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生的家庭作业(homework)很有趣,因为它们非常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们在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学会许多课本内外的有益常识。当数学(maths)课讲到货币(currency)计算时,老师会安排大家放学后与父母一起去购物(go shopping),学生们自己学着付钱,并计算找头。地理(geography)课后老师不是让学生给地图涂颜色,而是带他们实地参观一个机场(airpoit)。在那里,他们可以采访乘客(passenger),询问他们去了哪里,又将到何处去,一边询问,一边在事先准备好的地图上找到具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①教学环境充分民主自由,让学生放飞思维、解放行为;②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③数学学习融干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再创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课程生活化应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  相似文献   

5.
张斌 《考试周刊》2011,(39):75-75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激情班徽     
那一天,那一徽,那一课,让我难以忘记。一向坚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我在那一天意外地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是语文”。  相似文献   

7.
品德课程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归宿,同样也是品德课程进行的过程和手段。我们要把品德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内化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品德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整体感知和感悟语言,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朱春梅 《教师》2011,(16):70-70
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试试。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11.
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重残疾学生受能力限制,往往不能达到一些复杂活动所包含的全部技能要求,"在生活参与和体验中学习"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育训练过程中为多重残疾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化生活环境,让每一个儿童最大限度地融入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避免因学生无法通过视觉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产生片面理解;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帮助他们获得实物的整体概念;鼓励学生部分体验其中,从而使他们在参与、体验和感受每天整体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掌握相关的使用知识与技能,促进已有的生活适应技能和社会适应技能的运用和提高,新技能的获得和发展.根据多重残疾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让多重残疾儿童在生活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它具有以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秦庆华 《课外阅读》2011,(3):214-215
在习作教学中,“写不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是其原因。农村学生生活天地广阔,教师应帮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写”;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勤写日记,再加上课堂上的教学指导,让学生“会写话”。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公民、意识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教育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然而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没意思。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跃,让学生说话。作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激情教学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校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感悟体验;注重家庭素材的搜集,让学生享受体验;注重社会素材的搜集,让学生深入体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朱亚青 《考试周刊》2011,(75):60-61
极具冲击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感受乐趣、感悟文化,从而解放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品德课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交流感悟,让课堂"流动"起来:独出机杼巧设计——巧思引路让阅读趣味盎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让阅读渐入佳境;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绪万千让阅读点石成金。阅读,是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步,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阅读体验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让学生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它体现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源于生活,对生活有用。当然,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教学,也为学生发现、探索地理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增强学习乐趣。学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