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静  杜侦 《职教论坛》2014,(6):92-96
英国学徒制教育作为职业人才的培训制度,从中古传统学徒制过渡到当今的现代学徒制,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具有典范作用。本文在概述英国传统学徒制的背景、内容、实质、意义后,重点分析了英国现代学徒制在制度设计、规模、主体、评价上的特征,以期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制度。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推动行业、企业培训专员人才,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匹配,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主要从多个角度对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一种自我革新和发展,它既保持了传统学徒制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优点,又突出了学校知识教育。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现代学徒制,并在降低失业率和提高经济成就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英国是现代学徒制实施较早、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广东职业教育改革中学习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可有效解决教学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发展农村现代学徒制,可以促进广东教育公平。现代学徒制的借鉴将为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职业学校产生之前,传统学徒制曾经是人们学习的普遍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学徒制的发展演化过程,分别对传统学徒制和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内容和特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学徒制的历史源起、发展阶段以及内涵特征,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中,探讨师徒关系的演变及现代学徒制下构建新型稳固的师徒关系的重要性。时下兴起的拜师学艺之风气,是承袭传统、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印刷技术专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以印刷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题体系设计为切入点,对印刷技术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稳定的师徒关系是现代学徒制能否成功构建的重要基础。师徒关系从私人发展走向制度发展,经历了个体手工业学徒制时期、传统行会学徒制时期、企业学徒制时期以及现代学徒制时期等四个阶段。在现代产业形态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影响下,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不断向制度化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师傅管理规范,完善师傅资格评价等级;重视师傅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师傅培训体系;采取师徒双向选择,形成双向互动学习与反馈;规范学徒评价标准,促进学徒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国外一直比较关注学徒制研究,但研究焦点从传统学徒制转向了学徒制体系(Apprenticeship-system)、极端学徒制(Extreme-apprenticeship)、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和现代学徒制(Modern-apprenticeship),更加关注建构校企合作、融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现代学徒制。基于此,未来的学徒制研究将集中在构建以深度优化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与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结合多学科且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学徒制体系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学徒制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近30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聚焦于中外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特征与作用,并深入开展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代表的传统学徒制个案研究,以及对中外传统学徒制、中国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总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职业教育视野出发,在清晰界定传统学徒制概念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国外传统学徒制研究成果的营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充分研究中国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深入考察中国传统学徒制的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多开展以小见大的微观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切入,强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将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融入现代高职学历教育之中,与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双主体育人,通过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招生招工、教学方案、制度建设和证书获取等实现了二者的融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对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应当把它看做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内涵的关键抓手。现代学徒制不是简单地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恢复传统学徒制,时代背景赋予了它全新内涵。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的策略应当从对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的分析中去寻求。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现代化、面向产业的现代化、指导方式的现代化与培养标准的现代化。由此构建的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制度构建具有公共性的师徒关系,根据现代产业的特点进行学徒训练内容开发与机制构建,对师傅的指导能力进行专业化训练以及开发具有统一性、权威性的学徒训练标准。  相似文献   

12.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现代学徒制是在改革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的角度,探讨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研究其实施的主要框架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学徒制与教育现代化密不可分,它对教育现代化具有依赖性,将它纳入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发现它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现代特征在于它具有国家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等"现代性"特征。在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应遵循其"现代性"增长的要求,在国家支持下,在各项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其理性、民主、多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继教育部出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之后,人社部和财政部今年联合下发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学徒制试点的文件,两者分别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教学运行与管理、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新型学徒制试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比发现,两者在试点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教学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但也在出发点、视角、利益主体、政策关注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如果仅从教育部方案出发或者仅从人社部、财政部方案出发都存在较大困难,所以需要把两个实施方案相结合,做到职业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教学管理科学有效,多部门协同推进,才能有效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双元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企业学徒制都是工业化时代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分析、比较三种学徒制形式,相互补充、借鉴,对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一、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访谈发现,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度较低、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意愿不高以及部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积极,甚至中途退出等方面。学徒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直接成本收益、学徒制合作企业以及传统文化是影响现代学徒制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可通过建立技能认证制度、构建学徒制内部及其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发展通道、设计科学的学徒薪酬体系、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创新学徒制宣传模式等策略增强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学徒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言传身教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提出的, “现代学徒制”使高职类建筑专业从单纯的学校培养人才,扩展到与社会、企业、技工师傅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使单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徒制”,发展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代学徒制”.从分析现代学徒制入手,总结高职类建筑专业与现代学徒制契合点,为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依据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学科间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在应用技术大学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对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作出了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不仅要着力解决当代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还要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近现代以来,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学徒制话语的不断输入,影响乃至切断了本土有序传承,造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传统危机。中国传统学徒制在传承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实践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传统资源支持。但这些资源尚处于“冻结”状态,化解中国特色学徒制传统危机需唤醒“被冻结的资源”,进行传统学徒制资源的价值重估、话语重释与实践创新,探索出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助力中国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学徒制是博士教育的主要方式,但传统学徒制有诸多不足,已不适应现代博士教育。现代认知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教育整合而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可以在现代博士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实施现代认知学徒制需要改变单一导师模式、确立集体负责制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着力加强学科点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