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辨率GIS影像在建筑物提取时由于高分图像细节丰富也增加了一定的噪声,使得提取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的高分辨率GIS影像建筑物提取模型。首先结合图像的纹理特征分别对形状信息的权重值和光谱信息的权重值进行设置,并以此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将纹理、形状、空间特征引入到最近邻监督分类的特征空间中进行分类,接着采用知识规则将分割图像进行细分类,最后采用Sobel算子对建筑物轮廓进行边缘检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较目前常用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建筑物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遥感图像的分类的原理入手,比较分析遥感图像分类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具体分类方法及特点,运用某地区的遥感影像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5)
现阶段,遥感图像具有相对丰富的数据信息,纹理信息也不例外。遥感影像在纹理方面的分析研究已经逐渐发展为提高遥感影像具体分类精度的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提取相关的纹理特征,实现影像的成功分类。本文就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分析,然后有效结合遥感影像实际纹理特点,利用专业化的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对其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另一方面,介绍了纹理特征在遥感图像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肝包虫病进行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有必要对基于影像的病症自动分类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肝包虫病CT影像特征,提出一种结合纹理特征提取和稀疏编码的肝包虫CT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分割算法从腹部CT图像中提取肝包虫病灶区;其次,结合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和多尺度局部二值模式(LBP)对病灶区进行纹理分析,并采用稀疏编码技术对局部纹理特征编码;然后,应用多尺度最大池化法整合局部编码特征得到描述整幅图像的特征向量;最后,根据病灶图像的特征表示,通过线性支持向量机(SVM)完成对肝包虫图像的自动分类。在对比实验中,与基于Gabor滤波分类方法和基于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总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4.97%和20.5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特征具有高的类区分度,能有效实现肝包虫CT图像的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5.
将GoogleEarth影像引入到土地资源分析领域,基于GE影像,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去噪等预处理和增强处理,然后根据武汉市矢量地图裁剪出武汉市行政边界;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初步处理图像,将获取的分类结果结合具体地形图再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较理想的武汉市遥感图像分类结果;最后对武汉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决策树分类方法是一种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来获得分类规则的方法,能够融入影像以外的各种知识,有效地将各种用于植被、水体和土地的分类知识以及空间纹理信息结合起来[1],本文尝试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之上,结合光谱特征提取值和纹理信息特征提取值对Landsat5 TM影像进行分类,寻找提高土地分类的精度和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TM遥感影像的玉米地专题信息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M遥感影像中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是目前遥感界的研究热点,也已成为遥感信息生产流程中的瓶颈环节。本文分析了耕地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研究现状,选取了吉林中部和辽宁省东北部作为研究区,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区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提取了玉米地专题信息,玉米地信息的提取精度为85.5%。根据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多特征空间的遥感影像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特征空间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处理实现 遥感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采用多特征空间的方法将玉米地信息分为光谱特征空间、形状特征空间、区域地学特征空间和干扰特征空间,应用ERDAS8.5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的knowledge engineer模块的开发功能,设计了基于多特征空间的玉米地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使用专家库对玉米地信息进行了自动提取,提取精度为92.9%。从基于多特征空间的分类结果与监督分类结果的比较发现,基于多特征空间的自动提取方法可以提高专题信息的提取效率,对未来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远程教育中云存储机制下存有海量图像数据,在海量数据中存在大量与需要检索的特定图像特征相近的冗余图像,传统的基于图像特征的分类方法,由于关键帧准确性较低,造成图像分类不准确,导致远程教育中图像数据的检索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图像数据优化分类方法。对可能是冗余的图像数据进行微调,使待检索图像关键帧处于准确的变化区间内,利用图像校验方法,消除冗余图像,对校验结果进行二次检验,降低了建立图像数据特征关联的偏差,实现了对图像数据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对远程教育中云存储机制下的图像数据进行准确检索。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处理是通过利用一系列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图像融合、投影变换、图像镶嵌、特征提取、分类以及各种专题处理的过程与方法。文章结合林芝县地区的遥感影像,主要介绍如何利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影像的影像融合、影像镶嵌、影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  相似文献   

10.
