的学术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也有不少学者做了相关文献的综述。但是,这些综述多集中在国内边境旅游方面,很少关注到国外边境旅游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界对我国边境旅游发展的综合理解。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边境旅游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该综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基础理论研究;②边境旅游需求研究;③边境旅游供给研究;④边境旅游综合效应研究;⑤边境旅游管理与调控研究。通过五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发现: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边境旅游的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有鉴于此,国内边境旅游研究应立足国家需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边境旅游的基础理论体系,拓展研究领域,深化边境旅游政策体系研究,采取多学科综合方法,推进边境旅游研究定量化,并依托边境重点旅游口岸,进行典型案例模式研究,强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被科研人员公认为国内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争取能力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基础研究水平。提出基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能力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及其他相关指标对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的地理分布、31个省级区域的竞争力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学科研力量的地理分布非常不均匀,不同省级区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并推动我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整体朝着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渠道之一,被科研人员公认为国内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我国各地区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信息,构建了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对2006-2016年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各科学部经费资助比例、各项目类型经费资助比例,以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基础研究竞争力排名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