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与学》整体设计上册有这样一道选择题: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总理衙门的设立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C.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D.《中法新约》的签订编者所给的答案是C。笔者认为此题没有正确答案。理由如下:首先从编者所给的答案: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来分析,新危机的“新”是指什么?笔者认为新危机的“新”一是指背景新。主要表现在: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太平天国运动已被镇压,中外反动势力暂时“和好”的基础已消失;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两次科技革命交叉进…  相似文献   

2.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战争,联军达到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随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的狂潮”(参阅《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6页)。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初期的一位伟大爱国者、卓越政治家和进步思想家。他首先挺身而出,举起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旗帜,并且在反侵略斗争中睁眼看世界,是近代中国最早注意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人物。研究林则徐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为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炮声中翻开第一页的。上海地处祖国万里海疆的中段,流贯中国腹地的长江的出海口,早已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所垂涎和注目。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踏进上海不久,就在这里开了两个扩大侵略中国的罪恶先例:即一八四五年,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强迫上海道宫慕久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开了在中国城市设  相似文献   

5.
卓林义 《历史学习》2003,(12):32-32
有这样一道历史材料题:阅读下列有关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材料: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美国是民主国家兵工厂”。材料二:伊斯克日记中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了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俄采取了租借法案。”……请回答: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哪些国家?罗斯福这个口号表明了什么立场?本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民主国家”指英国等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主题 1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编者 /窦风雷主题内容认知  从某种角度看 ,一部中国近代史 ,也就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造成这种屈辱局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 ,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同时客观上刺激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对于正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全国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原来比较流行的答案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救国之道的过程中,尝试过各种办法(当然都是资本主义),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哪一种西方文化和西方制度在中国真正实行过?没有!所以不是历史已经证明它们在中国遭到了失败,而是它们无法为中国人所接受.还有一种解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不允许中国实行资本主义.这  相似文献   

8.
中国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对于正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全国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原来比较流行的答案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救国之道的过程中,尝试过各种办法(当然都是资本主义),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哪一种西方文化和西方制度在中国真正实行过?没有!所以不是历史已经证明它们在中国遭到了失败,而是它  相似文献   

9.
邹流芳老师撰写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一文(参阅《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对中学教材所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参阅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第16页)提出了质疑,认为“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倾销商品”。本文结合有关史实,谈一谈与邹老师不同的看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之“说”,并非教材的偏见,也不是一家之言。中华书局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史》也谈到:“(19世纪)从60年代到80年代,列强凭借着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国防教育驰废,国防力量空虚,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挟持坚船利炮的入侵面前不堪一击,不能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所以,清政府国防教育驰废,国防观念淡薄,是近代中国在反抗外敌入侵中屡战屡败,备受欺凌和侮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化的失败原因,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我们在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这种解释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可以缓慢地通过自己的资本主义萌芽,同样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来,根据这一解释,这一必然过程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迫地中断了,于是中国沦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然而,这种解释不能回答,日本同样是东方国家,同样受到西方的挑战,同样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压迫与文化冲击,为什么日本却能成功地发展为东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国防教育驰废,国防力量空虚,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挟持坚船利炮的入侵面前不堪一击,不能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所以,清政府国防教育驰废,国防观念淡薄,是近代中国在反抗外敌入侵中屡战屡败,备受欺凌和侮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优惧,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魏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爱国政治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倡导改革、开放的先驱。他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蒸蒸日上,中国清朝政权统治腐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落后,开始遭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时代。魏源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先是亲身参加了抵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习》2002年第1期刊登的刘正纲老师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选择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最早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中美《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附件所给出的答案是A,对此,我认为此题所给答案有误,应选C,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与孔子“仁”学相近理论的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2.中国古代统一的王朝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有()①秦朝②汉朝③北朝④隋朝⑤元朝⑥明朝⑦清朝A.①④⑥B.⑤⑦C.③⑤⑦D.②③④⑤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A.建立政权B.平均分配土地C.男女平等D.发展资本主义4.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沙皇俄国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镇压反内战运动制造的惨案有()①“二·七”惨案②“五卅…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在积极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近代西方经济学由此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来华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他时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并开始倾销其工业产品,清王朝腐朽统治无法抵挡资本主义的入侵,政治黑暗,古老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蒙古地区也未能幸免,遭受俄、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掠夺和渗透,导致内蒙古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加剧了阶级压迫和民族矛盾,引起了人民的不断反抗。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和鲜明的旗帜指引,内蒙古人民在黑暗中的摸索和抗争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鸦片战争,笔者认为此说同史学界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发社会性质进步性根本变化而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标志的科学认定相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阻滞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并没有转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故不能将之作为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引发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转变,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2000年3月第二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课后练习题选择题的第二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