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力 《编辑之友》2010,(6):82-83
一 前不久,笔者曾写过短文一篇,题目是<编辑的权利>,主要从6个方面谈了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应该行使的几种权利.另外,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引进版权的问题,我这里想再多说几句.在涉及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时,我们往往把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的图书贸易,也叫做"引进"或"输出",似乎有些不妥.什么叫"引进"?就是把国外的东西引到国内来,这叫"引进";什么叫"输出"?就是把国内的东西卖到国外,这叫"输出".  相似文献   

2.
编辑要负文责,这在国务院颁发的《出版管理条例》中有清楚的规定。《条例》第24条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载的内容符合本条例的规定。”然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文责自负显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就是在我国《著作权法》中,也能找到一定的法理依据。《著作权法》明确授予作者发表权、修改权、保障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作者享有作品的版权,意味着作者对作品应负有相应的责任。这幺说来,“编辑责任制度”与“文责自负制度”似乎是相矛盾的。究竟矛盾不矛盾呢?我们有必要对编辑责任与作者责任的关系加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3.
马莉 《青年记者》2007,(24):114
著作权亦称版权,即法律赋予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作者的权利。编辑工作与著作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从编辑向作者组稿起,到接受稿件、编辑加工、发稿、出书,以及出版以后,凡是涉及到书稿的问题,几乎都与著作权(版权)有关。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版权理论上还是在版权保护的实践中,版权起始点的确定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版权起始点呢?版权起始点就是版权权利产生的时刻,即版权权利生成或确定的法定界点。版权是联系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利用而产生的,而作品是作者创作活动的结果。一般说来,是否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范畴,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的物质表现形式,决定一物是否  相似文献   

5.
二十、论文集的版权属谁? 一部论文集由若干篇文章汇编而成,每篇文章的著作权(版权)仍归作者所有,在汇编之前,编辑者应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出版社或它所委托作编选工作的编辑,拥有此书的出书权和编辑权,但编辑不能专有这些文章的版权,就是说,别的编辑也可以出不同的选集。二十一、有个编辑部(不是出版社)承担了一本书的全部编译工作,编辑部成员已有薪金或还有奖金。书的印刷和出版则交给一个出版社负责,请问这本书版权属于谁? 出书权属于那个出版社,版权属于那个编辑部。出版社要给这个编辑部报酬。  相似文献   

6.
版权(Copyright),又称著作权,是作者基于创作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在我国版权保护和著译活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图书编辑强化版权意识,目的在于知法、用法、守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图书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版权问题:一、保护作者的人身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其中,作者的人身权具体包括以下权利:一是发表权。它是指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发表和如何发表的权利。例如,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表;是全…  相似文献   

7.
版权是一种什么权利,版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作品可以受到版权保护,谁可以享有版权,这些都是版权方面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版权保护的实践中,还有一个内容更复杂,更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更显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确定版权的归属。由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作品的创作过程情况复杂,作者的情况和作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错综纷纭,因此,对于版权的归属,不仅要求法律尽可能有明确的规定,还常常需要根据特殊情况具体确定。总的讲,版权的归属可以从两方面确定:一是根据不同的作品确定,一是根据权利转移的方向确定。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侵犯版权?在目前我国还没有版权法的情况下,哪些行为可视为侵犯版权的行为呢? 为了保护作者的正当权益,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了版权法,授予作家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种种“专有权利”(作者享有哪些专有权利,请见(《出版工作》1983年第四期《著作权、版权和出版权是一回事吗?》一文)。不经作者授权或法律允许,擅自发表和利用他人的作品,或者说擅自行使作者的“专有权利”,就叫做侵犯版权。  相似文献   

9.
有什么比生存更令人迫在眉睫? 有什么比品牌更叫人刮目相看? 有什么比创新更让人前景无限? 或许《长篇连播》节目已不存在令人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因为它一直有着地久天长的深厚的听众基础;或许《长篇连播》节目也不存在叫人刮目相看的品牌问题,因为它一直也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的长篇作品;那么,让人前景无限的创新问题,是不是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小说连播编辑们最值得加倍研讨与实践的课题呢?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出版业,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其中对外版权交易或合作出版,包括引进和输出对繁荣中国图书市场,对我国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图书的出版形成新的挑战。一、版权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作者自创作某一作品起就拥有该作品的版权或著作权。出版的经营,说到底,就是版权的经营,如果没有版权的归属或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益就得不到保护,也不可能有创作的积极性。所以,版权保护是对作者和出版社的劳动成果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并给作者和出版社提供出版作品的动力。版权是联系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最重要的环节,作者将其版权或专有出版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出版社,出版社则充分利用得到的转让权,最大限度地开发版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贸易是与版权中的经济权利或财产权利有关的一项商业活动,即版权买卖行为,是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与他人对版权利用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由于版权贸易属于无形财产权贸易,它比一般贸易活动更复杂,其概念更难以界定.  相似文献   

