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芬顿试剂为主的PMMA化合物的制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目前工作中人们研究的重点和工作要点,也是现代化工程领域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部分。本文采用了分散聚合法制备方式为主,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水和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来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制备PMMA微球的方法和要点,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芬顿试剂为主的PMMA化合物的制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目前工作中人们研究的重点和工作要点,也是现代化工程领域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部分.本文采用了分散聚合法制备方式为主,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水和乙醇作为分散介质来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制备PMMA微球的方法和要点,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聚乙二醇为致孔剂,V-50为引发剂,采用悬浮乳液聚合法制备多孔PS微球。以PS微球为吸附剂,水中硝基苯为吸附对象,探讨致孔剂、溶液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6000为致孔剂,致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1∶3时可以制得吸附效果较好的PS微球,吸附平衡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属于优惠吸附。  相似文献   

4.
对比了醋酸乙烯(VAC)在传统聚合中和超声波辅助聚合中的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粒径分布的差别。在VAC聚合过程中外加超声波环境,单体转化率从92.5 %提高到98.8%,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从136.7nm减小到101.4nm。在超声波辅助VAC乳液聚合中,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及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靠超声波产生的自由基不足以引发聚合反应,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在引发聚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单介绍了超声波辅助乳液聚合的机理,超声波可以连续提供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的作用是使死聚合物链变的有活性,导致单体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李春艳 《科技风》2013,(5):7-8,21
本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通过热缩聚法与悬浮法相结合制备中间相碳微球。本文分别探讨了在360℃与380℃下恒温3~5h制备中间相碳微球。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结构分析,采用SEM对中间相碳微球进行形貌分析,采用TGA对所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进行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聚合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使得MCMB的粒径变小,球径分布变宽,球体表面更加光滑,制备的中间相碳微球形貌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造影剂的颗粒度,减少血池造影剂透过血管壁向组织间质渗出,影响血池造影剂的造影效果,采用液中干燥法( in-liquid drying method)制备了三碘苯酚乙基纤维素微球,研究了三碘苯酚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对微球成球性,粒径以及载药量的影响,发现两者的比例为1:2时成球性最好,所得微球为规整的球形,微球粒径最小,平均粒径D50为3.68um, 载药量为41.4%。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淀粉、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分别讨论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淀粉与单体配比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58℃左右预糊化30min,引发剂用量0.3g,淀粉与苯乙烯质量比1/2(20g/40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小时,可达最大接枝率56.2%.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塑料薄膜填充的需求,如何制得颗粒粒度小、分布窄、分散性好的纳米硫酸钡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纳米硫酸钡的分散性,采用碳酸钡为原料,利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硫酸钡粉体,考察了改性温度、改性/搅拌时间、搅拌转速、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硫酸钡制备的影响,对影响粒径大小的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为了解决纳米硫酸钡制备出现的团聚、结块现象,将小颗粒硫酸钡进行湿法改性研究,获得的优化工艺为:改性温度为60℃,改性/搅拌时间为25min,改性转速为3000rpm,改性剂用量为4%,可以制得活化度为98.81%、吸油值为20.28%的透明、稳定、分散性好的纳米硫酸钡。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业     
《中国科技信息》2006,(14):9-15
粮食作物对化肥的需求分析;电导滴定研究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化纤发展与装备进步(二);组合水处理工艺除藻效率探讨;RRB分布模型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10.
杨俊  陈青松 《复印》1998,(1):47-51
本文系统分析了悬浮共聚合法制备色调剂的成粒机理,并且指出了悬浮共聚合制备的色调剂的关键技术在于实现含有颜料粒子的混合单体相在水分散介质中的均匀良好的分散和维持分散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摸索最佳制备方案,检测该微球的各项性状,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nm±26nm,粒径分布150nm-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d、2d、3d、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d、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包裹双重机制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EG)、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EHMA为原料合成双键封端的聚氨酯(PU),再将PU改性丙烯酸酯制备复合乳液(PU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PU与PUA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U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共聚反应,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单体的转化率和凝胶率均提高,引发剂的适宜用量为0.5%;增加PU用量,PUA乳液的稳定性增强,粒径减小,乳胶膜的耐水性变差,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2,(12):59+56
根据自由基聚合原理,在室内合成了一种pH敏感水凝胶。通过研究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pH敏感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n(丙烯酰胺)=4:1,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h。考察了介质pH值对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pH敏感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3-193
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制备出MnO2海胆状微米空心球、纳米团簇、线团状纳米球结构,同时对α-MnO2纳米团簇,ε-MnO2纳米球结构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该法制备的MnO2粒径均一,形貌可控。其制备工艺具有过程简单、合成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样品结晶性好、无需表面活性剂、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这为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而且可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俊  陈青松 《复印》1998,(1):24-26
含有引发剂、颜料的单体混合相均匀分散于含稳定剂的水相中,加热搅拌悬浮聚合成色调剂。粒度控制的相关条件实验表明:合适的搅拌转速和非离子型稳定剂是获得具有合适粒度的色调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婧  陈馥 《内江科技》2012,(8):25-26
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对合成条件中的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反应物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丙烯酸中和度80%,AM:AA(g/g)=0.3,引发剂用量1%(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0.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经试验,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于常温常压下,吸水率可达281克/每克树脂,吸生理盐水率93克/每克树脂。  相似文献   

17.
由于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铁颗粒在电子、环保、生命科学以及机械等行业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液相法就是在均相溶液中,利用各种途径引发的化学反应,通过均相或异相成核及扩散生长而制备出粒径可控、分布窄的纳米材料。介绍了冷冻干燥法、电化学沉积法、微乳液法等制备纳米铁颗粒的方法以及液相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一霖 《内江科技》2013,34(5):50+25
本文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合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P(AM-SA),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元素分析法分析聚合物组分,研究了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都是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酰胺(AM)10.000g,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AM的0.75%(摩尔比),表面活性剂(SD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AP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25%,在N2保护下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转化率可达86.7%,制得的产物分子量可达×106数量级,具有最好的增粘性能。  相似文献   

19.
单分散性陶瓷微球由于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在高科技陶瓷、催化、医药、分离、提取等领域得到了足够重视并且应用广泛。本文对陶瓷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各制备工艺的原理及应用,并阐述了各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引发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与马来酸酐(MA),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探讨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对该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单体摩尔比MA:APEG=2.5:1,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聚合温度75℃,反应时间6h。合成的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用其拌制混凝土,在保塌性能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强作用都要优于市售同类减水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