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对脉冲星单脉冲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是认识脉冲星辐射区辐射性质的主要手段,因此对单脉冲辐射特性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对射电脉冲星单脉冲的主要观测特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天文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教学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对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实验的需要,设计了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虚拟实验平台系统.系统由X射线脉冲星虚拟观测平台、X射线脉冲星观测数据模拟器、XPNAV实验平台及实验系统控制平台4部分构成.虚拟观测平台下载HEASARC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观测数据模拟器提供多路同步观测的X射线脉冲星观测数据,XP-NAV实验平台配置集成仿真环境并设计组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3.
利用脉冲星的辐射机制论证其高密度、高强度稳定磁场,并通过对脉冲星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了解星体塌缩情况,由脉冲星的种类及对应特点,评价脉冲星在物理学理论的实验证明及时间度量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依据脉冲星形成原理及辐射特点,考察其已有理论与新型形成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2,(31):56
科学家通过可见光波段望远镜观测到神秘的"黑寡妇"脉冲双星系统诡异的运动轨迹,其速度达到100万千米/小时。科学家将这颗"黑寡妇"脉冲双星系统命名为B1957+20,在其周围还存在一颗伴星,脉冲星发出的高能辐射流正逐渐摧毁着这颗伴星物质。"黑寡妇"脉冲星属于中子星的一种,旋转速度极快,被称为毫秒级脉冲星。科学家们通过计算表明,这颗B1957+20"黑寡妇"脉冲星需要花10亿年才能将它的伴星物质完全蒸发掉。大多数中子星具有非常强大的磁场。由于它们快速且稳定地旋转,因此天文学家们将其比喻为宇宙中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最近,科学家对蟹状星云脉冲星所发出的射电脉冲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持续周期极短的次级脉冲,这将有助于理解脉冲星射电辐射的来源。脉冲星是死亡恒星核心坍缩成中子星并磁化之后产生的,它在迅速自转的同时从两极发出射电波,波束有规律地不断扫过地球,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来就是按特定周期产生的脉冲。1967年首次被发现时,这种脉冲曾被误认为是外星智慧生命发来的信号。目前人们已发现多颗脉冲星,但不清楚其射电辐射是如何产生的。美国科学家在设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上安装了特制仪器,分析蟹状星云中央的强射电源—…  相似文献   

6.
罗素·阿·赫尔斯(右)和约瑟·哈·泰勒(左)由于发现了双脉冲星而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用获奖时的话,它已经“开辟了引力研究的新可能性”.这是脉冲星这一研究工作第二次获诺贝尔奖[第一次于1974年授于剑桥大学的安东尼·休因斯(AntonyHewish),因他在1967年发现了脉冲星],但对引力辐射这次则属首次研究. 脉冲星是旋转着的中子星,它们是由泄尽了核燃料和崩块的巨星的核形成的.雪崩到核密度时停止,形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致密夸克物质体粘滞的研究,发现奇异夸克物质体粘滞系数比相应核物质大2~3个量级,从而推得脉冲星旋转可达500~700Hz。这与观测数据很好地相符,说明脉冲星本质上可能是夸克星或包含夸克物质的中子星。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2011,(Z4):46-48
1974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新的脉冲星。它位于天鹰星座,距地球1.5万光年。它的名字:1923+16。现在,这颗脉冲星每秒发出17次无线电信号,有规律地到达地球。由此,脉冲星的信号就像一台稍不精确的天文钟。有时它微弱地变慢,有时又微弱地变快。但是这种变化是可以察觉的,并可由波多黎各的一个直径为300米的无线电天线检测出来。通过对信号变化详细的分析,科学家们推测脉冲星由两个中子星组成。信号的变化使科学家们能够看见轨迹。于是天文学家可以"用耳朵看"了。  相似文献   

9.
孙娟  马斌 《华章》2011,(17)
为减轻地面测控站的负担,提高电视卫星自主导航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电视卫星自主导航技术.该技术利用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自主确定航天器的时间、姿态、位置和速度,为电视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说,他们首次发现了可能孕育行星的一颗盘旋的岩屑碟,从而解开了行星是如何从一个脉冲星周围形成之谜。据美联社4月5报道,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红外线“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碎石碟放出的光亮的辐射线,而这个碎石碟环绕着距地球1.3万光年的一个年轻脉冲星。这个脉冲星一度是颗巨星,而这颗巨星在约10万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中崩溃了。负责这项观测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迪普托·查科拉巴蒂表示,这个岩屑碟很可能是由金属丰富的物质组成,而这些物质未能逃脱那颗超新星。这颗岩屑碟与围绕类似太…  相似文献   

