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改善竹原纤维的服用性能,迎合广大消费者个性化、新颖化、功能化的要求,以天然竹原纤维为原料,探讨了环氧氯丙烷、β-环糊精、含氟环氧化合物等十余种化学改性剂应用于竹原纤维的接枝改性,分析了各种不同化学改性剂用于竹原纤维接枝改性的反应历程,对开发具有多功能、高性能、好品质的新型竹原纤维及其纺织面料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化学改性剂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实验探究碱性Cu(OH)2浊液检验-CHO的作用机理。从实验结果及逻辑推理得出:从氧化醛基试剂的配制方法,以及氧化醛基的反应过程和本质来看,都应该是Na2Cu(OH)4氧化醛基而不是Cu(OH)2氧化醛基;并提出了表述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作氧化剂在拟均相体系中制备了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高碘酸钠的浓度、反应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范围内,制得了双醛含量在64.1%~90.3%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作氧化剂在拟均相体系中制备了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高碘酸钠的浓度、反应pH值、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范围内,制得了双醛含量在64.1%~90.3%的双醛淀粉。  相似文献   

5.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系列纤维形貌良好、平均直径为410nm的AAI/PAN前驱体纳米纤维,经不同温度预氧化后得到纤维平均直径约为240nm的预氧丝。通过FTIR、TG-DTA和XRD等表征手段分别计算了各预氧丝的预氧化程度。结果显示,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PAN分子的预氧化程度不断增强,各表征手段最后所得预氧化度分别为80.4%、84.4%和61.3%。另外,AAI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磁性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氧化反应的起始和终止温度,节约了能源,减缓了放热反应的速率。在综合各项测试的基础上确定了AAI/PAN纳米纤维的最佳预氧化温度为240℃。  相似文献   

6.
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醛类的特殊反应,其原理是醛基具有还原性,与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醛基发生反应的条件,改变反应物来实现银镜反应.本文主要研究Na2SO3的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料,利用Hummers法先制备了氧化石墨,再使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获得石墨烯.通过SEM和TEM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进一步确认所制为石墨烯.分析表明,所得石墨烯层数较少,热稳定性比氧化石墨更高.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纤维膜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实验设计包括前期文献调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纤维膜的制备、膜分离性能测试等部分。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型综合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助于科研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0种杂多酸型催化剂,用红外(IR)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物相分析,一并将其应用于蒽氧化制蒽醌的反应,在同样的条件下比较了Dawson结构和Keggin结构系列杂多化合物的氧化催化性能,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检验醛基的银镜反应是个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必须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才能完成。兹将该反应的原理和条件解答如下:1.醛基和羧基中的C原子是根据它所连接的基团的性质而显不同程度的电性(指由共价键中电子偏移而成的电性)。在醛基  相似文献   

11.
梁超 《海外英语》2012,(14):144-146
汉语的句法结构是所谓的竹式结构,而英语的句法结构是树式结构。汉语句子的核心是"话题+说明",而英语句子的核心是"主+谓"。在汉英句子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原文语句的性质与表现形式,灵活运用不同句式类型,以丰富译文表达。作者在该文中就汉英句子翻译中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做一些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银雀山汉简《见吴王》是至今所看到的有关兵圣孙武个人传记的最早文献,是《史记》"孙武传"的祖型。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对《见吴王》这篇文字进行重新缀合、校勘和增补。与原简本《见吴王》篇相比,作者新补缺文凡25字,将简本注释所补缺文移入正文凡25字,另将原附录残简16条共126字缀合拼入正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古史传说时代研究应注意厘清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在大量考古学资料与古文献资料未找到很好切入点之前,不易通过划分不同文化集团去归纳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而应该根据古史传说时期存在问题去做些具体的探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去归纳各种文化集团。二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传说与希腊及希伯来古神话是有根本区别的,把中国远古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事迹当作神话来看待是不对的。三是古史传说时代的官职制度、宗庙旗杆制度、原始社会组织形态、姓氏婚姻继嗣制度等有由口口相传到了西周时代而书之于简帛的情况,这些是与西周到战国秦汉时期完全不同的制度系统,是后人无法编造想象的,大体可信,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通过模拟实验舱和实际装修房子,研究了块状竹炭和粒状竹炭、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和活性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粒状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大于块状竹炭,归功于粒状竹炭比表面积大,与甲醛的接触面积大,更有利于对甲醛的吸附。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表面含有大量的MnO2,而MnO2对甲醛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因此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比未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对甲醛具有更强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上博简(二)》中的《容成氏》篇记载了上古帝王的传说事迹,内容十分重要。但是原书整理者在对竹筒进行拼合编连时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很多本来文义清楚的地方变得含混不清,全文的叙事脉络也由此而变得混乱。后经北京大学陈剑先生重新整理编连后,已基本上可以通读,但仍有几支简的位置不太好确定。拟在陈剑先生研究听基础上,对这几支简的简序重新进行编排,并结合历史文献,对简文中的相关文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6.
屈原<天问>叙事,确有5处因错简而致结构紊乱、次序不清的现象.重新整理原文的叙事层次,并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尝试分析其韵式,对读懂<天问>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Study on oxidizing cellulose to 2.3-dialdehyde cellulose by sodium periodate (NalO4) was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pH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oxidant concentration, oxidation time. the particle size of 2,3-dialdehyde cellulose and alkali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dialdehyde concentration ot cellulos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dehyde group content was created whil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lkali treatment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most princip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aldehyde group content of 2,3-dialdehyde cellulose were found out and the best oxid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pH was 2.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45℃. the mass ratio of cellulose to NalO4 was 1/2, the reaction time was 4 h, the alkali 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70℃ and smaller particle size was 0.80 mm.  相似文献   

18.
从对竹简《老子》及其他史料的研究中,可以断定:确有两本《老子》,一为原本,真正的古本;一为扩本,现今通行本;原本《老子》不分上下篇,作者确为老聃;扩本《老子》的扩写者很可能是关尹,不是太史儋;太史儋当为原本《老子》的传抄者。  相似文献   

19.
竹缠绕管廊现已凭借清洁无污染、成本投入低、承压性能强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并在建筑领域实现了规模化普及与广泛应用。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竹林种植规模居全球榜首,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大力发展竹缠绕复合材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较大作用。目前,竹缠绕管廊已投入生产使用,然而缺乏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分析竹缠绕管廊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工程对竹缠绕管廊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