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初次见到侯俊,一脸质朴的样子,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他是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双控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信息学院研究生会科创中心主任、东北大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学术分中心主任。他曾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等奖,"挑战杯"辽宁省一等奖等;曾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苏州工业园命名奖学金,国家奖学金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11日至13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的统计学及其应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论坛以"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探求科学、薪火相传"为主题,由大会主论坛和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0月12~13日,首届全国教育博士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题,阐述了我国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原则和重要举  相似文献   

4.
<正>借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东风,职业教育研究也红火起来了。2016年12月17日至18日,第十一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论坛以"面向2030:职业教育的愿景与变革"为主题,聚焦中外职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理念、农村职业教育、职教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和职教学科建设等问题,吸引了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职业院校教师和职业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大会不设主席台,只有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第17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办,于2013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会议交流中心举行。大会以"知行合一、融会创新"为主题,以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推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创新与推广。本次大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等地的学者、教师及研究生共300多人参加。会议以主题演讲、论文发表、中小学教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28日,湖北高校研究生会主席论坛在三峡大学举行,湖北省15所高校研究生会的指导教师及主席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以"知行合一·求实创新"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就如何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研究生社会实践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以及高校研究生会组织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期间,武汉大学、长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委党校、武汉音乐学院、三峡大学和江汉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作了大会交流发言。论坛发出了倡议:建立湖北省高校研究生会主席定期交流  相似文献   

7.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为汇聚世界各地学者、教育工作者,分享有关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方法及成功经验,为各地教育政策制定者、学者、校长及教师提供一个研讨论坛,特定于2004年10月22日-10月2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此次大会旨在加强对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寻求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大会活动将由特邀报告、分会场报告和三个专门论坛组成。三个专门论坛为:高校论坛、中小学论坛和研究生论坛。主办单位全国教师教育学会(http://www.ecph.com.cn/dbk/ic…  相似文献   

8.
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平台,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将于2011年11月中旬在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教育技术——未来与使命。本次学术论坛设置大会报告、分会场论坛以及师生对话等多种学术形式,研讨领域内热点话题,明确学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总结博士生培养经验并探讨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2013,(12):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集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指导、理论研究、经验介绍和信息传播于一身的综合性期刊,辟有本刊专稿、专题研究、学术探索、导师论坛、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学、研究生管理、研究生德育、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化教育》2011,(7):83-83
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平台,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将于2011年11月中旬在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教育技术——未来与使命”。本次学术论坛设置大会报告、分会场论坛以及师生对话等多种学术形式,研讨领域内热点话题,明确学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总结博士生培养经验并探讨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7日至8日,“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党史党建博士点、硕士点导师和研究生共150余人参加会议,张静如、王炳林、张星星、李文、刘晶芳、罗平汉、任贵祥、杨德山、丁俊萍、齐卫平等学者与会。本次大会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历史研究”,收到征文163篇。11月8日上午,参会导师和研究生分组座谈。  相似文献   

12.
8月4日到5日,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加研究生教育合作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论坛以"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围绕"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资助模式"、"共同授予学位项目与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25~27日,汲取红色养分,勇担时代使命——全国研究生红色教育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西南大学研究生会、研究生传媒社、《含弘论丛》编辑社共同发起,得到了《中国研究生》杂志、共青团重庆市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东北大学全日制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层次、递进式、全过程"的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突出了"工程实践、分类指导"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特色;以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督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始于2003年,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点项目。第六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授、青年教师和博士生100余人参加本论坛。论坛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创新研究"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正>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将于2018年5月16日-18日在贵州省铜仁学院举行。论坛设大会主会场、分会场及"一带一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场,热忱欢迎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大会,展示研究成果或交流学术论文。会议届时将邀请英国、美国、新加坡、马来  相似文献   

17.
11月8日,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市美学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08年上海市研究生论坛——"都市文化与审美"主题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上海市十几所高校的20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收到了来自12所大学的305篇论文,143篇入围,其中优秀论文60篇,41篇获得论坛最高奖项"论坛之星"称号。  相似文献   

18.
全国博士生论坛是高起点、多领域的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是充分发挥各高校学科优势、共享优质资源、营造浓厚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9.
背景资料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纳入到课堂,教师们都期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运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亟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定于2004年10月22-2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此次大会旨在加强对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寻求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大会活动将由特邀报告、分会场报告和三个专门论坛组成。三个专门论坛为:高校论坛、中小学论坛和研究生论坛。  相似文献   

20.
为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加快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11月1-3日在哈尔滨联合主办了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和国内部分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了论坛,3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高校院校长在大会论坛上做了专题演讲。30余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生分论坛上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论坛收到学术论文180余篇。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发部分论坛主题报告,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