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研究了太白山北坡海拔3250m处的太白红杉林的群落学特征,对其生物量用多种生物回归模型作了预测,得到了太白红杉生物量的最优模型是:.各种灌木的模型形式不同.草本植物用收获法测定.太白红杉林的总生物量为205.565t/ha,其中乔木层166.587t/ha,灌木层37.673t/ha.草本层 1.305t/ha.最后讨论了曲线回归模型的形式和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分经营措施基本一致但不同年龄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总平均生物量为195.25 t hm-2,其中乔木层占绝大部分,其生物量为164.47 t hm-2,占总生物量的83.39%。树干其占了大部分的马尾松生物量,所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样地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到73.27%。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树干生物量占最大比例,达到68.74%。试验地3树干净生产量最高为4.25 t hm-2 a-1,占总净生产量比例71.55%;试验地4树干净生产量占总净生产量比例最高达到72.22%,为3.73 t hm-2 a-1,试验地3、4的林分分别为成熟林和过熟林,适宜进行采伐利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其结论如下: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27.98,12.07t/hm2,且分布规律较为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枝>主根>树叶>侧根;桐花树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33%±2.22%,其高低顺序为主根(43.88%±0.63%)>树干(43.29%±3.18%)>树枝(42.94%±1.20%)>树叶(42.67%±3.47%)>侧根(38.86%±2.13%).  相似文献   

4.
粳稻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数,穗总粒数、穗长均为正效应,千粒重、公顷穗数均为负效应,公顷穗数通过穗长、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负效应较强.穗数每增加1万穗/hm2,增产31.03 kg/hm2;穗长每增加1 cm/穗,增产203.17 kg/hm2;穗总粒数每增加1粒/穗,增产20.46 kg/hm2;而千粒重每增(减)1g,产量减(增)71.55 kg/hm2.模拟得出稻谷产量8 265~10 125 kg/hm2的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316.48~323.15万穗/hm2,穗长17.63~18.89 cm,穗总粒数119.21~147.07粒/穗,千粒重22.35~24.82 g.在高产育种实践中应以增穗总粒数和穗长、适控总穗数、保千粒重为主攻方向,各产量因素优化协调是实现粳稻高产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三明常绿阔叶林林下4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收获法测定各灌木不同组分生物量,通过野外实测获得基径(D)、株高(H)和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等模型参数,构建了4种常见灌木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全株的最优生物量估算模型,并利用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检验估算模型的精度。同时,探讨了4种常见灌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4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总生物量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拟合度,R2介于0.685~0.987之间;生物量最优函数模型以幂函数和二次函数为主,最佳预测变量以基径(D)和基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为主,模型检验精度较高;4种灌木的平均根冠比为0.46,平均叶质比为0.17,平均茎质比为0.53,平均根质比为0.30。本研究构建的4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总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为福建灌木生物量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估算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20,(5):122-12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罗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45%~2.17%,杉木林土壤含碳率高于桉树林。杉木和桉树0~2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44.68 t.hm(-2)和26.8 t.hm(-2)和26.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51.67%和42.57%,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碳库。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含碳率和碳储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86.48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高于桉树林(62.95 t.hm(-2))。桉树人工林各林龄和杉木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到过熟林的土壤碳储量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省1996年~2005年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为基础,利用主要森林类型的蓄积量―生物量转换函数,估算该10年内贵州省各种林地的生物量,分析了主要森林类型分布格局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喀斯特地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6年~2005年期间,贵州省林业用地面积净增7.68×105hm2,总生物量由2.58×108t增长到3.43×108t,10年间增加了0.85×108t,其中,喀斯特地区的林地增长和非林地减少幅度均高于非喀斯特地区。林种组成方面,防护林及特用林面积大幅增加,用材林、炭薪林等面积则急剧降低,防护林生物量在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地区均大幅度提高,其他林种的生物量变化不明显。除极少数特例外,喀斯特森林的蓄积量及生物量均较非喀斯特地区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条件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曼地亚红豆杉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及代谢的研究表明:酸壤、碱壤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饱和点分别为:1 050μmol.m-2.s-1,887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36μmol.m-2.s-1,117μmol.m-2.s-1.酸性土壤下的幼苗增大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光呼吸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降低.酸壤下生长的幼苗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叶片厚度、叶面积及生物量较高.酸性土壤环境是曼地亚红豆杉较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潜在的高光谱信息,建立精确的高光谱与水稻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估测模型,方便农田管理者指导田间施肥.方法:以安徽科技学院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种植的水稻为研究对象,使用ASD FieldSpec?HandHeldTM 2(HH2)光谱仪获得水稻孕穗后期抽穗前期345~1075 nm波段的光谱数据.经View SpecPro系统处理该生育时期的水稻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一阶和二阶变换,将各阶的光谱数据与地上部生物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的5个波段,通过0阶、1阶和2阶微分光谱敏感波段的反射率与A GB数据拟合分析,建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估测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通过水稻A GB与3种变换的冠层光谱波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0阶、1阶和2阶光谱反射率与AGB相关系数最大值出现的波段不同,分别为(658 nm)0.67、(768 nm)0.79、(763 nm)0.65;通过水稻A GB与3种变换的冠层敏感光谱波段的拟合分析,表明0阶、1阶和2阶光谱反射率与AGB拟合的最佳模型构建方式不同,对应的建模集R2分别为0.69、0.80、0.41,RMSE分别为1571.69 kg/hm2、1371.30 kg/hm2、2039.22 kg/hm2,NRMSE分别16.8%、14.7%、21.8%;验证集中R2分别为0.80、0.83、0.68,RM SE分别为993.50 kg/hm2、890.68 kg/hm2、1235.22 kg/hm2,NRMSE分别11.0%、9.8%、13.6%.结论:0阶和1阶中模型标准均方根误差都处于20% 以内,说明模型的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其中采用1阶幂函数可以更好地快速预测水稻地上生物量(验证精度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强筋小麦高产优质优化施肥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筋小麦产量6750kg/hm2以上,在高肥力地力基础上纯N总施用量为302.25~315.90kg/hm2,K2O总量120.3~137.4kg/hm2,其中70%作底肥,30%越冬后返青前作追肥施入,另外底施P2O5150kg/hm2.小麦产量5250kg/hm2以上,施纯N总量221.7~243.0kg/hm2,K2O总量82.5~100.05kg/hm2,除70%作底肥外,其余30%于拔节后至孕穗前施入,另外底施P2O5120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GF-1号WFV卫星影像数据的拔节期水稻生物量监测模型,为利用GF-1号影像进行拔节期水稻水肥管理以及生产力预测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盛农农场水稻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GF-1号WFV数据的光谱参数与地上部生物量直接的相关关系,筛选出较为精确的光谱参数,建立并评价水稻拔节期地上部生物量监测模型;结果:GF-1 WFV数据的光谱参数与地上部生物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直接利用单一波段建立的相关关系中,近红外的表现最好(R2=0.61),通过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利用绿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组合的函数能有效提高模型的精度(R2=0.659)。利用10种常见的植被指数与地上部生物量建立相关关系,发现NDVI、GNDVI、RVI、SAVI、EVI以及OSAVI与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好,而OSAVI的R2更是达到了0.711,RMSE达到0.64 t/hm2,RE为11.4%。依据OSAVI与地上部生物量建立的模型制作了农场水稻拔节期地上部生物量监测专题图;结论:GF-1的WFV数据在拔节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监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其冲量为F·Δt=BlI·Δt.平均电流的表达式为I=ΔQ/Δt=E/R.平均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Δ/Δt=Blv.因此,安培力的冲量的表达式为F·Δt=BlIΔt=BlΔQ(普遍适用)=BlΔ/R=B2l2Δs/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例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平行光滑长直金属导轨的上端接有一个电容为C、击穿电压为Ub的电容器,有一匀强磁场与两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ef在t=0时,以初速度v0沿导轨下滑.金属杆ef下滑多长时间时,电容器被击穿?金属杆…  相似文献   

