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产教融合作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既是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契合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产教融合政策制度体系欠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缺乏针对性、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供需存矛盾、产教融合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较薄弱等现实困境,导致应用型高校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结构性矛盾。要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高质素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明晰产教关系是关键所在,必须对产教融合参与主体权、责、利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健全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深化多方协同共建,推动产教融合互动升级;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打通产教融合发展壁垒;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奠定产教融合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产教融合背景下多元育人机制对实现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培养新时代企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多元育人机制实践面临合作运行机制欠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异,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困境。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多元育人机制实践需要构建政府、学校以及企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培养符合企业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建设产业学院是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结合办学定位、面向行业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途径。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政府引领与行业协会指导有待加强、投资主体合作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有待加深等问题,急需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的“三链融合”新生态、多主体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新机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同频共振”新模式,从而打造定位准确、亮点突出的特色产业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适合轻化工程(染整方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将有力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转型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体系的构建,可使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再上新台阶,对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律硕士是国家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所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本文针对法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优化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机制,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从而提高复合型、应用型法律实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1,(3):107-111
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连接高校与校外实务部门的纽带,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重要依托。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定位不清、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基地建设保障不力,导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形式轻内容。因此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高度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双方应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共同推进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校外实务部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仍然存在教育与产业间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供给与需求间“错位”、产教融合合作深度不够等瓶颈。为此,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系统论、资源依赖等多理论融合,凸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功能,运用CIPP-IPO模型,从产教融合背景、投入、过程、结果 4个维度,进一步构建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检验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使指标体系的实施运用价值得到彰显。研究结果表明,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指明产教融合建设目标、内容和方向,具有引导、调节、诊断、激励与管理等功能,是推进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行业组织主导型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课程教学研究、校内实验、企业实践、应用性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六个平台,加强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如何以产教融合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发现,产教融合法规碎片化、协同推进机制局限化、高校合作能力内卷化、成效评价机制机械化等问题依然是阻碍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学术界有关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和浙江宁波实践经验分析认为,我国应当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思维、完善考评机制,以法治化、系统化、精准化、规范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可从多元主体治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动态调节机制等方面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来破解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袁”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钢琴正谱伴奏作为钢琴伴奏艺术的重要组成,能够对演唱、演奏起烘托和渲染作用,将伴奏者与演唱、演奏者的表演融为一体,使它们相映成趣.只有正谱伴奏的铺垫和配合,演唱者才能将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这个过程同时对伴奏者的钢琴演奏技能和音乐整体素质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即解构现代性下的知识合法化条件.呈现知识的非合法化条件,提出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再合法化条件;阐述了该理论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即差异多元的教育目的观、多元非垄断的课程观、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和多元互补的教育研究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公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公正尤其是对东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公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公正思想。虽已时隔一个多世纪,但他们的公正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操作系统"教学与实验标准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本文从标准化的概念和目的出发,来谈“操作系统”教学平台的建立、教学与实验的标准化进程、教材的多样性、教学与实验标准化的必要性等。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中的高消费群体与贫困群体共存的现象,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中贫富差距问题的日益显现.校园贫富差距的现状,一方面使大学生以经济实力与贫富状况形成交往群体,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科学分析研究校园贫富差距的现状,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正确认识校园贫富差距问题,消除其对贫困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板书 ,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纲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一个主旨明确、层次清晰的提纲 ,授课时 ,按次序一步步地复制在黑板上。这种板书适用范围广 ,广大教师乐于接受 ,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 ,凡事都应坚持适度原则。如果过分注重板书条理 ,一味循规蹈矩 ,简单堆砌 ,反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误解 :政治课无非是纲举目张、做做笔记而已。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由想学到厌学、再到不学的恶性循环 ,从而淡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因此 ,教师应该在继承传统板书的基础上 ,强化精思和熟虑 ,突出技巧和艺术 ,做到 :一、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8.
人生观问题是干部素质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干部素质提高的首要问题。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干部践履意识,培养其自觉的行为,越来越关乎到当前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到我们事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校内快递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整合快递资源的管理模式、运营、市场等方面予以全面考虑,认为整合校内快递资源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企业管理层已经充分认识到: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和员工的生产力,减少劳动成本,以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及生存的不确定性。目前,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地从数量和职能弹性方面采取了一些弹性化的措施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如在精简组织的策略,在人力上采用外包及使用合同工、临时工等。企业只要恰当采用数量和职能弹性策略,就能有效地利用企业本身的资源,降低成本,建立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