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大型敦煌文献整理图书《甘肃藏敦煌文献》(全套六卷),在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前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敦煌学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敦煌学界盼望已久的大事,它与已出版的《英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同类著作相配相补,相得益  相似文献   

2.
“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其主体部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先后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章回顾了“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项目实施的来龙去脉,梳理总结打造这项文化出版精品工程的顶层设计、出版历程、编辑经验及重大意义,全面呈现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3.
随着敦煌藏经洞于20世纪初被打开,敦煌写本曲子词文献整理研究不仅日益成为“敦煌学”的研究热点,而且中国词学研究也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时值本世纪末年,敦煌曲子词文献整理研究已走过了一段与20世纪同龄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在即将进入21  相似文献   

4.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藏敦煌文献》和该社所属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藏族文化发展史》,最近双双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甘肃藏敦煌文献》一书是甘肃人民社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而隆重推出的一部大型文献整理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敦煌学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随着敦煌史地资料的开发和对敦煌珍藏的研究,人们已经领略到了敦煌的神奇造化和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献内容广博,弥足珍贵。1900年首批发现,后历遭劫掠。大批文献散落海外,分藏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文章介绍了敦煌文献的发现、劫掠与刊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敦煌学之所以一直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而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敦煌文献材料在不断地公布。虽然说敦煌文献早在1900年就由王道士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但是,敦煌文献真正为人所知,应当是1909年伯希和(PaulPelliot)带着他所得到的敦煌四部古籍的精品来到北京,出示给罗振玉等人。以后,由于罗振玉、蒋斧、王仁俊、刘师培。伯希和、内藤虎次郎等人的宣传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向达以“交换馆员”的身份,由国立北平图书馆派往法国、英国等国图书馆工作,积极查访流失海外的敦煌遗书和太平天国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揭示与研究,由此成长为敦煌学等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甘藏敦煌文献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的故乡 ,可惜发现时藏经洞宝藏不为乡人所重视 ,而被一个外省的道士倒卖出国 ,清朝官府派人收拾残余 ,而遗留民间者尚多 ,陆续为甘肃官绅和过往游客所得。然而 ,有关敦煌文献早期流传的历史 ,学界知之甚少。笔者于正业外喜浏览杂志 ,现谨就所见一二有关甘藏敦煌文献材料 ,略加考释 ,以纪念敦煌藏经洞开启百年之庆。友人尚林先生数年前送笔者一册影印稿本 ,书名已佚 ,正文亦失 ,仅存《编目赘言》 ,下署“周定宣” ,名下有双行小字“名廷元 ,字定轩”。据此《赘言》 ,知周廷元先生为敦煌写本收藏家 ,藏有敦煌写本12…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献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除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外,还有用多种古代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字写成的典籍和文书。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珍贵的敦煌文献一直散落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某些私人手中,致使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西方。80年代初发起成立的中国敦煌吐鲁善学会,决定系统编辑整理敦煌文献,作为敦煌研究的基础工程。《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就是此项工程的第一项内容,且已于1998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丛刊》按文献性质分类录校而成,共有十种,分别为:《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室佚书和内阁大库档案都是重要文献,现分别加以概述。(一)敦煌石室佚书文献敦煌石室佚书于1899年发现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莫高窟第二八八石窟。这是一批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价值很高的写卷文献。它为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地理、民俗、宗教、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敦煌学”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敦煌佚书发现后不久,便被英、法帝国主义分子窃走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随后又被清朝地方官吏劫走了其中重要的部分,最后所剩八千余卷归入了京师图书馆(现北京图书馆)。敦煌石室所藏的佚书,据学者估计“约三万卷,其中有年款记载的最早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的发现,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骄傲,同时也带给中华民族被历劫无奈的悲哀。针对敦煌文献的发现及流失原因进行论述,重点揭示敦煌文献在海外各国的分布以及敦煌文献的再生性回归情况,记录敦煌文献的发现、流失与回归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卷子”中,除佛经之外,还有不少史籍、方志、杂家、书契、医学、文学。艺术等杂著。其中有一百多首唐代无名氏所作的词,即“敦煌曲子词”,简称“敦煌词”。敦煌卷于中的医学著作,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学术研究。马继兴先生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分医经、五脏论、诊法、伤寒论、医术、医方、本草、针灸、辟谷服食杂禁方、佛家道家医方、医史资料等类,并进行了全面考释,可以说将敦煌卷子中的医药学内容基本搜罗无遗。最近,南京大学敦煌研究专家高国藩教授将三首有关医学的曲子词,交我解释。这三首“敦煌曲子词”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古籍整理工作硕果累累,其中敦煌学界所取得的成就亦颇令人瞩目,大型图集《英藏敦煌文献》的编辑出版即为一例。该图集共十五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四方合作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前四卷已面世,其余各卷亦将陆续出版,拟于1993年内出齐。  相似文献   

14.
史书经见“鹿车”一词,“鹿车”是盛行于两汉时期、民间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关于“鹿车”的称名来源,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本文利用敦煌文献中的材料,认为“鹿”是“麤”的俗字,“鹿车”即“麤车”——粗鄙简陋之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及知识组织与可视化,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传承、普及与智能化服务做出贡献。[方法/过程] 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参考BIBFRAME书目模型及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本体模型,利用哈工大语言技术云平台LTP实现词性标注与三元组自动抽取,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利用所构建的本体及知识图谱可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组织工作,知识图谱能够实现语义查询,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智能化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家图书馆馆藏全部16000余件“敦煌遗书”将于明年全部编纂整理完毕,分150册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记者6月29日从《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编纂座谈会上了解到的。这项出版工程是在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和国家图书馆共同努力下历时三年完成的。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其中数以万计写于公元5世纪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历史文献在尘封千年之后再度面世,令举世震惊。此后,“敦煌遗书”历经劫难。其中,外国探险家将大量“敦煌遗书”劫掠海外。直至1910年,当时的清学部才命甘肃学台将劫余经卷解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博物馆》2023,(S1):130-133
<正>一、项目概况(一)壹引其刚万目皆张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起。自2018年起,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服务项目已开展3期。该项目以“人类的敦煌你我共同守望”为口号,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并组织志愿者10人,赴敦煌开展为期6周的“守望者”活动,参与敦煌文化的各项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敦煌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并且鼓励守望者结合各自专长,孵化出成熟的“传播计划”,助力敦煌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18.
敦煌莫高窟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等,都为未来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落实数字敦煌的过程便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法,增强对石窟壁画的保护研究和改进敦煌学研究工作形式的一项技术革新的实践,对于推动莫高窟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国际敦煌学的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敦煌文献流失海外的原因与经过作以论述,并着重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在各国的分布情况作详细的介绍,以期使公众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近代世界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已为世人熟知。在近百年学术史上,堪与伯希和、斯坦因盗取敦煌文献事件相提并论的,是日本东洋史学家内藤湖南(1866-1934)对于前清沈阳故宫满蒙文文献的发现与盗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