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畏惧写作,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写作是在浪费时间。如何帮助并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写作甚至爱上写作呢? 一、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写作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我一直坚信文字有无限魅力,在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范读些精心挑选的优美、精彩、深刻的短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举了学生学习数学时畏惧心理的表现,浅析了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以及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与厌烦心理,真实自由地表达心声,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在作文指导上要使"巧"劲,化难为易,巧用对比,轻批重改,让学生真正得到有效的写作帮助。  相似文献   

4.
微习作具有"言文微小,写作即时"等特点,即时的观察,即时的心境,即时的感受,即时的表达,能真正让儿童的习作成为"我手写我心"。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就是积微成著的过程。微习作,耗时少,针对性强,减轻学生动笔的压力,消除习作的畏惧心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5.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与厌烦心理,真实自由地表达心声,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在作文指导上要使“巧“劲,化难为易,巧用对比,轻批重改,让学生真正得到有效的写作帮助.  相似文献   

6.
三年级的学生在面对作文的时候心存畏惧,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文本素材和生活化的素材,打开他们的语言之门,让写作变得轻松快乐。  相似文献   

7.
马士民 《辅导员》2009,(21):35-35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此时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尤为重要,教师对此的思考也要比平常更多。教学中,笔者如此尝试起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学生学习数学畏惧心理的表现,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愉快的学习数学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怎样使你的学生在良好的心情下学习呢?这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把握学生学习情绪息息相关。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帮助学生排除畏惧、畏难等消极的学习情绪,才能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一、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情绪。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看不起自己。”这就是畏惧心理的表现。学生产生畏惧的根子是产生差错。为了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每到上作文课,学生便哀声叹气,甚至叫苦连天;打开作文本,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对作文存有畏惧心理应是主要因素。 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呢?我曾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罗美华 《小学生》2013,(9):114-114
中年级作文教学起步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和写作乐趣,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中感到需求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力求让学生作前乐意,下笔有言,成文自如。如何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呢?一、要注重形式活泼多样起步训练要体现中年级的特点。第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件让学生畏惧、老师头疼的事,费时费力而又见效缓慢。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费尽了力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想写也不乐于写作文。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认为,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使作文变难为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写作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享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我的我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畏惧心理,本文试图就学生存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学习足球基本技术时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特征及消除畏惧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对习作心存畏惧心理;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写起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无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讲究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为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田径教学中表现出学生的畏惧心理,分析其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性,增强良好的意志品质,重视准备活动和示范动作,强调学生自我保护与互相帮助,强化课堂管理,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等,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模仿,消除畏惧心理,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参与活动,让孩子品尝到作文的乐趣。让学生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的孩子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它是一项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地进行作文,提高习作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宽松练笔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房中万 《考试周刊》2011,(61):61-62
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不怕作文。要让学生不怕作文,可以从最简单的模仿开始,让学生有话说.但要真正写好作文,最关键的还是要多阅读。  相似文献   

19.
张小英 《考试周刊》2012,(77):39-3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孩子为作文感到焦头烂额,一说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可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是作文教学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学生怕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是学生感兴趣。“集体作文”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既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