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揭晓,《苏州日报》"行走团队"集体实施的《发现城市软实力》,荣获系列报道一等奖。有业内专家在审读报告后指出,本组系列报道不仅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化和社会学价值,同时也是通过"走转改",让宏大主题"软"下来的一个成功范例。2013年10月17日,《苏州日报》启动了由10多名骨干记者组成的"行走街区"报道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走进苏州城乡的15个特色街区和南京高淳  相似文献   

2.
八月的苏州骄阳似火,午后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却见三个人脚步匆匆地行走在发烫的青石板路上.行至颇具特色的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平江路深处,他们走进了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不知过了多久,又从小房子里出来,依旧脚步匆匆,只是其中一人的手里多了一个小袋子.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小袋袋里竟藏着一个宝贝.  相似文献   

3.
苏州作家范小青在《到平江路去》一文中说:"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的确,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格局以及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宅、园林寺观、古桥牌坊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作为一种具象化的传播方式,在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纪实性影像是记录街区变迁的一个重要载体,历史街区纪录片折射出街区的现代化和再生过程,承载了人们对于街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想象,并促使受众去追寻影像中的城市街区。本文从《记住乡愁》的内容表现加以分析,阐述其如何在媒介视域下进行空间叙事,用视觉语言讲好历史街区故事,塑造街区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优质内容仍是核心竞争力.西安晚报文化周刊在发掘古城地域历史文化的存量资源,记录市井生活变迁等方面探索,策划推出了"丝路之旅,人文莲湖"系列报道和"走进大秦岭"系列报道等一系列新栏目,为读者提供深度阅读.这些体现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的文字报道,在赓续和发扬城市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记录城市新的文化风貌.晚报副刊传承文脉,以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开展文化活动等途径,推动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6.
苏州典型报道是新世纪之初江苏典型新闻宣传的第一个重大战役。对此新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跨处室抽调“老中青”三代精干力量组成报道组,由周正荣总编辑亲自带队赴苏州采访,先后推出了“城市文明看苏州”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采用板块组合的方式,分为展示、评说和观察三大板块,由近及远,由表入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苏州文明城市形象,全面生动地宣传苏州干部群众的伟大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苏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大典型报道不只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开拓了记者的视野,提升了参与者特别是年轻记者的能力。这里刊发的一组短文便是他们在此次报道实践中的所思、所悟、所获。虽然文字不多,视点各异,却都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苏州日报坚持"走"的传统,大约有一半的一线记者参加过一次以上的行走。从2003年开始,几乎每年组织一次大型走基层采访活动,分别是:2003年的"沿江沿线天天行"、2005年的"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2006年的"行走西藏"、2007年的"行走太湖"、2009年的"行走运河"、  相似文献   

8.
汪灿 《图书馆界》2023,(2):36-40
从文化发展功能角度探讨城市文化街区与图书馆空间服务融合。在分析城市文化街区文化发展功能——贮存、流传和创造文化基础上,据文化发展功能含义及空间理论,阐述融合的三个维度:空间上地理及场所融合,时间上贯穿过去、现今和未来,建立社会关系。指出支撑融合活动的图书馆空间服务相关理论,即公共知识空间理论、知识管理、文化与知识的辨析,结合实践从图书馆建筑文化、空间服务资源建设、社会关系建设及文化方向方面提出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众多新闻传媒纷纷对苏州近年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做法和成就进行了集中宣传。新华日报精心谋划,推出了《城市文明看苏州》系列报道,全方位、大视角地展现了苏州文明城市的形象,准确生动地揭示了苏州经验的深层内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谈及此次采访成功的经验,该报特派报道组的记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悟:跳出材料的局限,用眼睛采访。 现今记者采访,被采访单位大多会提供先期整理的文字材料,有时甚至连新闻稿也“代劳”了。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苏州堪称“老典型”,其文字材料更是如山…  相似文献   

10.
苏州典型报道是新世纪之初江苏省典型新闻宣传的第一个重大战役。为确保完成好这次战役性报道任务,新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大胆创新,采用“展示、评说和观察”三大板块组合的报道形式,推出了《城市文明看苏州》系列报道,全方位、  相似文献   

11.
周媛 《新闻与写作》2013,(10):32-34
做好城市文化遗存的报道,能有效拾遗补缺城市人文历史。以大连晚报新闻周刊策划推出的"大连老建筑"系列报道为例,提出要讲好老建筑中"人"的故事、收录建设性的意见等观点,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目标,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洪 《传媒观察》2002,(11):49-50
9月11日至17日的《苏州日报》连续用5个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的形式,刊发一组系列报道,总题为《贯彻“三个代表”,提升苏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思考》,5篇分题分别为《集聚强劲稳固的经济支撑力》、《建设长三角地区的一方硅谷》、《打通城市化水平滞后“瓶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1月11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13年《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对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在内的全球21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进行分析。报告依据全球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持续力三个维度,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享受"两个一级指标和"公共图书馆数"、"公共图书馆借书数"等122个二级指标,并最终按照百分制形成公共文化总指数、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公共文化享受指数三项排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日趋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遗存在城市巷陌与民间角落的文化符号正在无可逃避地消亡,而这些"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中最难能可贵的记忆,地方民居、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宜昌市同样面临着旧城改造新城升级的现状,城市发展与文脉延续的矛盾与冲突已成为城市品牌建设战略思考中不容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第三空间"的关键属性,分析"第三空间"的街区图书馆建设重点,提出了目前在建设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基础建设薄弱、社交属性和活动性偏弱等不足现象,建议今后街区图书馆建设应从增加投入、突出街区特色、加强多方合作、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街区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建设,展现城市"第三空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通过探析它的文化建构特征,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了城市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给今后大众传媒,特别是城市杂志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建构城市文化,建设健康公平而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闻报道中,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新闻表达的两种被普遍应用的形式,但是这两种报道既有差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连续报道一般是沿着时间的顺序或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的,而系列报道一般是对一类事件或新闻进行多个内容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的报道。在新闻工作中,我们要理清两者的异同和内在联系。1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含义连续报道常常被称作"进行式报道",也被称为"追  相似文献   

18.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建设工程已列入武汉市、武昌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去年三月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下,以"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历史文化街区旧城环境,传承江城历史文明,构造和发展和谐社会"为目的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程拉开了序幕.承担该项重点工程的昙华林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从成立时起,就把档案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题策划式" 依据不同的评判侧重点,学界对系列报道早已产生若干个不同版本的分类,观之各有优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系列报道的工作实践,仅以题材来源作为参照物,将系列报道通俗地分为两大类:事件主导式和主题策划式.  相似文献   

20.
系列报道是新闻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如何让系列报道出新出彩,本文以《孝感日报》系列报道"寻找长眠独库公路的孝感英烈亲属"为例,从选题策划、内容呈现、传播方式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