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心理品质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它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指发展每个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具有较好的素质,才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即加强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品质修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心理品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学才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及其发展。心理品质有多个方面,主要有智力、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拥有这些方面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4.
周晨 《甘肃教育》2001,(12):27-27
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理修养,是指小学数学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或心理因素方面的修养。也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向数学教师提出的必备的专业素养。加强心理修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其发展。有经验的老师的成功秘诀就是以自己对事物准确的感知,良好的记忆,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去感染、熏陶学生,教育学生,从而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加强心理修养首先要加强业务修养,而业务修养方面首先要努力提…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认识过程,而认识作为一种反映,无时无处不渗透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特征。所以,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微妙的、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在成人教育工作中,根据成人中专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 一、根据成人中专生记忆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记忆思维品质 记忆是人们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没有良好记忆品质的学生想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要做到富有实效,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改变那种把心理素质不佳引起的问题简单地当作思想品质修养问题的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善于营造育人氛围,积极开展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性格、意志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初中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的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契机,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美的心灵等方面,把握住教育时机。  相似文献   

8.
龙海丽 《广西教育》2013,(46):37-37
情商,又叫情感智商,英文简称为E0,主要是指人的意志、情感、情绪、耐挫折力等方面的品质。一个人的成功,有20%源于智商,而有80%源于积极健康的情商。因此,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初中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和学会生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初中班主任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相似文献   

9.
王凤双 《新疆教育》2013,(9):192-192
人的情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社会需要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它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又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是人的感情生活中的主导因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发展逐渐趋向成熟,心理品质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改革开发和商品经济浪潮冲击的新形势下,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悲观厌世人生观、权力意志人生观无时不在影响着他们。因此,在这阶段,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的人生价值、道德品质、探索精神、人际交往、意志性格等方面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初中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的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契机,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美的心灵等方面,把握住教育时机.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主要指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加强高职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身心健康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劳动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还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  相似文献   

13.
心理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劳动工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法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还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坚持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护车,而没有克制也不可能有任何意志。”由周可知,自控力是教师意志的一个重要品质。对于教师来说,本身具有自控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益的激情和激动,这既是不可句少的职业修养和心理品质,也是衡量其教窄技巧高低的尺度。在工作中,教师应当自常地调控自我,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处在怎么消的环境都应冷静对待不使情感、行为失衡前苏联教…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小学生的习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重视训练和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写作教学的任务更好地完成。一、情感、意志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的作用调查一下小学生对写作的爱好情况,十个学生中几乎有九个是不爱写作的。听到要作文多数学生会出现紧张,甚至厌恶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对小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关键,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思想上热爱教师职业,行动上做好本职工作,尊重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及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4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即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生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运用主体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健康状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