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英语习语独特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就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英汉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秋芬 《科教文汇》2009,(11):246-24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本文介绍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内涵,并对这两大策略在习语翻译上的体现进行了阐述与例证。在习语翻译上要考虑其文化特质,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建华 《科教文汇》2011,(8):140-14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习语受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制约.习语翻译中译者要充分理解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既忠实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又保留习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浅谈习语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科教文汇》2011,(13):130-131
习语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难点,亦是重点。本文从习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其来源出发,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习语翻译策略的研究,对国内翻译作了历史性回顾,分析其现状,并应用多个翻译实例探讨了异化法与归化法这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阎琦  宋倩 《科教文汇》2007,(3X):195-195,197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手段-异化和归化。本文就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进行了剖析,提出在当今的跨文化翻译中应以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9.
童龄 《科协论坛》2007,(9):215-216
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赖晓鹏 《科教文汇》2008,(4):165-165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批评家们对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文章认为,两个译本在言语信息的传达上都可谓经典之作,但是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则有很大区别: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异化原则,而Hawkes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郑娟 《科教文汇》2008,(19):252-252
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手段,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论述了归化和异化各自在文学翻译中的优势,总结认为这两种方法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助。  相似文献   

12.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两种翻译策略,它们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发展了翻译理论。日语惯用句中包含着许多日本民族所固有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地汉译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探析日语惯用句的汉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云廷 《内江科技》2010,31(5):52-53
归化和异化是中外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翻译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名词。努韦蒂在对传统的规划翻译的批判基础之上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现,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翻译观。归化和异化都是一种翻译时译者的道德态度。译者尊重译入语文化就可能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反之,则可能以归化的翻译策略占主导地住。在翻译过程中,异化的效果可以通过文本的选择和词语策略等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文学翻译,影视字幕的语言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评析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阿甘正传》汉译字幕中的运用,指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不同文化因素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5.
彭晓颖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4-244,246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是用偏向归化的译法还是异化的译法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翻译目的、翻译文本和双语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客观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归化和异化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张异化是翻译的趋势,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主张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本时译者应采用的辩证统一的两种方法;主张翻译应从规范走向描写.从客观方面,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规范相异性、不同语言规范的认同度和不同类型文体的表述方式和精确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归化与异化相互融合促进翻译中的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存在的两种方法和策略本文针对归化与异化的起源和对应之争,从而提出了应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在翻译中各取所长,以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何燕玲 《科教文汇》2012,(10):123-124
本文通过浅析英语习语理论的研究概况,揭示习语的特点,进一步引出英语习语翻译的实践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学的精髓,不断发展完善英语习语翻译理论,探讨英语习语翻译实践的问题,对提高我们每个翻译工作者的整体翻译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界就备受争议,就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方面而言,笔者认为异化翻译方法优于归化翻译方法,因为异化翻译方法更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展现给英文读者;而归化翻译方法的使用,虽然更易于被英文读者所接受,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作想要表达的意境。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来看,笔者认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0.
刘伊梅 《内江科技》2008,29(2):28-28,42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通过归化与异化两种不同的翻译手段,加强当代中国翻译工作的文化融合,以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