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6月20日,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在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航天员们通过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全国6000万名师生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新高考重视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2.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6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航天员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演示太空课堂里的单摆、玩具陀螺、气泡水滴、水膜变水球等太空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雷泓霈 《师道》2013,(9):15-15
6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6000万师生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对全国六千多万名学生上了一节以基础物理内容为核心的课,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二个进行太空授课的航天员。笔者第一时间收看了这节完整的课,后来又多次观看了授课视频。笔者自然地从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这节历史意义重大的课,努力发掘其中的亮点,以期为自己的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启发。深思之下略有所得,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组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继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近日成功发射后,教育部与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是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授课活动,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本次活动听课对象为初中、高中学生,授课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其意义不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校都组织师生共同观看。通过观看直播节目,学生们了解到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了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我国首次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中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这世界最高的课堂上,一端是授课教师航天员王亚平,另一端连接着全国8万所学校、6000多万名中小学生。这堂课的意义在于通过向全国学生演示奇妙的太空实验,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勇于献身科学的斗志,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徐敏 《上海教育》2013,(21):49-49
在中国迄今最高“讲台”——天官一号上,三名航天员于6月20日向地面的千万名师生授课,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实验。航天员还回答了学生们现场提出的关于太空用水、太空垃圾、失重对身体的影响等问题。这场举国瞩目的太空科普活动,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走近青少年。太空授课结束之时,航天员向孩子们道别并寄语:“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张力无限的科学梦如何激发,如何生长?科普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此次太空授课,我们除了感叹其美好创意和独具一格的授课方式外,还可以再深入想想,科普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孩子们需要怎样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在距地球300 km的地方向全国青少年开讲.主讲人女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向全国青少年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的学生进行互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神舟十号担负了一项新任务——太空授课,而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美丽的肥皂泡到了太空,会不会破灭?物体在太空中如何飘浮?……这些在地面难以实现的实验,从太空老师那里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现了继美国航天员之后的第二次太空授课。通过两次太空授课视频录像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在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预设还是生成?尽管各有优劣,但是笔者认为,通过两次太空授课的对比研究来反思我国当下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6月20日,对于我国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神舟十号"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地在天宫一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而数千万的中小学生即时观看了这场为时50分钟的直播。授课实录:那片神秘的太空"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主讲。"当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从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太空中传来熟悉的问候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3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的天地连线。  相似文献   

13.
May 《新高考》2013,(11):43-44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在天宫一号”里进行了中国的首次太空授课。一个从未有过执教经验的航天员,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5):151-152
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初中课程教学中物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要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使用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施,可以活跃枯燥的学习环境,赋予课堂活力与生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本文深入分析其在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及实践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学习这门全新的学科尤其感觉到吃力,如何在农村物理教学中找到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本人结合常年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几条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结合农村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太空     
正8月22日晴2013年6月20日,我国的首次太空课堂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实验舱内进行。这次授课的主讲人是女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她的话语把好奇的我们引入了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宇宙的神奇。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项实验。  相似文献   

17.
李北 《科技文萃》2013,(7):98-101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独驾神舟五号飞船首次翱翔太空,圆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飞天梦。2013年神舟十号载运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其驭神舟十号完美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再次对接、首次太空授课和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任务。十年间,我国航天员五飞浩翰太空书写中华飞天篇章,令国人兴奋、振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物理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物理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恰当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物理”为“我要学物理”,使初中学生真正想学物理、爱学物理,从而把物理学好.那么,物理教师应如何讲究方法、联系实际,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去获取最理想的物理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物理是初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在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任务导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论述"任务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高中生》2011,(34):36-37
"天空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飞向茫茫太空,中国航天员将拥有一个天空新"家"。这个天空新"家"装修得怎么样?有哪些"家具"?航天员工作、生活设施如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有关专家对此予以详细揭秘。☆太空锻炼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