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10,(4):64-64
跨越水池技术的分段结构 跑上障碍栏架 目的和作用:身体保持平衡并为越过水池作好准备。主要特点和观察重点:平稳的起跨攻栏。躯干前倾,降低上体,摆动腿高抬。  相似文献   

2.
3000m障碍属于周期性耐力项目 ,它不仅兼有中长跑训练的主要特征 ,而且又具有本项目特有的技术特点 :即跨越障碍及跳越水池的独特技术。在田径项目中属于技术性强 ,难度大的项目 ,它是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发展的综合表现 ,被称为“小铁人”项目。1跨越障碍的基本技术训练跨越障碍技术可分为直接跨越式、栏架上支撑跨越式(踩栏式)和跨越水池三种。1.1直接跨越式技术的基础训练1 1 1基本跨栏技术采用普通的栏架调到最低位置 ,在走 ,慢跑 ,高抬腿跑 ,加速跑过程中做起跨腿练习 ,起跨腿的动作是膝关节带动向侧弧形提拉 ,此时膝关节…  相似文献   

3.
一、跨栏跑教学中,“跳栏”是学生普遍容易产生的典型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一)恐惧心理,怕栏,过栏时顾忌摆动腿和起跨腿碰倒栏,造成摔伤。 (二)栏前跑的技术差,速度慢,后两步拉大步,用脚后跟着地起跨或全脚掌踏地起跨,造成制动。 (三)起跨点高栏架太近,限制了摆动腿向栏迅速前摆,起跨腿膝关节弯曲过大,起跨角度大,使垂直分力过大。 (四)上体过直,没有攻栏意识,摆臂动作及方向不正确,起跨腿蹬地不充分,离地后收腿过早。 二、纠正方法 (一)消除恐惧心理 1.教师用语言鼓励,激发学生的勇敢精…  相似文献   

4.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07,(2):64-64
过栏动作会引起髋部肌肉的拉长,虽然使得起跨腿动作向后延迟,但确能使起跨腿迅速完成过栏动作。骨盆的稳定性和身体略向前倾会导致骨盆向下翻转,这有助于起跨腿的绕环动作。在过栏过程中,手臂须做补偿动作。摆动臂向下划,而在起跨时摆动腿的同侧臂则向上摆。许多跨栏运动员是以提肘的方式来摆动前臂的。起跨腿向前摆动的同时几乎伴随着上体直立的补偿动作,这就像剪刀一样,促使落地腿向下积极着地。着地点应在身体重心下面且远离栏架。  相似文献   

5.
跨栏初期教学的感觉误区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跨栏教学中,通过将人体的各种姿势与栏架位置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建立起对栏架的正确高度、远度感觉,可以较好的克服起跨时摆动腿直腿摆动错误,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跨栏的起跨是指起跨腿的脚接触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瞬间的整个支持时期。初学者由于练习时摆动腿的空间位置在以栏架的相对高度、远度作参照时容易出现错误的感觉,在起跨时往往会出现直腿摆动向上跳栏的典型错误动作特征。一、形成摆动腿直腿摆动起跨的错误感觉的几种情况1正确的摆动腿技术应是大小腿在体后开始折叠,夹角较小足跟靠近臀部,膝部朝下,摆动腿缩短摆动…  相似文献   

6.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10,(5):64-64
跨越水池技术的分段结构 跑上障碍栏架 主要特点和观察重点: 用弯曲的摆动腿支撑并用脚的中部扒紧横木。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2002年版本Ⅸ体育与健康》第三册教材中实践部分对跨栏跑过栏技术的描述如下:“过栏时,起跨腿用前脚掌着地,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伸,摆动腿屈膝高抬,上体随之前倾,摆动腿异侧手臂前伸,起跨腿蹬离地面后,大小腿折叠,膝关节外展,积极向前上方提拉过栏。”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10,(10):64-64
技术分析:跨越水池障碍 阶段:为起跨做准备。 观察重点:在障碍前1.50~1.80米起跨。 用前脚掌跑进。 躯干微前倾。 摆动腿折叠向前摆动  相似文献   

