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平伯说,丰子恺的画似"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人间的情味"大概是指生活的平实和平实中寓含的深意吧,就如经霜的叶子,"别有一种朴实的深刻"——这句原是作家张炜对袁滨的一些见解的评价,我借用来喻画喻霜叶,不过是"物归原主",想说一说袁滨先生的新著<盈水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罢了.  相似文献   
2.
所谓"大家国学"者,前辈大师的修为,今日大众的国学养分也. 这是<大家国学>书系的编者对"大家国学"一词的释义.正因为是"大家国学"而非"国学大家",因此,这不是一套名人传记类丛书.正如封面上的那一段文字所说:"在<国学热>经由电视讲坛途径进入百姓视野、传统文化过渡娱乐化,而国学常识却明显匮乏的当下,听听昨天的大师们怎么说,是一种补课,更是一种参照",因此丛书的中心是"国学",而非"大家".  相似文献   
3.
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其编纂群体的正式形成。通过对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群体概况、发展、变化、结构的揭示,以及对青年编纂群体职务聘任、工作内容和治学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编纂群体一方面致力于馆藏文献的整理与编纂,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服务;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了我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最终实现了传统知识生产方式与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有效结合。图1。表5。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向达以“交换馆员”的身份,由国立北平图书馆派往法国、英国等国图书馆工作,积极查访流失海外的敦煌遗书和太平天国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揭示与研究,由此成长为敦煌学等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报道红色中国的经典著作,先后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传播。《红星照耀中国》全球出版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地域格局不仅展现该书在全世界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利用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全球图书馆在线联合目录数据库OCLC WorldCat,对《红星照耀中国》全球馆藏数据进行长时段、大规模的考察,并呈现该书在全球化语境下出版传播的时空特质。[结果/结论 ]全球馆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该书问世85年来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迅速流传、更新换代、短暂停滞、海外复苏和平稳发展等5个出版传播阶段;在空间维度上构建出版语种多样性、出版市场规模化、海外馆藏广泛性的文化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您的阅读体验"——走近"湛庐"图书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设计与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积极引入'书籍设计',绝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文利用国外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QDD对馆际互借专题进行检索,将获取的论文分别按年份、学位类型、授予学位的机构、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国外学位论文中关于馆际互借专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了馆际互借工作研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馆际互借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书籍设计与纸本书、民众阅读、公共图书馆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书籍设计对纸本书的未来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书籍设计对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著名文史学者傅璇琮先生在为中华书局版《学林漫录》丛刊初集所拟的编者话中说:所谓“学”,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学术性,要有一得之见,言之有物,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如顾炎武所说的“废铜”。所谓“漫”,就是上面说过的不拘一格的风格与笔调。显见其对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学术随笔的喜爱与推重。而《观澜文丛》七种,正是继傅璇琮、徐雁先生主编的河北教育版《书林清话文库》之后问世的,又一套“书林清话文库”。全套以“文史观澜,悦读顾问”为宗旨。《江淮雁斋读书志》便是其中一部。  相似文献   
10.
又一个“4.23世界读书日”来到了。十五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识之士们所追求的“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目标,却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而似乎熹微有盼。然而,似如悖论,九年前,一部汉译名为《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The Gutenberg Elegies: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吕世生、杨翠英、高红岭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却横空出世。其原著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伯克茨先生,他表达了对“电子时代阅读命运”的深层次的忧虑,认为传统印刷术的挽歌已奏响……随后在《中国编辑》杂志2005年第6期上,有一篇名为《书比人长寿》的文章写道:“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于是,我让研究生找来了这本书浏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