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分别开设了"教授法"和"各科教授法",这标志了语文开始独立设科与语文课程教学论这一学科的萌芽期。从语文独立设科到新中国的成立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出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及专著近十余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即使作为我国普通教育阶段的一门独立学科.即以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的施行为标志.语文教学也有了近100年的历史。先辈们对语文教学体系的建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从清政府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开始真正独立设科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是我们半个世纪以来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语文学习,语文能力必须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起来。课堂教学中,师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讲堂变成了学堂,接受者变成了发现者;“教“变成了“导“,“导“激发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学生“读”的热情,将语文教学的“讲堂”变为“学堂”呢?  相似文献   

6.
潘文彬:儿童学堂,智慧生长的天堂 阅读了《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8期刊发的《问道“儿童学堂”》专题文本之后,我不禁为以姚嗣芳和梁艳两位老师为代表的小语同仁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探索实践而拍手叫好!课堂,本该就是守护儿童天性的学堂,是儿童的精神和智慧自由生长的地方。是呀。课堂本该就是属于儿童的,更是为了儿童的,小学的课堂就应该是儿童的学堂。  相似文献   

7.
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语文教学已历经一个世纪.作为1954年南昌市模范义务教师之一的我,学习、从事、研究语文教学已过半个世纪,语文教学早已是生活的中心、思考的中心,平日除了吃饭休息娱乐外,一切几乎全是语文了.但当我处在我国现代汉语文教学新旧百年交替的当口,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对学生说:从清政府决定废书院办学堂,开始专设中国文字、中国文学(泛文学)课,到北洋政府同意设国语课,白话文进入语文课堂,语文课便真进入了现代,终于"独立成科"了.可是,经历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制订修改变化、社会上对语文教学议论纷纷,最后弄出课程标准的风风雨雨的二十余年,语文课程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并公开宣布:我的结论是错误的,我国的语文教学远未独立成科(课)!  相似文献   

8.
洪镇涛著名语文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教学主张,并创立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五步教学)与教学方法(三变,与八字教学法)其主张的核心是: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辅导、督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他又在1993年发表了《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一文,提出了中小学语言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1996年12月13日~14日,江城武汉举行首例以个人命名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汉市六中洪镇涛“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会议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0.
<正>赤峰市喀喇沁旗语文教师对洪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应用早于我本人与洪先生的见面。1985年下半年,洪先生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题目为《变"讲堂"为学堂》的文章,首次对喀喇沁旗语文教育界产生全面震撼。那篇文章由教研室确定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当月必读篇目,并随后组织了专题研  相似文献   

11.
1904年,张之洞等人合订《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开始单独设科,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梳理百年来语文教学目的观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今天在西方教育话语主导下不断改革中的语文教育而言,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教学目的的界定,我们结合教育目的,从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要有三个尺度:国家、社会、个体。国家尺度强调语文学科的国家意志,社会尺度强调语文教育的社会要求(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个体尺度强调语文学习的主体价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语文教学目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12.
<正>洪镇涛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论"。一、"学堂论"长期以来,支离破碎的分析,连篇累牍的讲解,成了语文课堂的常态,似乎忘记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如同美食在前而不让其品尝,任你大谈其好处,学生始终难解个中滋味。所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洪先生就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绝不能以教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如果从那一时算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已走过百年的历史。1920年,教育部令“实行小学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为了能清晰地管窥百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我们选取了两个在时间段上相距遥远的个案,试图通过其比较与分析,给大家以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调动学生读的热情,将语文教学的讲堂变为学堂呢?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变讲堂为学堂、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使学生达到"我学习,我快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13-14日,江城武汉举行首例以个人命名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  相似文献   

17.
古满胜 《文教资料》2008,(21):133-134
语文难学,更难教,语文教学工作者处境艰难,但只要善"变",就能既减轻教师负担,又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方法有: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为先生,变客人为主人,变课外为课内,变用"笔"写为用"心"写.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 ,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大纲 ,是1923年制定的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纲要”。在此之前 ,语文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属于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大纲。语文设科之初 ,教学所依据的法定文件 ,是“癸卯学制”中的初、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和“学务纲要”等。民国初年 ,依据的则是中、小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等文件。这些文件仍然是关于中小学各个学科的综合性文件 ,具体到语文学科 ,它的规定就显得笼统不全面了。可以这样说 ,以上所提到的文件虽然都对语文教学有过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一从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至1920年前,整体上而言,中国语文教育对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的关注是极其少的。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中小学实行分科教学,诸多学科都大量引进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唯独语文学科却并没有因这一新的章程的颁布和实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时的课程名称主  相似文献   

20.
●努力演好生活安排给你的角色。●走自己的路。●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前进。●变“讲堂”为“学堂”。●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