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懿焘 《东南传播》2022,(6):109-111
随着社交视频网站的兴起,美食短视频迅速成为传播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哔哩哔哩美食短视频为例,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饮食文化视频传播的特点。研究发现,互动传播是美食视频传播的重要特征。在虚拟身体共在、构建屏障排斥局外人、共同关注和情感共享基础上形成集体兴奋,获得情感能量,从而促进饮食文化传播,是视频平台饮食文化互动传播的核心逻辑。  相似文献   

2.
张培培 《出版广角》2021,(17):85-87
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群体内部的互动行为与价值生产模式,为短视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东京奥运会作为运用短视频传播赛事的首届奥运会,开启了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传播的新图景.文章通过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传播形式、内容创造、创新模式三方面探讨东京奥运会短视频的传播实践,并基于互动仪式框架指出奥运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价值生产,以及用户的情感能量与资本符号的积累模式,从而探寻短视频发展新风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作品分析法,结合抖音APP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仪式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中互动仪式链的建构,就如何制作更受人喜爱的文化类短视频为传播者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B站红色互动短视频实践案例《抉择》的仪式进程进行了剖析,提出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的推广路径:优化宣传策略,激活仪式前提;策划推广内容,满足仪式要素;活用仪式产出,巩固情感能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相关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后疫情时代为恢复经济发展秩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原本消失的地摊小贩重生于大街小巷。与此同时地摊也在成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热词之后,进入到仪式传播的语境,本文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对文化场域中"地摊经济"所构建的互动仪式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地摊经济"通过互动仪式满足了网友的情绪宣泄的同时,实现了积聚情感能量、传播正确价值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视频直播将成为"两微一端"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用户量、传播力迎来更大突破,"边走边看边播"和具有"临场感"的移动视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因此笔者以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分析了直播间内部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壮大,短视频成为受众使用率最高、黏度最强的媒介传播形式。作为最大众化的视频传播形式,短视频视觉化的强参与性、强互动性等媒介特性,引发了卷入、围观、俘获的受众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受众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短视频平台中的受众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短视频传播中受众卷入、围观的内在原因,以及受众被短视频俘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8.
张冉 《新闻前哨》2023,(4):38-4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行业的勃兴,与汉服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得以广泛传播。汉服文化短视频在满足用户自我展演和获取信息的同时,借助情感表达唤起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在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的核心机制影响下,抖音平台汉服爱好者的互动仪式得以构建。汉服爱好者在互动仪式中收获的情感能量驱动社群集体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红色档案文化传播逐步由单向传输向多向互动转型,互动促进个人及群体情感能量聚集,并进一步推动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扩散。文章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纪录片《红色档案》为例,结合互动仪式的四个启动要素,分析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理及其效能,阐述“互动仪式”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档案部门积极构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提升红色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曾丽红  李家慧 《传媒》2019,(16):44-46
自2018以来,抖音上一系列旅游短视频相继捧红了重庆李子坝穿楼轻轨、西安永兴坊摔碗酒等景点,许多旅游城市因此成为“网红城市”,“抖音打卡”成为一种新的旅行目的和消费时尚。基于此,笔者引入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深入分析抖音旅游短视频互动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探究其蓬勃兴起的情感社会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程瑶 《今传媒》2023,(2):118-1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视频化”时代正在悄然到来。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视阈下反应类视频的传播逻辑,分析了反应类视频在摄制和传播过程中如何调动受众的情感,激发受众的认同。研究发现:反应类视频是通过前台表演下的互动仪式构建,引导受众情感的聚焦,从而衍生出共享体验。本文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对反应类视频传播中存在的弊病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视频行业的规范生产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语境的话语传播受多元文化背景、谈话者权力关系、传播活动属性等因素制约.运用互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基于《非正式会谈》的语料,从话语形态表征、话语互动实践、话语权力博弈三个方面展开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传播是以日常交流会话形式呈现的,话轮构成主要以句群或者语篇为主,话轮争夺以合作型故意打断为主,会话秩序较为正式,有间性提问穿插;说话者通过互动修辞手段和建构多重话语展开话语互动实践;跨文化语境中的会话具有"权力博弈-文化认同"的特点.跨文化语境中的冲突难以消除,但是通过调整话语手段可以消弭文化鸿沟.跨文化节目的话语内容应当以意义共享为前提,构建宽容开放的话语互动平台,以理性和尊重破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3.