9.
障碍跑     
《中华武术》2009,(8):64-64
跨越水池的生物力学分析 在蹬离横木瞬间,眼睛要盯住距水池远端边缘30厘米处的着地点。脚着地时,用几乎是直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下压进行支撑,此时,身体重心应位于支撑腿上方而不是在它的前面。起跨腿超过支撑腿后,用一个小步跑出水池。臂的动作对腿的节奏起平衡作用。在体侧的摆臂有助于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跨栏跑技术是比较复杂和细腻的,为了改进技术细节,教练员有时候要在不同的方位、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运动员在跨越栏架时的技术表现,做细微的观察,经分析整理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一、在栏架的正前方(一)运动员在跑进时的信心是否坚定,跨越栏架时是否果敢,行进路线是否直线。(二)摆动腿攻栏、过栏时是否有绕栏的现象。(三)跨越栏架时两臂的摆动是否合理,躯干是否有不规范的扭转动作。(四)起跨腿过栏后,在旋外内收、向前摆动时,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10,(9):64-64
跨越水池技术的分段结构 技术分析:跨越水池障碍 阶段:加速/起跨,跑上障碍。 观察重点:在障碍架前15米处(6~8步)加速。为了准确起跨,可以调整步长和步频。起跨前略微缩短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12.
跨栏跑的技术比较复杂,不好掌握,初学者又多有一种害怕心理,使他们不易集中注意力去体会动作要领,要么不敢过栏,要么跳越而过,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跳栏”的错误动力定型。怎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害怕心理,较快掌握好跨栏的技术呢?多年来,我是这样教的: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心理等特点,开始学习时,不用正规栏架,而在相距一米多的两张较矮的板凳上面横架一条细竹竿作为栏架,然后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教师作正确示范、讲解,学生观摩,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过栏。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听教师讲解,多次模仿练习,仔细体会摆动腿、起跨腿,上体前倾,摆臂等动  相似文献   

13.
肖安堂  向鹏  汤龙 《中华武术》2010,(10):14-17
一、着地技术练习方法 (一)原地模仿直腿刨地动作摆动腿支撑,上体挺直,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起跳腿大腿高抬,与上体成90°~100°角,小腿自然放松屈膝下垂。然后用大腿前送下压,小腿随惯性积极向前伸直,并用力向下后方用全脚掌积极着地后刨、蹬伸,腰、髋加速前移,在大腿下压的同时,两臂积极后摆,当脚着地瞬间立即迅速前摆,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折叠前摆,将身体重心迅速移至支撑点的前上方,两腿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了解跨栏技术跨栏跑的跨栏一般分为上栏、过栏、下栏三个阶段。跨栏技术分为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和起跨腿的起跨技术。课上,老师结合挂图或影像,讲解上栏、过栏、下栏各个阶段动作要领。上栏、摆动腿(一般以左腿为例),小腿向大腿折叠,膝关节高抬,超过栏高,否则易造成小腿踢栏。起跨腿蹬伸身体腾空;过栏,摆动腿小腿甩出前伸,异侧手臂前伸,上体形成一种攻拦的姿  相似文献   

15.
1、起跨技术起跨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包括起跨的速度、力量、距离、蹬地的方向、角度等,这些因素与起跨的技术是分不开的,而起跨动作是一个复合运动,为了提高起跨的效果,必须要求起跨腿、摆动腿、双臂、上体的动作协调,以加快重心前移的速度和加大重心前移的幅度,产生一个迅速积极有力的向前的起跨动作。起跨腿着地后,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摆动腿积极地向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更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辅助性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跨栏跑教学任务。下面介绍一些跨栏跑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一、跨栏步的辅助练习步骤1: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而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要求: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步骤2:助跑跨越橡皮筋练习。将系有橡皮筋的二个跳高架分别立于技巧垫两侧前方,要求学生按跨栏步技术经橡皮筋上方跨…  相似文献   

17.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10,(11):64-64
跨越水池技术的分段结构 技术分析:跨越水池障碍 阶段:起跨蹬伸。 观察重点: 伸展脚、膝关节和臀部。  相似文献   

18.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短距离运动项目,它要求在规定的距离内,在跑进中跨越10个固定高度、固定距离的栏架。它的特点是跑跨结合,即要求保持较高的平均速度,又要掌握复杂的跨越栏架技术。  相似文献   

19.
跨栏运动员要记住的要点是他们是越过栏架的短跑选手。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动作越象短跑动作,他们就越能获得成功。“短跑”概念必须支配着运动员起跨攻栏和过栏,还必须了解他们的腿部有三个主要屈戌关节一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跨栏时,当运动员摆动屈膝的(象短跑选手)摆动腿朝栏顶跨越时,重点强调髋关节的动作。跨栏运动员从一个“高”位置完成这一动作,起跨脚的脚趾朝上。这时,教练员要站在运动员的后面或者前面,这个位置使教练员能观察到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20.
立定跳远技术由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落地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构成。正确的发力顺序和双臂配合用力是构成立定跳远技术的要素。下面就谈谈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同行参考。一、预备姿势预备姿势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习惯和舒适程度来选择两脚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而不能强求一致。下列三种预备姿势供练习时选择:1.两脚稍分开,膝关节微屈,上体前倾,两臂屈肘于体后。2.两腿于肩同宽,两脚平行,脚尖稍内扣,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头部随上体前倾或稍抬起,颈背放松,两臂自然垂于体侧。3.两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