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是微信重要的受众和主要参与力量.微信自由开放、兼容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微信内容芜杂、正确与谬误并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正在不断的贯穿于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各环节.面对现今微信的迅猛发展及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高校的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可利用性,开始尝试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用以开拓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途径.高校学生工作与微信相结合,借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学生工作,是现今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及深远的时代意义.立足于传播学角度对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探究,有利于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提升运用微信公众号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微信传播对大学生影响的视角,从微信传播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能够让老师融入到学生当中,微信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构建的功能等,探讨微信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构建的作用、及微信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下,微信营销成为大学生热衷的课余自主创业形式。大学生微信营销拥有多样化的模式,既能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对大学生而言政策环境、用户素质、平台建设等因素,可能让大学生的微信营销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同时,参与微信营销对大学生自身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指导,聚焦大学生的微信家庭群使用情况,对20名大学生展开质性访谈,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家庭微信群塑造线上代际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信息、情感、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传播动机,从家庭内部剖析弥合"数字代沟"的协商式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勤 《声屏世界》2022,(3):80-82
微信作为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当下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使用的交往媒介之一,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各种事物分享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朋友圈又通常是学生们选择关闭停用的第一个功能.在关闭停用朋友圈之前,部分学生会采取删除、隐藏、降低可见性等自我消除行为进行数字痕迹清除,以此应对社交媒...  相似文献   

6.
微信具有及时进行信息获取、分享和传播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是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微信的开放性、平等性、多样性、轻松化、即时性和广泛性以及无屏障性特点,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媒介素养、拓展教育新阵地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喻娟 《青年记者》2016,(23):102-103
一项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8所高校2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84.7%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42.2%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已经有一年以上的时间,24.7%的大学生使用微信超过半年时间;每天使用微信1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63.7%,1~2小时的占24.2%.①微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思想交流、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微信的出现,将传统的通信和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融合。本文以"微信"为研究对象,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机进行研究。根据对172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动机是获取信息、消遣娱乐和获得参与感。其中,获取信息是使用微信最主要的动机。通过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机研究,对微信及其相类似的社交APP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微信因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而赢得了众多的大学生拥趸,还被评为2013年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交类媒体。在微信基础上研发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的信息传播及时高效、互动流畅便捷、受众基数庞大等特点对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有着巨大的传播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要通过微信传播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把微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发展迅猛。包括“微信读书”在内的移动阅读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使用“微信读书”的现状、大学生对“微信读书”的使用态度、“微信读书”对大学生阅读产生的影响等。最后对“微信读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加强资源建设,打造生态阅读;完善平台设计,提升服务功能;改变营销策略,增加线下互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微信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社交软件,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高使用率也成就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可能也是必要。然而当前高校对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物尽其用,如何更好发挥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的可交互的移动学习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谣言的认知情况和处理方式,探求遏制微信朋友圈谣言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3.
左向蕾  申威 《青年记者》2017,(18):88-89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 当今社会,微信作为新型的交际互动平台,以其传播的互动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广泛青睐.据对在校大学生的统计,现在平均每天打开并使用微信数量超过10次以上的用户高达55.2%,而80%的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关注了公众账号,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①而青年大学生也成为了微信的一大使用群体.  相似文献   

14.
燕道成  陈曦 《今传媒》2016,(4):8-1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微信政治参与成为新的民主政治发展趋势.微信的出现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带来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参与身份的复杂性、参与途径的创新性、参与过程的互动性以及参与程度的可控性四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微信政治参与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媒体、微信服务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信在日常生活、媒介使用习惯及方式等方面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受众群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以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微信受众群体微信使用时长、需求动机、满足及依赖程度等层面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微信接触与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反思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产生着影响.为了研究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状况、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最近对辽宁省锦州市三所高校(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87份,回收率89%,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98.9%.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带动了各类移动APP应用的快速发展.据调查,微信是大学生群体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文章从微信的兴起、功能、特点入手,介绍了大学生群体及其信息分享行为的概念、利用动机,指出微信“朋友圈”、信息可信度、影响力、交互性等对大学生群体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促进大学生群体信息分享行为的对策,以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起到参考与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新的媒体营销方式,微信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研究提出娱乐消遣、社会交往、利他主义、自我认同是影响大学生微信分享的主要因素。通过对267份有效问卷来对该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娱乐消遣、社会交往、自我认同是影响大学生微信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分享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谢添 《东南传播》2016,(7):110-11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影响,调查对象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样本数量是160。本研究中的社交媒体包括但不仅限于QQ、人人、微信、微博、知乎、各类论坛、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研究发现,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特质明显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发表评论的字数更多;外向性特质明显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更长;使用微信更频繁的人比使用QQ更频繁的人年长;在使用时间上,社交对象是恋人的人将比社交对象是朋友的人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且慢慢地转变成微信文化,如"朋友圈"社交文化、"晒"文化、点赞文化、红包文化等等。大学生微信朋友圈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带来了影响。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