1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说,他们首次发现了可能孕育行星的一颗盘旋的岩屑碟,从而解开了行星是如何从一个脉冲星周围形成之谜。据美联社4月5报道,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红外线“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碎石碟放出的光亮的辐射线,而这个碎石碟环绕着距地球1.3万光年的一个年轻脉冲星。这个脉冲星一度是颗巨星,而这颗巨星在约10万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中崩溃了。负责这项观测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迪普托·查科拉巴蒂表示,这个岩屑碟很可能是由金属丰富的物质组成,而这些物质未能逃脱那颗超新星。这颗岩屑碟与围…  相似文献   

12.
脉冲星的发现 1967年7月,英国剑桥大学穆拉德射电天文台建起了一座新型射电望远镜。它是一个由2048面天线组成的阵列,占地12 000平方米,目的是观测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闪烁现象。这个阵列昼夜不停地探测天区中的射电波,并把观测结果记录在纸带  相似文献   

13.
罗静 《神州学人》2004,(12):34-36
戴子高:1993年6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包括伽玛射线暴、中子星物理、脉冲星辐射和超新星爆发机制等。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14.
1974年7月12日,由泰勒(J.H.TaylorJr)和赫尔斯(R.A.Hulse)发现了新型的脉冲星。根据这一发现,人们可以利用脉冲双星证实引力辐射的存在,证明了爱因斯坦预言的正  相似文献   

15.
黎加厚 《现代教学》2005,(11):35-36
传感器:连接教学实验与真实世界的桥梁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每一项新的工具的发明.都会给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打开一个新的窗口。17世纪,意大利人马尔比基、荷兰人列文虎克、英国人胡克等发明了显微镜,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生物细胞微观世界;上世纪40~5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贝尔实验室先后建造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脉冲星和星际分子,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气象观测     
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测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和观测手段的一门学科。测量和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大气电场、大气电导率以及雷电、虹、晕等。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观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统称大气探测。由各种手段组成的气象观测系统,能观测从地面到高层、从局部到全球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7.
扈钰  马硕 《德州学院学报》2023,(4):16-21+38
时域射电领域观测活动经常产生海量的数据,而随着深度学习技术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以在海量的数据流中识别可能的单脉冲侯选体成为主流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脉冲星搜寻方法,使用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可以缩短搜寻时间,提高搜寻效率,同时能达到极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像素偏移值信号增强算法,采用经ImageNet预训练、以EfficientNet-B0为骨干网络的迁移学习模型,可以直接处理来自射电望远镜的原始、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集,不需要消色散,此方法亦可以应用于FRB侯选体的发现。实验证明,在来自FAST官方网站的数据集测试中,该模型可达到92.0%的召回率以及90.1%的精确率。经对比,本文提出的像素偏移值信号增强算法使得模型的Recall提高了45.8%,Precision提高了17.5%,Accuracy提高了26.3%,以及F1-score提高了31.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γ射线暴的X射线能谱特征的比较研究,认识了γ射线暴的X射线能谱的观测特性,对γ暴的X射线余辉产生机制作了归纳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翁山杉 《物理之友》2020,(4):16-17,24
黑洞由广义相对论预言,是一个由奇异面所包围、含有中心奇点的时空区域。宇宙中的黑洞特指具有观测效应的一些特殊天体。由于黑洞本身不产生电磁波辐射,在观测上,人们通过分析黑洞周围物质的电磁波辐射以及引力波事件,获得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观测证据。此外,物理学家还预言了原初黑洞的存在,在未来也有可能被观测检验,本文简要介绍人类对宇宙中黑洞的观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陆续发射升空,成像仪是主要载荷之一。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等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成像仪特性的研究分析,客观认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水平的差距和不足,为我国风云四号02星成像仪特性优化提供参考。在波段设置方面,欧美日均为16个通道,我国的FY-4A为14个光谱通道;在时空分辨率方面,各国水平相当,略有差异,可见光波段分辨率为0.5~1km,红外波段2~4km,全圆盘观测10~15min;在观测模式方面,FY-4A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MTG的灵活组合成像仪先进行一次全圆盘观测,再进行多次区域观测,不同扫描资料时间间隔不均等。GOES-R的先进基线成像仪和Himawari-8的先进葵花成像仪观测时间采用碎片化设计,即各种扫描模式交叉进行,不同扫描资料时间间隔均等,非常有利于预报员对天气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