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固定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组块练习(低情境干预)和以随机训练程序进行练习的随机练习(高情境干预)对运动技能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运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和启示,旨在丰富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为提高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实践运用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对不同结局指标、不同练习阶段和不同参与肌肉群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不同;(2)从不同结局指标来看,组块练习对动作时间和测量距离类指标的运动技能学习更有效,而随机练习对完成得分和动作速度类效果更佳。(3)从不同学习阶段看,在学习掌握阶段组块练习效果好;在迁移阶段随机练习效果好;而在保持阶段,两种练习方式对不同结局指标运动技能效果各有优势。(4)从不同参与肌肉群的技能看,随机练习对粗大运动技能和精细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均好于组块练习。  相似文献   

2.
骆媛 《游泳》2008,(6):46-49
游泳课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授大家游泳技术技能和掌握相关知识的责任,而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强身健体有着独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希望通过游泳课的教学能够达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如蛙泳、自由泳)和相关知识(如溺水的急救等),进而达到应用其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的目的。”因此,为了验证游泳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3.
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的机制主要有认知学说和肌肉激活学说,但对于两侧性迁移的特征与模式依然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应用认知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迁移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行为指标实验证实了两侧性迁移的发生和迁移不对称性的存在;通过训练掌握技能后,皮层认知电位也发生动态改变,反映了技能学习过程中认知加工的痕迹和适应性,这种变化在非练习手也出现相似的特征,从皮层动态变化结果证实了两侧性迁秽的发生;通过运动准备偏侧电位(LRP)的测量,不支持通道模式对两侧性迁移不对称性机制的解释;技能熟练后所产生的最高波幅向Cz区转移的特征以殛LRP的正确激活,有可能成为评价技能形成和熟练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实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课题,笔者就此谈点初浅的意见。一、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总目标重视德育,加强体育道德修养;掌握科学健身理论和方法;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注重能力,突出个性,培养专项特长与技能;培养和提高体育欣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知识,并具有组织和开展群众性体…  相似文献   

5.
运用系统论、技术论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的概念、地位及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教学是以体育知识理论、技术方法、技能技巧为教学内容,为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是以健身健美、娱乐游戏、医疗保健为锻炼内容,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是以专项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为训练内容,为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是以各运动项目的个人、全能赛、单项、团体赛为比赛内容,为战胜对手争取优胜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它们的目的、方法、内容、遵循的规律和评价的标准各不相同,都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同处体育运动系统的应用技术层次。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击,对276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艾滋病认知水平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艾滋病的相关知识;(2)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3)性观念和个人行为状况;(4)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5)对待避孕套的态度;(6)学校体育运动与预防艾滋病。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但掌握的不全面;体育大学生性观念日渐开放:大学生缺乏在运动伤害处理时预防艾滋病意识。并就体育院校如何根据体育大学生专业特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介绍了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在二战后是以1964年国际体育运动社会学委员会(ICSS)成立前后为界线的。文中介绍了体育运动社会学应当研究的重点;介绍了体育运动的社会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体育运动对社会的反作用功效。说明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指导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含义、意义以及机制的建构要点.把阳光体育运动设立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突破口,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1简析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强健体魄为目标,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并且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以此增强个体体质,保持健康.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9.
1 前言:90年代,中国教育界针对长期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素质教育。其灵魂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及培植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在教学方面的反映。对于体育教育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当前,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也都在积极的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对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而言,目前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本利用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体育运动的实践,探讨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理论,以便能够以新的理论去指导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培植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见突出,不容忽视,其中的抑郁型心理便是较常见的一种。 抑郁心理表现为悲观、悲伤、失助感、低自尊和绝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 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而体育运动是以兴奋的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因此,体育运动会对抑郁的治疗产生积极的效果。有关研究指出: (1)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有良好的效果。 (2)运动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抑郁通常与较低的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 (3)通过体育活动,控制感和自我控制可以得到发展。 (4)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