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细菌,真如课本上描述的那样——一般是单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吗?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菌并非如此简单。有骨架的细菌课本上只写到细菌有一个厚厚的细胞壁,它们的结构也被概括为"简单",关于其结构的描述更是十分稀少——可事实却证明,在细菌中,蛋白质骨骼和隔室结构是很常见的。组成我们身体的那些复杂细胞,可以组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虽然它们仅被一个软膜包裹着。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们有内部骨架,确切地说有细胞骨架,即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结构,这样就可以自如地添加或是移除某些组成部分。细胞骨架不仅能够维持细胞的形状,而且还具有运输细胞内分子"轨道"的作用,能在细胞进行分裂活动时,确保所有的分子准确地各就其位。  相似文献   

2.
细菌真如我们课本上所描述的那样:一般是单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吗?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事情并非那样简单……世界上最大的细菌——纳米比亚硫细菌,它们和普通细菌相比,  相似文献   

3.
简单是智慧     
谷歌、百度是成功的搜索网站,它们的首页有一个共同点:页面十分干净,大片空白上,只有一个简洁朴素的关键词输入框。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当像谷歌的页面那样简洁朴素、那样简单!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简单些。当下,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实在是太庞杂了:要进行朗读训  相似文献   

4.
细菌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神气活现地运动着,而且它们缺乏叶绿"素.大多数不能像高等植物那样自己制造食物,因此有人认为细菌是动物.那么,细菌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实际上细菌是植物而不是动物。因为细菌和一些已被大家公认为植...  相似文献   

5.
果蝇和小鼠是生物学家们最喜欢使用的两种实验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行为都足够复杂,基因也已经被研究得非常透彻了。相比之下,细菌的基因组虽然也被研究得很透彻,但细菌太简单了,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它们都没有,研究成果很难推广。比如,果蝇也会像人一样暴饮暴食,变成一个"胖苍蝇"。很早就有科学家利用这一点,用果蝇作为模型动物来研究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其中,一个名为sNPF的神经多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神经细胞分泌的肽分子,这类分子通  相似文献   

6.
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凡有细菌的地方几乎都有噬菌体。又由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物学理论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仅含蛋白质和核酸,便成为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凡有细菌的地方几乎都有噬菌体。又内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生物学理论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仅含蛋白质和核酸,便成为进行分  相似文献   

8.
很多次,我的心被那些顽强不屈的生命给震撼。它们生长在雪域高原,它们的脊背距离太阳是那样近,它们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驮羊”。它们的身躯是那样弱小,时时刻刻都在迎着刺骨的寒风,奔波在苍茫的高原之上。它们显得异常渺小,甚至会令人误以为它们的生命弱不禁风。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语境中,"中庸"一词往往被视作"保守",甚至有"骑墙"的意味。至少,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中庸",是一个不太好的词。就如我,中学时代也曾认为"中庸"是比较负面的。实际上,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的社会事实来看,"中庸"都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中国统治者用儒家思想治世,中庸之道因此备受推  相似文献   

10.
很多次,我的心被那些顽强不屈的生命给震撼。它们生长在雪域高原——西藏,它们的脊背距离太阳是那样近,它们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驮羊。它们的身躯是那样弱小,时时刻刻都在迎着刺骨的寒风,奔波在苍茫的高原之上。它们显得异常渺小,甚至会令人产生错觉,以为它们的生命弱不禁风。  相似文献   

11.
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依赖于花的形态建成。通常,花由四轮器官组成:乌片、花瓣、雄蕊和雌荡。枣片和花瓣可被看作是起初的保护器官。在花发育的第一个阶段,花药和雌萌发生威数分裂,此时,它们还包袱在花瓣中。在减数分裂快结束时,花的分生组织的第二轮器宜——花瓣开始发育,其生长与花药花丝和雌益、柱头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最后,在花的成熟期,花瓣展开,在由昆虫或鸟类完成的植物传粉中执行又一个功能:即它们的颜色作为闪亮的信号吸引传粉者,它们的结构为传粉者提供可停靠的地方。这里,我们将描述花瓣发育的一个方面,即颜色基因…  相似文献   

12.
结构主义把语言看做是一种结构。按照叶尔姆斯列夫的说法,“所有认定语言即结构的语言学,都是结构语言学”。那究竟什么是结构呢?“结构,就是一种相互关系。”布龙达尔引用了拉兰特给结构概念(应用于心理学)所下的定义。结构应用于心理学,是“以这个词的专门的和新的含义……对于构成一个整体的符号来说,与各要素的简单结合相反,它是由互为条件的各个要素组成的,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依赖于其它的要素并且只能同它们发生那样的关系。”这样,结构实际上就是系统,因为系统正是一个多部分互为条件的整体。根据这一点,能够断定  相似文献   

13.
在课本上的“实验与探究”中,我们看到了正方形的一个神奇性质:任意给出两个正方形纸片,即使它们不一样大,也能把它们分别剪成若干块,再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怀揣着这样那样的梦想,而在现实的压迫下,我们很难给它们一个喘气的空隙,但是。我不愿意让我的梦,被现实压挤成齑粉!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在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与人类相依共存的是另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这个目前对人类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体。它们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  相似文献   

16.
细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约出现于37亿年前。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我们通常认为细菌有害,是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其实则不然,也有很多细菌对人类有益。可以这么说,细菌中有我们的"敌人",也有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科学地认知细菌家族,万不可冤枉了我们的朋友,但也不要放过我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17.
乍一看题目,这不是废话吗?作为教师,我们不是天天提倡学生学习吗?但仔细一琢磨,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便觉得这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不少教师是把学习做狭义理解的。认为学习是课内的,内容当然是书本上的、教材上的,除此之外的“学习”与课堂学习截然不同。比如,平时有学生向老师问一些课堂或书本以外的知识,老师便不耐烦地说:“连课本上的都没弄懂,还弄这些。”或者被指责为“不务正业”。一如鲁迅《从百草图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老师,豸子是什么呢?”先生便立刻拉下脸,显出不高兴来。教师忽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培养学生探索、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出发,关于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的教学.我们不是象课本上那样直接给出公式,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得出的. 我们的具体作法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弹簧,挂上勾码,组成不同的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进行研究简谐振动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被叫做圆锥曲线,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圆锥的截口曲线。那么如何证明这一点呢?人教版课本上有一段关于椭圆是圆锥截面曲线的证明,摘录如下: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如图1: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那么,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呢?历史上,许多人从纯几何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20.
你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亲爱的孩子,其实又很难,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回答。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使我们生病的是细菌,是微小的、敌对的生物,它们通过空气或一个伤口进入了我们体内。可为什么你的爸爸也许得肺炎,而你的妈妈却没得,虽然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细菌毫无疑问会从一个人身上游走到另一个人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