遥感图像监督分类需要充足精确的标注数据训练分类器,然而数据标注需要人工参与,很多任务难以及时获得符合要求的监督信息,不利于影像分类。半监督学习是一种利用少量标注数据和大量未标注数据共同训练分类器的机器学习方法,能从机理上减少人工参与,提高效率。本文引入一种半监督方法——平方损失互信息归一化模型(squared-loss mutual information regularization,SMIR)实现遥感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监督信息的条件下,SMIR能够利用标注数据与未标注数据,直接构建多类分类器,其影像分类结果优于经典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OLI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影像预处理对影像数据进行归一化建筑指数和主成分分析运算;采用监督分类中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选择精度评价最高的最大似然算法提取了城市建筑用地信息。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Rough集理论应用到图像智能增强预处理中,从利用原有特征集表达知识图像的方法出发,选出对于分类最有效的特征,并给出重要的相关特征的不同组合,从而实现系统特征选择。不但为肿瘤图像信息解译和认知科学提供了研究方法,而且为实现图像的智能化处理指出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邸向红  侯西勇  吴莉 《资源科学》2014,36(3):463-472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前提。鉴于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多样性显著而分类系统研究相对不足的现实,本文简要论述国内外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适用的遥感数据类型和制图精度,并从陆海耦合的角度出发回顾国内滨海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优化方案,包含8个一级类型和24个二级类型,较全面地涵盖了全国海岸带的土地资源类型,并从海岸带区域的特征出发,强调了湿地资源的细分;应用该分类系统,基于Landsat TM影像建立解译标志,并对2010年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制图,表明该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研究可为全国尺度海岸带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土地利用管理与规划、海岸带综合管理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LandsatTM影像研究城市空间形态,获知城市演变规律,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城市遥感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本文提出了监督分类方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变化检测研究的方法,并对城市变化发展的驱动力进行的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的南四湖湿地干旱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和PDSI(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指数数据以及干旱年份(2002年)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南四湖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和干旱背景,并利用干旱年份的5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并作为湿地对干旱响应的特征指标,研究了2002年南四湖湿地干旱特征,揭示了湿地对于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着重分析了干旱对湖泊湿地植被的影响,并讨论了极端干旱对于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近60多年来南四湖湿地增温趋势明显(R2=0.21,P=0.0002),干旱趋势不显著。2002年是南四湖湿地自1951年以来降水最少年份,也是严重干旱年份(PDSI-3);②干旱导致湿地水面持续减小,湿地植被NDVI和植被面积存在先升高后降低特征。在受到轻微干旱时,湿地植被NDVI略有增加;当发生中度和严重干旱时,湿地植被NDVI急剧下降,且小于多年平均值;③从空间格局看,2002年10月份南四湖中的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干涸见底。湿地干旱初期,随着水位下降植被向湖心扩展,湿地NDVI上升;而后随着湖盆出露和干旱加剧,植被开始由湖周边向湖心不断死亡,NDVI下降;④极端干旱事件对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有显著影响。因此,进行景观格局年际变化分析时需要格外重视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短时间内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术定义是学术研究中一种基础性的知识。科技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定义,对定义进行自动抽取是知识抽取的一种应用。这些定义具有一定的特征与规律,利用这些特征与规律形成规则对定义进行抽取是常见的方法。定义抽取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规则构建。文章通过对定义语句的结构方式和分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规则的学术定义抽取规则构建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模式规则、句法规则以及加权词规则,构建学术定义抽取所需要的多重规则。  相似文献   

17.
湿地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水文环境资源,及时、准确的监测湿地的水体信息具有重要意义。虽然Sentinel-2A数据相较于Landsat-8影像作为新兴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源名具有较多优势,但在湿地的水体信息提取的应用效果是否具有众多优点,仍是未知,因此,本文选取扎龙湿地研究区内的Sentinel-2a和Landsat-8影响各一景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分类方法提取湿地的水体信息,验证两种数据源的分类结果精度,结果表明:a.基于影像光谱特征差异和水体指数的可分性Sentinel-2A都高于Landsat-8影像,且提取结果显著。b.Sentinel-2A相较于Landsat-8影像提取得到较高的精度,水体信息用户精度87.31%,总体精度达85.8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entinel-2A影像数据相较于Landsat-8数据在复杂的小尺度湿地提取水体信息的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作为湿地的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周林飞  姚雪  芦晓峰 《资源科学》2016,38(8):1538-1549
BP神经网络因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大规模并行处理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遥感影像分类中,但是该方法训练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且收敛速度较慢,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相容粗糙集的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本文以双台子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基础,利用相容粗糙集理论对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得到的数据作为新的训练样本,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建立BP神经网络的湿地覆被分类模型,进行湿地覆被信息提取,将分类结果与单纯的BP神经网络以及粗糙集样本属性约简预处理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容粗糙集的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可以剔除训练样本中的噪声数据,提高网络的训练成功率,缩短网络的收敛时间,分类效果较好,其总体精度达到91.25%,Kappa系数为0.8969,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分类结果高7.92%和0.0926,比粗糙集样本属性约简预处理方法的分类结果高3.03%和0.0357,是一种有效的湿地覆被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计算建筑物、农田、裸地、道路、林地五类常见地物的灰度共生矩阵并统计纹理特征值,以建立影像纹理样本库。使用与建立样本库相同的方法处理待测影像,通过计算样本库与待测影像纹理特征值的最小欧氏距离实现影像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待测图像正确识别率为92%,说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影像纹理特征是一种有效性的图像分类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研究区十年LandSat5/TM影像和LandSat8/TIRS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和分析了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内湖泊水域湿地时空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2007年水域湿地面积最小,2013年最大,2007年~2011年变化不明显,2011年~2013年明显增长,2013年~2015年逐年减少,总体上呈现波动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图牧吉泡子西北方向明显缩小,头道泡子和二道泡子东北方向扩张较明显,哈达泡子西南方向明显增加,三道泡子具有向四周扩张特征。降水变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气温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湿地生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