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从逻辑意义上,二者的内涵外延不同;二者存在着选拔功能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与少数学生、重知识与重能力、重视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与忽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对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联系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并依据一定的条件会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笔者认为,三门峡地区之所以能创造出以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瑰宝——民间传统戏曲,这离不开使其生存发展的良好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探究能使其良好生存和发展的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揭示三门峡地区传统戏曲产生和传承与其人文的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中国通识教育的兴起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关,通识教育可以使素质教育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变得更为实在;素质教育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把握素质教育之精髓可以使通识教育更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从根基上尚须加强文史哲学科的建设,全方位地深化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这首先是大学领导集团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首重理念以素质生成为本,表明教育目标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换.这一转换引发了教育着眼点在社会与人之间的重新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二重理念.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需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本作保证,这是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它们相互派生、相互蕴含、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首重理念以素质生成为本,表明教育目标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换,这一转换引发了教育着眼点在社会与人之间的重新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二重理念。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需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本作保证,这是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它们相互派生、相互蕴含、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鲁红 《辽宁教育》2001,(10):19-20
素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它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五个方面的素质教育相互联系,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者虽然侧重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因此,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能明明白白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才是一位好老师。今天,素质教育成为了主旋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含蓄教学和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由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公安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五个方面构成,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只有把面向岗位的职业教育融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安院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就人们普遍的道德信仰和道德价值而言,历史地存在着民间道德范式与制度化道德范式。在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中,虽然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存在着道德价值的同一性基础,并且保证了道德文化的稳态性,但由于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的自身价值逻辑存在差异,需要在新形势下通过价值认同来促进制度化道德范式与民间道德范式的同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