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而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①。互动仪式链生成依赖于四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形成封闭的圈子,对于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权 《新闻世界》2012,(10):183-184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动因的情感社会学理论。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综述和对当前传播研究“缺乏对人的关注”困境的分析,探讨了该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笔者认为,SNS可以看作由互动仪式链构成的虚拟社交网络,用户使用SNS在根本上是为了获得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15.
赖珏 《今传媒》2023,(8):52-56
国际体育赛事直播肩负着凝聚社会力量、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国家认同等传播使命,具有竞争性和观赏性,吸引了诸多观众。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网络视频直播逐渐成为了青年网友观看视频的首选,直播间的弹幕作为表达介质,给他们提供了情感互动和集体狂欢的技术空间。本文基于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2022年腾讯体育女篮世界杯直播中的互动仪式机制,旨在研究青年群体的表达方式、情感样态和价值认同表现。  相似文献   

16.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提出者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认为,社会学研究应以微观现象为基础,而微观研究应以互动仪式为基点,即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社会个体间发生的小范围面对面互动活动可以通过有效的情感联结与际遇转化,构建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动仪式链。【目的】为研究当下较为火爆的文化访谈节目是如何引发受众情感参与和话题互动,并最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广泛互动场域的。【方法】文章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观照部分文化访谈类节目。【结果】得出了文化访谈类节目中,颇为成功的五种情感联结范式,以及节目的互动仪式运作机制。剖析这些理论机制,梳理并总结这一理论在节目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与转化,在当下激烈的传媒竞争与节目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研究表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与社会生活高度链接的文化访谈类节目颇具启发性与指导性,纵观当下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访谈类节目,无不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世靖  许艳玲 《新闻知识》2023,(7):65-70+95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电子竞技首次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电子竞技逐渐被主流赛事接纳,大众对于电子竞技的正向认知也在加强,电子竞技的玩家、粉丝和电竞赛事的观众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大型规模化赛事中甚至出现了观众的现象级反应。本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传播理论,对电竞赛事观众相关的视频内容和网络文本进行文本分析,探究电竞赛事中观众互动仪式链的内在运行机制,强调赛事观众的边界设置、相互关注、情感连带和群体兴奋,总结该互动仪式链产生的多重有效结果,并尝试搭建电竞赛事观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为电竞赛事行业未来发展提供观众情感结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瑜  王圣祯 《传媒》2022,(3):93-95
近几年,VR视频在国内发展与使用呈现递增趋势,并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随之VR视频的传播内容、传播策略、媒介深度、理念形式等成为VR视频优质化传播的对接需求.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宏观研究背景,对VR视频传播模式的搭建以及衍生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厘清当前VR视频的传播立意与传播形态的发展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19.
牛斌花 《东南传播》2024,(2):105-107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老年群体逐渐触网并成为“网红”。“银发直播”成为老年群体跨越代际鸿沟的主动性表达。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抖音银发直播的参与式观察发现,银发直播以短视频吸引互动参与者“到场”;以情感投入程度对局外人设定边界;以建构直播模式和“云监工”型互动实现共同关注;以老年网红的身体展演为核心搭建情感连带。长期的直播互动,完成了代际间群体团结和道德感的养成;对“神圣物”——银发网红和情感能量的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代际鸿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以2016年反转新闻的典型——"罗尔事件"为例,剖析这起网络事件中互动仪式链的生成、变异、断裂及修复.以"情感能量"为关键词,分析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中的互动仪式链生成更大情感能量的原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时代,"情感"在社会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在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加以重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