12.
一部原稿,经过编辑加工,在报刊上发表,或由出版社出书,其版权应归作者所有,编辑不能分享所处理的稿件的版权。对于这种状况,有的同志颇为不平:为什么编辑对自己加工的书稿不能享有版权?为什么同是脑力劳动,作者的劳动成果可以受版权保护,而编辑的劳动成果就不受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已于去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著作权法》的制定和施行,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繁荣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科学事业,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都将起积极的作用。在实施《著作权法》中,作为图书出版社、报社、期刊社的编辑处于什么地位?将起些什么作用?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并要注意些什么?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出版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些作者抱怨编辑的工作方法问题;而年轻编辑抱怨与某些作者交流困难,沟通不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做过调研,发现问题不是编辑的业务能力不够,也  相似文献   

15.
一些同志最近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出版社的编辑算个什么行当,它是不是一门专业,有些什么特点?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当好一名编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确实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些年来,体制混乱,过去编辑工作中的一些成文规定,早已弃之不顾,不要说新来的同志,就是一些老同志,也对编辑这一行究竟要干什么,感到茫茫然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版权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这个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国在建立现代版权制度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尚无版权法,人们的版权观念十分淡薄,对内对外版权关系比较混乱。不用说一般公众,就是经常要与版权打交道的一些编辑出版人员,甚至对出版社究竟是否享有版权、版权指的是何种权利等有关问题的认识,也是若明若暗。有的同志认为,版权就是指书号、定价、印数、出版年月、作者姓名等版本记录页的简称;有的同志看来,版权就是出版权,出版权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权利,以致常常出现随意大量改动作者作品,  相似文献   

17.
问:听老师讲课,都说学理论重要。可我一埋头写稿就把理论学习扔在一边,该怎么办? 答:这恐怕还是对学理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习。记者应该精通马列主义,至少要熟悉它。应该读读政治经济学,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懂这些,就难以搞清方向问题。要学点哲学,区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还应该懂得中国历史、地理等等。问:既然学理论这么重要,你开始学写作时是怎样抓紧理论学习的? 答:回想我初学写作时,理论水平低得好笑。我那时不懂哲学,也不晓得什么叫辩证法。记得有一次,我给《山西日报》投寄一篇采写左权县城关供销社收购员尹太富的稿子,编辑同志很快来信,说这篇通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写稿、投稿,还会遇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也称著作权。版权是基于创作智力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主要指作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某种权利。这一权利不是在作品发表后产生的,即使作品没有发表,甚至刚刚写了一半,法律也不准他人抄袭。 版权的内容,包括精神权利(亦称人身权)和经济权利(亦称财产权)。精神权利主要指发表作品、在作品上署名、要求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肖像权是公民一般的民事权利,不是版权。但在创作作品和使用有版权的作品过程中,常常遇到公民肖像权问题。一、什么是肖像权? 肖像是指用摄影、绘画、雕塑等形式制作的公民的形象。肖像权就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所享有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  相似文献   

20.
编辑随便谁都能干得了,编辑随便谁都能干得好。不是吗?报纸上漏洞迭出的现象刹也刹不住,可有哪位编辑怀疑自己不称职呢?手中版面再生厌出错,自我感觉依然出奇地好,“我不行我能干到今天吗?”无能而又自信的编辑不是“凤毛麟角”,“五十步笑百步”的聪明人常叫人哭笑不得。通通顺顺的文章,到手涂个身首两地,莫名其妙,端到报上还自视为功德一件。遇有涉及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的,凡不懂处舍而不用,全都不懂全都不用,于是也根本不必自己去增加一点文学修养,甚至文字水平。编辑就是一道关卡,任是圣贤文章也请屈就一下,不肯用就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