13.
在长势好、能构成天然群落的湖水区 ,进行增施人粪尿增产试验 ,青萍、紫萍、槐叶萍年鲜产量较天然水面分别增产 67% ,44% ,1 7 2 % ;增施磷酸二铵 ,则分别增产 44% ,42 % ,8 8% .选用霍格伦德 (Hoagland)和斯纳德(Snyder)液在试验桶内进行露天全生育期试验 ,全年共捞收 2 5次 ,取得青萍年鲜产量 2 90t/hm2 ,紫萍 1 96t/hm2 的高产 .并对青萍、紫萍、槐叶萍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4.
以陇东地区 1990— 2 0 0 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 1998— 2 0 0 1年的农业生产状况资料为依据,从光能利用角度出发,应用布达哥夫斯基连乘原理对庆阳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光能生产潜势,光温生产潜势,气候生产潜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各级生产潜力分别是:小麦:192 4 1kg/hm2 ,12 0 0 0kg/hm2 ,75 0 0kg/hm2 ,玉米:2 2 5 0 0kg/hm2 ,135 0 0kg/hm2 ,90 0 0kg/hm2 .马铃薯:2 4 0 93kg/hm2 ,16 5 19kg/hm2 ,10 94 5kg/hm2 .可增产潜力较大.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型种植制度;采用集、节水技术,改善良田生态环境,提高水分的有效率等措施提高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五种不同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600kg/hm2)对黑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黑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产量等因素影响有明显差异,对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当施肥量为450 kg/hm2时,黑花生生长最好,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摇瓶培养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裂褶菌深层发酵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60 rpm,培养时间为7d的条件下,裂褶菌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最高无机盐分别是KH2PO4+MgSO4.7H2O,KH2PO4和KH2PO4,平均量分别为9.78 g/L,5.96 g/L,0.95 g/L.  相似文献   

17.
串叶松香草水土保持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串叶松香草的生长性能及土壤的抗冲性、渗透性、贮水量、土壤肥力变化、水土保持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覆盖效果好、生物量大(鲜草产量达225 t/(hm2·a)),根系发达。与对照裸地相比,地表径流减少28.36%-45.64%,泥土冲刷量减少58.15%-76.55%。  相似文献   

18.
在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中,有些同学往往把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混为一谈,认为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是一回事.事实上,速度的平均是物体在t1、t2两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平均值,写成公式v′=v1+2v2.而物理学中的平均速度可以理解成是用物体通过的总路程除以这段总时间的商求得的.写成公式v=st总总=s1+s2+…+snt1+t2+…+tn,平均速度是一个完整的物理量不能把它们分开理解成速度的平均,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平常人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平均速度.解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题时应注意:(1)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往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基施氮肥用量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施氮肥用量以 91 .1kg/hm2 纯氮为宜 ,播种量以 1 1 2 .5kg/hm2 为宜 ,小麦产量达 8380kg/hm2 。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拔节期追施纯氮120kg/hm2、不浇灌浆水的产量为7884.okg/hm2居冠,显著高于孕穗期追施纯氮105kg/hm2、灌浆初期喷施纯氮15kg/hm2,并浇灌浆水处理的产量,其它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此外对三个超7500kg/hm2的高产小区的群体动态、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